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地铁车站周边建筑密集条件下,车站施工地下市政管线迁改可利用空间是有限的,迁改管线的横断面设计会影响管线迁改的可实施性和车站基坑的安全性。论文总结了有限空间条件下地铁车站管线迁改横断面设计遵循的3个原则:基坑安全、管线安全净距和施工便利,并以福州地铁2号线具体车站为例,论述了地铁车站管线迁改横断面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升,为了更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很多城市开始修建地铁。在地铁工程中,由于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做好线路的勘查工作,对原有的市政管线进行迁改和保护,更好的保证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市政管线的迁改与保护的影响因素和地铁前期施工中市政管线的迁改与保护实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9,(19)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一线城市已经使用轨道交通方式,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地铁通信作为地铁运营的重要保障,其通信管线通常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其通信光缆线路质量极易受到不利影响,为此亟待通过管线迁改来改善。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就地铁通信管线迁改施工进行探讨,在介绍地铁通信管线迁改相关原则的基础上,以某地铁工程通信管线迁改为例,结合其具体迁改方案,进一步分析地铁通信管线迁改中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为城市地铁创造更好的通信条件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4.
在地铁建设工程当中,管线的改迁问题是地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地铁建设中改迁设计的是否合理及施工是否正确,将直接决定地铁建设的效率和地铁建设的质量。因此,本文对地铁建设中管线迁改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善地铁建设中管线改迁施工的策略。本文以某市的地铁建设中管线迁改为实例,利用现代经济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地铁建设中的管线迁改工程过程进行了具体地分析,阐述了在地铁建设中管线迁改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利益矛盾。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迁改方案和模型,以达到提高地铁建设中管线施工的效率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铁车站风道施工受征地拆迁、交通疏解及管线迁改等诸多前期因素制约,实施难度较大,并成为影响车站工期的控制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风道采用顶管施工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地铁6号线唐家墩站工程实践为基础,研究探讨了地铁车站附属结构在不迁改高压电力管线情况下的围护结构施工方法。主要从围护结构施工前对电力管线的处理和保护、围护结构施工时对电力管线的保护、高压线下方围护结构施工方法及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装配式钢板盒保护电缆,钻孔桩围护缺口补强,地墙长臂挖机与改装抓斗成槽、电缆下两笼拼接、整体浇筑"的一套施工措施、方法。施工过程中管线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基坑围护结构无渗漏,实现了高压电力管线原位保护情况下的地铁车站附属结构施工,避免了高压电力管线迁改造价高、工期长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般情况下,地铁车站施工顺序为先管线迁改施工、然后交通导改施工、最后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管线迁改施工需要较长时间,但为加快施工进度,在道路路幅较宽及周边有可利用地块等有条件的路段,应考虑管线迁改与车站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基于此,以福州地铁5号线浦上大道站为例,对管线迁改与车站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交通导改进行研究,论证了同步施工的可行性,同步施工的实施有效加快了浦上大道站的施工进度,节省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8.
以某地铁车站的围护结构设计为例,通过对该工程现场施工情况的调查研究,制定了车站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方案对周边环境及管线迁改的影响,指出采用钻孔灌注桩方案施工,可满足地铁施工工期、质量及结构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任向东 《市政技术》2011,29(5):115-116,120
结合大直径管线横穿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铜川路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的实例,介绍了深基坑施工中采用的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围护支撑体系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成功解决了横穿Ф1200mm污水管线的施工。铜川路地铁车站深基坑的顺利实施.积累了大直径管线横穿地铁车站深基坑的施工经验.可供长三角地区类似软土地层的地铁车站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0.
谢小林  杨科 《建筑结构》2020,50(13):134-138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长期的开发和巨大的客流资源,逐步成为了城市向外扩展延伸、向内改造升级的核心动力。商业开发与地铁车站共建能充分利用轨道交通资源,方便市民生活出行的同时,也大幅提升地下空间开发价值,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需要克服的工程技术难题。结合上海城市核心区商业开发项目与地铁车站同期共建、"零距离"连接的地下综合体工程实践,针对该类基坑工程的若干设计技术难点,包括项目与地铁统筹合建、管线与道路迁改、历史保护建筑下方增设地下室等,提出了分区统筹、管线与道路迁改分离、保护建筑平移逆作等设计技术对策,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长治路道路工程管线综合在长风街地铁车站处的设计,阐述了城市地铁建设对城市地下管线的影响,对现状管线的保护和迁改、规划管线的近远期接合设计的必要性和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地铁车站建设与城市市政管线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永安里地铁车站及永一大区间隧道位于建外大街永安里至大北窑地段。永安里地铁车站为东西长235.4m,南北宽20.3m的三层框架结构,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永安里至大北窑区间隧道全长576.2m,其中包括隔断门、联络风道、区间风道以及折返线等结构,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作为地下工程测量工作包括地面测量、联系测量和地下测量三部分。地面测量分为地面控制测量和地面施工测量。为确保地铁车站及区  相似文献   

13.
运营地铁对特别保护区内的外部施工要求严格,上跨地铁车站多管线开挖,高水位、浅覆土地铁车站条件,卸荷作用对既有地铁结构的造成的影响更为不利。以某城市上跨地铁管线开挖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分析地铁车站结构卸荷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点,由计算结果知,地铁车站上方管线开挖卸载造成的竖向变形明显。通过管线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对地铁造成的抗浮影响分别进行验算,抗浮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区地铁车站周边管线复杂,部分管线受场地条件限制无法迁改。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时,部分未迁改的管线在地下连续墙上方,导致地下连续墙无法正常施工,需采用逆作法,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进行逆作施工风险控制是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深圳地铁9号线文锦站的既有管线处地下连续墙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逆作施工情况,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铁14号线金台路站3号风道为暗挖双层结构,邻近既有地铁6号线车站,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对3号风道在邻近既有车站情况下进行高断面风道破马头门施工和扩挖竖井及施工通道来形成风道等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并分别采取了安全控制措施。为保护邻近的6号线车站结构,在打设复合锚杆隔离桩的基础上,风道初支采用HRB400钢筋加大强度来控制变形,风道施工至既有竖井侧壁外时,先在竖井及通道完成回填及处理工作,再破除井壁进行剩余风道施工。目前该站已经顺利运营,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陈彦冰 《城市建筑》2014,(15):204-204
本文根据黄贝站施工工法、围挡要求,分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管线改迁方案,包括管线迁移的走向路由、管线加固、管线悬吊等多种方案。在不影响周边用户使用的前提下,满足了地铁车站及区间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戴薇原 《福建建筑》2014,(4):37-38,24
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对地下空间的施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管线迁改方案,往往成为了影响主体结构施工及交通疏解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南街地下空间污水管为例,对迁改方案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比较适宜的迁改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地铁施工中,燃气管道迁改与保护的一般原则及常用方法。经分析比较后,不宜迁改的次高压燃气管道可采用原地保护的措施。通过实例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曹峰 《市政技术》2020,(2):221-226,231
结合区域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既有地铁结构的相关参数,考虑工程影响范围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确定了模型的尺寸并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计算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将电力管线的新建联通井、每个明挖直埋段、邻近地铁顶管段和穿越地铁顶管段等作为单独的工序,分别计算了每个施工工序对地铁结构造成的影响;在结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确定了该电力管线施工过程中地铁结构的变形控制标准。该研究成果可为施工过程中保障地铁运营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杭州地铁火车东站站施工中,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既有管线只能改移至紧邻河边,鉴于改迁管线埋设于临河软弱土层,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容易引起管线产生较大变形,由此,该工程采用拉森钢板桩对迁改管线进行保护,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