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陕西和山西地区的气煤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和掌握了其各项指标性能。结合包钢现有煤种使用情况,优化配煤结构,合理使用煤种,替代部分炼焦煤,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焦炭质量,降低了配煤成本,扩展了包钢炼焦用煤范围,缓减了炼焦用煤紧张趋势,节约了优质炼焦煤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炼焦煤的煤质指标对于预测焦炭质量、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梅山2005年炼焦生产上使用的新煤种进行了煤质评价,为炼焦生产配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选择炼焦用煤基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鞍钢鲅鱼圈所处中国东北部港口的独特地理位置特点,建立了适合鞍钢鲅鱼圈的煤岩配煤方法,分析了鞍钢鲅鱼圈配煤方案工程应用中各煤种用煤特点,考察了工程应用配煤方案的煤岩特征,并对应用煤岩配煤方案所得焦炭质量进行了分析,论述了鞍钢鲅鱼圈开展煤岩配煤技术为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鞍钢鲅鱼圈通过煤岩配煤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使炼焦用煤结构从以肥煤为主向以进口炼焦煤为主、国产劣质炼焦煤为辅的低成本炼焦用煤结构转变,在满足大型高炉用焦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不断优化配煤方案,逐步提高焦炭质量,使焦炭的反应性从27.36%下降到24.95%,反应后强度从62.20%提高到65.37%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冶金焦生产的实际出发,通过石油延迟焦的配煤炼焦和小批量生产试验,分析研究了炼焦生产现有煤种:1930平峒精煤、2130平峒精煤、104团一号井原煤的煤质特性与石油延迟焦互配炼焦规律。使焦炭的强度、耐磨和灰分指标得到改善,试图为提高焦炭质量,节约化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源寻找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并通过石油延迟焦的配煤炼焦试验探讨铸造焦的生产技术,为铸造焦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路云娟 《武钢技术》1991,(1):18-20,6
一、前言焦炭质量的好坏,与煤质、配煤比的选择、配煤操作、结焦时间、加热制度和加工工艺等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由于炼焦用煤日趋紧张,武钢原有用煤矿点的煤质逐年下降,且数量也不能满足武钢生产的需求,故补充多种质量较差的煤,这无疑对焦炭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焦化厂在配煤和炼焦操作上,虽已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焦炭质量的措施,但由于产量的限制,焦炉加热  相似文献   

6.
我厂“61型”焦炉炼焦用煤中的徐州气煤占三分之二以上,焦炭强度长期波动在65~68%(M_(40)),13~15%(M_(10)),不能满足300M~3高炉的需要,焦比超过一吨。如何提高焦炭质量,降低焦比是当前必须研究的工作。影响焦炭质量的原因很多,如煤种、配比、粒度以及炉温和操作条件等方面。由于我们小焦炉的炼焦工艺特点是以气煤为主,存煤种和配比上不可能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因而在炉温和操作上,应当采取一些措施以提高焦炭质量,这里就炉温、结焦时间对成焦质量影响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韶钢焦化厂在炼焦精煤来源地区多、煤种杂、质量波动大的情况下,通过加强炼焦精煤的管理、实施配煤 自动化改造和应用焦炉管理“四项技术”等措施,稳定了炼焦精煤质量,提高了配煤准确度,改善了焦炉加热的均 匀性,最终达到提高焦炭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硫高灰煤在焦炉炼焦中的应用情况。选择合适的高硫高灰煤进行洗选,通过配煤试验,确定合适的焦炉入炉煤配比,用于焦炉的炼焦生产。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配比高硫高灰煤,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可大大降低入炉煤的成本,拓展了焦炉炼焦配煤的煤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济钢的两座6m焦炉投产初期焦炭强度波动,为此,以20kg小焦炉试验、岩相检测、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检测为主要试验手段,对新汶、官庄、圣佛、阳泉曲、新坡、两度、卜村等10多个煤种作了70余炉配煤炼焦试验,优化了配煤,完善了6m焦炉的用煤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应用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对炼焦用煤的煤质、配煤比例、焦炭质量、焦炭的热性质及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炼焦合理配入新疆煤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在提高焦炭强度的过程中,通过模拟炼焦生产和设计的工业性试验研究,建立了选择煤种和预测焦炭反应后强度(CSR)的模型,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对炼焦用煤的要求,使焦炭强度不断提高。由模型和试验确定了焦炭CSR达到60%时煤的碱度指数必须小于0.161,焦炭CSR达到65%时煤的碱度指数必须小于0.121。  相似文献   

