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天线对非协同目标过顶跟踪时天线角跟踪动态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全空域球面相控阵天线的角跟踪方法。应用该方法,在球面阵天线对非协同目标的整个跟踪过程中可实现角跟踪系统全程低仰角跟踪,从而避免了球面阵天线在对目标跟踪过程中出现的高仰角过顶跟踪的问题。该方法在航天或航空测控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郑会利  尹应增 《电子学报》1996,24(9):106-108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对相控阵列天线进行实时动态检测的天线单元。探讨了小环检测天线的引入条件及其对天线单元和阵列性能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这种新型阵列天线单元的性能不带有小环检测天线单元的特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共形相控阵天线的应用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控阵天线技术在雷达、通信、电子战、导航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和高速发展,共形相控阵天线是相控阵天线发展的重点之一。文中讨论了共形相控阵天线在雷达、通信、电子战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及推动共形相控阵天线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了共形相控阵天线波束形成与扫描的原理及实现共形相控阵天线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宋长宏  路志勇 《微波学报》2010,26(Z1):173-176
设计了一种基于十字缝隙耦合双圆极化微带共形相控阵天线。首先设计了微带天线单元,分析了天线各结构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通过电桥向偏馈于十字缝隙上的馈线馈电,实现等幅、相差90°馈电,电桥的两个端口分别获得旋向相反的圆极化信号。然后对天线单元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天线轴比小于3dB 的带宽为16%,驻波小于1.5 的带宽 为17%,波束宽度大于87°。最后对5×5 共形相控阵天线进行了仿真与测量,结果显示天线可以扫描60°,适合用作载体共形的卫星通信天线。  相似文献   