12.
结合配西加煤实验,提出了配煤所涉煤种对应的焦炭热性质(反应性/反应后强度)具有加和性的观点,在对方案中所涉及的变化煤种对应的焦炭热性质数据进行假定与修正的基础上,结合各方案中煤种比例,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及计算得出了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的结果,从而证实煤种对应的焦炭热性质在配煤中具有加和性。该结论可以为生产中设计配煤方案提供便利,从而指导配煤炼焦生产,稳定和提高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单种煤质量和配煤结构对焦炭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公司炼焦用煤矿点多,结构不合理,年轻煤和老煤占比过大,结焦性能好的中等变质程度的煤占比过小,而且混煤现象特别严重,造成焦炭质量时常波动,强度难以提高。通过对全部炼焦用煤的全面分析评价,了解其用量和结焦性能等指标,在生产中合理搭配使用,能起到改善焦炭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崔洪江刘文波  徐显贺 《本钢技术》1999,(9):F002-F002,3,4,5,6,7,8
本文叙述了水钢焦化厂1998年开始进行的不粘煤(贲红煤)配煤炼焦试验及取得的成果。说明了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扩大炼焦用煤途径,是可以降低成本且保证焦炭质量的,不粘煤(贲红煤)可以用于正常的配煤炼焦生产。  相似文献   

15.
攀钢炼焦配煤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桂茹  邹力 《攀钢技术》2000,23(4):10-15
分析了攀钢可用的炼焦煤的来源,以及各单种煤的结焦性与它们对焦性与它对焦炭质量的影响。进行了配煤炼焦试验,对攀钢今后优化配煤结构,建立和完善配煤体系,稳定煤源和选择新的用煤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煤种30 kg级铁箱试验,全面考察了煤种质量和试验焦炭的热态性能的对应关系。试验表明:随着煤种的挥发分含量的增加,铁箱试验所得焦炭质量最好的是焦煤,其次是1/3焦煤,然后是肥煤,最差的气煤和瘦煤,有的气煤和瘦煤形成的胶质体很少甚至不能形成胶质体,也就不能单独炼焦。利用铁箱试验的焦炭热态性能的比较,能快速准确地评判煤种质量,为不同种类的煤进厂把关以及配煤炼焦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外提高装炉煤堆密度对改善焦炭质量影响的研究,总结了捣固炼焦、配型煤炼焦、煤调湿、煤预热、微粉预成型等工艺的特点、效果及装炉煤堆密度的改善情况。指出在优质炼焦煤资源匮乏和高炉炼铁对焦炭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条件下,通过增加装炉煤堆密度改善焦炭的质量,可扩大炼焦用煤范围。  相似文献   

18.
利用Minitab软件建立配煤预测模型,解决了包钢经验配煤预测误差大、准确度不高问题,对于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该模型能够快速预测焦炭质量,及时指导焦化配煤生产,保证了焦炭质量,确保高炉稳定顺行,同时扩展了包钢用煤范围,节约优质炼焦资源,降低用煤成本,其极具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炼焦工业中,配煤比对炼焦有极大的影响。在苏联炼焦工厂所使用的配煤比是很复杂的,仅煤种就有五、六种,每种又由若干矿组成。在个别工厂还有用二十几个矿山的煤进行炼焦的,而所得的焦炭质量都很好。这种配煤比例是根据萨保什尼柯夫结焦性指数来制订的。苏联综合了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出配煤的原则,按此原则配煤可得到质量良好的焦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优质炼焦煤紧缺的现状,在焦炉现有的条件下采用沥青添加剂和无烟煤、CDQ粉配煤炼焦,以期达到降低配煤成本和扩大炼焦煤种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加入1%质量比的煤沥青黏结剂后,3%CDQ粉+2%无烟煤取代瘦煤5%的配方5-2坩埚焦的反应后强度最高(为43.30%),其PRI为最低(为37.65%);配方5-2用于配煤炼焦,可以炼出质量较好的冶金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