5.
针对球面相控阵天线在跟踪高仰角过顶的动态目标时因方位角跳变引起的跟踪中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系旋转的过顶跟踪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满足了相控阵天线角跟踪设计需要,能有效解决球面阵天线高仰角的跟踪过顶问题。目前,该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6.
低副瓣相控阵天线结构机电综合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信设计与机械结构设计是天线设计必不可少的两个主要方面,在具体产品设计中,结构性能指标和电性能指标往往是需要合理折衷的一对矛盾,单纯从结构方面进行优化,很难得到最优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进行机电综合设计。文中分析了相控阵天线副瓣电平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改进的目的规划法进行副瓣电平和重量双目标优化,导重准则法进行优化计算,并借助于有限元软件ANSYS求解敏度。实例计算证明,这种优化方法简洁高效,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相控阵的全空域多目标测控天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伟 《现代雷达》2019,41(12):66-68
基于抛物面天线的测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全空域内同时多目标测控的需求。针对单站全空域多目标测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球面相控阵的全空域多目标测控天线体制。比较了全空域多目标相控阵测控天线形式,在研究球面相控阵天线原理的基础上,对辐射单元及子阵布局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对波束合成后的天线方向图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球面相控阵的全空域多目标测控天线能够有效解决未来全空域多目标同时测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相控阵天线球面近场测量中,有限扫描面和相控阵天线波束扫描将会引起较大的截断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利用基于遗传算法参数优化的余弦窗函数对近场数据进行加权处理的方法来有效减小截断误差.以半波振子组成的矩形平面阵作为待测天线,对相控阵天线球面近场测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对近场数据进行加余弦窗的处理并用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能够大大减小相控阵天线波束扫描时的有限扫描面截断误差,从而证实了文中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可以覆盖全空域的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采用七面阵圈成台体的形武,每一面阵上设置四单元的相拉阵天线阵列,其波束分别覆盖空域中不同的部分,其中顶部的面阵形成的波束覆盖上半空间的部分区域,侧面的六个面阵产生的波束分别覆盖低仰角空域。在系统内部采用开关切换的形武,对不同面阵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在每一面阵申,由四单元组成的相控阵可进行波柬扫描,以扩大波束覆盖范围。系统内部的传感系统和有源功率控制设备实现天线对卫星的自跟踪功能。该典型设备可以用于各种移动载体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卫星通信系统中区域多波束覆盖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球面排列的波束切换共形天线阵,天线阵列是一种由五边形和六边形组合的C60分子多平面结构.推导了球面共形阵的阵因子函数,并对其设计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单元模型的基础上,对球面对称结构的子阵波束进行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型Ka频段宽角扫描圆极化相控阵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Ka频段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天线单元以单馈电开槽贴片天线为基础实现圆极化,通过微带贴片表面加载介质和辅助辐射器,展宽了天线波束宽度并优化了单元轴比。以该天线为阵列单元,采用顺序旋转布阵技术优化得到的2×2子阵,其辐射方向图具有良好的旋转对称性,由该子阵扩展形成的相控阵天线,有效地实现了圆极化宽角扫描特性。以8×8矩形阵列为例,仿真分析了此类二维相控阵天线波束扫描过程中的方向图和极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天线在工作频段内可实现方位360°、俯仰±60°扫描,扫描范围内天线增益波动和轴比均小于3 dB,同时该天线具有低剖面(高度尺寸为0.08λ0,λ0为空气介质波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集成等特点,非常适合小型化或一体化相控阵天线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开于大群陈   《微波学报》2021,37(6):21-25
针对目前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带宽不足、扫描角度不够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圆极化正交四叶草天线,并做试验研究了该天线在相控阵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该天线图案涂覆在印制板正、反两面,采用同轴电缆进行馈电,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阵列中通过单元间隔离柱实现了大角度扫描匹配以及宽带轴比特性.文中给出了该圆极化天线的仿真设计结果、天线阵列样机...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全空域球面相控阵测控系统工程应用中波束数量、信号瞬时带宽等数字波束形成器性能和复杂度难以兼顾的问题,分析了常规波束形成方法在基于半球形结构的S频段大型共形天线阵列工程应用中的局限,给出了一种基于子阵划分的宽带数字波束形成器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优化幅相和时延补偿方式,使算法不受子阵尺寸限制,工程实现复杂度较低。系统建模和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瞬时带宽性能,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宽角度圆极化天线及其阵列可以广泛应用于车载、机载和星载雷达系统等很多方面,用以在更宽空间范围内接收或发射电磁波。本文提出了一种宽角圆极化微带天线,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1×4 单元的宽角度圆极化扫描直线阵列。该阵列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和宽角度范围内实现圆极化扫描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5.
康德地  吴斌  王绍山 《无线电工程》2010,40(7):32-34,39
为完成适用于天基测控的箭载共形相控阵天线对波束指向控制的需求,分析了箭载天线波控系统的设计要求与任务,论述了平面相控阵天线波控系统的实现方法,并根据波控系统基本原理推导出基于阵因子函数的箭载共形相控阵天线波控算法。针对运载火箭天基测控这一新需求提出了基于查表法的集中式波控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设计方法。样机测试结果表明,该波控系统方案正确、可行,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6.
全极化共形相控阵雷达新技术融合了雷达极化技术和共形阵列技术的优势,不仅能够显著提高雷达获取信息的维度和精度,扩大空域覆盖范围,还能够有效增加口径面积、解决载体本身气/ 隐身一体化外形设计的难题,是未来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测量信息精细化、智能化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文中明确了全极化共形相控阵的概念、优势和应用前景,指出了亟需发展的三个关键技术,提出了全极化共形相控阵目前尚存的技术难点,值得引起雷达设计和研发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基于平面相控阵天线单元间距由设定的扫描空域中不出现栅瓣条件确定,分析了在选定矩形栅格和三角形栅格的阵列单元间距后,平面相控阵天线的极限扫描空域,揭示了相控阵天线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扫描资源。  相似文献   

18.
叶菁 《现代雷达》2005,27(7):45-47
相控阵天线的布线设计,一直是相控阵天线的设计关键,布线方案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雷达的可靠性指标及维修性指标。文中从一种相控阵天线的方案着手,在狭小的尺寸空间内进行布线,采取了多级导向盲插的方法改善相控阵天线的维修性,并详细介绍了设计过程及步骤。  相似文献   

19.
贾春燕  李冬文  叶莉华  崔一平   《电子器件》2006,29(2):598-601
对在国际军备竞争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的雷达作了全面的概述。针对传统机械扫描雷达扫描速度缓慢、精度低、可靠性不高等缺点引出了当今研究热点相控阵雷达,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并指出随着现代国际形势的发展传统相控阵雷达所暴露出的无法适应宽带宽需求的缺陷。在此情况下光控相控阵雷达应运而生,描述了光控相控阵雷达中的关键技术-光学真延时技术的原理,归纳了光学真延时技术的各种实现方案,并简述了国际上光控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