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BR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由于其工艺简单、运行灵活、基建和运行费用低,已成为国内外竞相研究和开发的热门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在阐述了SBR反应器的工艺特点及计算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其主要的变形丁艺(ICEAS,CAST,IDEA,DAT—IAT,UNITANK等)和其他新型SBR工艺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随着对该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它必将成为一种很有竞争力的污水处理工艺,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赵锋 《山西化工》2014,(3):81-84
为了提高污泥水解酸化产酸率,采用SBR工艺处理污水厂污泥,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时间隔排泥天数(决定生物固体停留时间)对污泥水解酸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RT 6.6d和HRT 3d时,污泥产酸率随着排泥间隔天数的增加而增加。排泥间隔天数2d时达最大,分别为135.62mg/g、125.61mg/g;排泥间隔天数3d时,污泥产酸率稍有下降。HRT 4.4d,污泥产酸率随着排泥间隔天数的增加而增加。排泥间隔天数3d时,污泥产酸率达57.88mg/g。所以,最优工况为HRT6.6d、排泥间隔天数2d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3.
结合ASM1和二沉池模型组成活性污泥模拟系统,将某污水处理厂的常规检测数据转化为活性污泥系统模型所需的组分数据,然后调整模型参数,使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最接近于污水处理厂实际数据,从而确定适合该污水处理厂的模型参数,最后对该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模拟改造。  相似文献   

4.
IAWPRC模型在焦化废水生化处理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际水污染控制与研究协会 (IAWPRC)活性污泥模型及在此基础上所开发工艺软件的进展情况。依据有关文献数据确定适合我国焦化废水处理的IAWPRC模型的 1 9个参数值和 1 3个组分的进水浓度值 ,应用基于IAWPRC模型自主开发的活性污泥稳、动态模拟程序 ,模拟厌氧 缺氧 /好氧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运行情况 ,并检验该工艺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模拟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处理啤酒废水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衡阳啤酒厂废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2100m^3/d;进水CODCr=800-1500mg/L,BOD5=400-800mg/L,SS=300-600mg/L。采用高负荷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运行表明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一级标准,且投资省。  相似文献   

6.
隋红  李鑫钢  徐世民  裘端 《化工进展》2007,26(1):119-122,129
提出了基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模型,目的是优化能量消耗和提高废水排出质量。采用ASM1模型来模拟生物反应,对包括硝化、反硝化和曝气等复杂过程的活性污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模拟和优化研究。对比模拟结果和优化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对废水处理过程进行优化后,提高了废水出口质量,出口处的TSS、COD、BOD和TKN全部满足环境标准,同时降低了操作费用(约1/4)。  相似文献   

7.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快速启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中等浓度啤酒废水为水源,在低温下(14~20℃)研究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的快速启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污水厂消化污泥接种,投加粉末活性炭并以间歇搅拌方式运行到第76天时,反应器容积负荷为6.5kg/(m3.d),出水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CODCr去除效率分别为2.5mmol/L以下和96.1%,污泥停留时间达到了19.4d,同时完成污泥的颗粒化。和未添加活性炭相比污泥颗粒化时间缩短10d,表明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低温下处理啤酒废水的快速启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流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活性污泥法的两种流态,分析比较了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池型、曝气方式、水力特征、各自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反应内在规律、去除率、适用水质等,从理论上证明了同样的污水水质若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则推流式曝气池的动力学负荷、体积处理负荷均大于完全混合式;推流式曝气池需氧量小于完全混合式;推流式曝气池比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经济。  相似文献   

9.
某服装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水CODO≤1 200 mg/L、SS≤300 mg/L、色度≤300倍,采用物化+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系统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Ultrasonic treatment of an aerobic activated sludge in a batch reactor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ow-frequency and high-intensity ultrasonic treatment of sewage plant sludge disrupts the flocs and lyses the bacterial cells. This results in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in the volume of the flocs and a release of both inter and intracellular materials. The evolution of the particles size (flocs and isolated microorganisms) is evaluated by a Malvern Mastersizer granulometer and the release of material is quantified by measuring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d the proteins solubilized in the solution. In the first part, the disruption of the particles was undertaken with low concentrated sludge from an aeration tank in order to comprehend better the mechanisms and to modelize them. In the second part, the influence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is studied by working with higher concentrated sludge from a settler. Ultrasonic treatment also causes a change in the settleability and filterability of the sludge which the effects are evaluated in the last part.  相似文献   

11.
呼吸计量法在活性污泥系统废水特性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直接与废水中基质的去除以及微生物的生长密切相关。根据活性污泥工艺中污水水质对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阐述了呼吸计量法在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的基本组分S、Xs、XBH和XBA测定中的应用,并对呼吸计量法在活性污泥系统进水的毒性预警和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何小娟  张之骅 《工业水处理》2013,33(4):13-17,24
工业废水种类繁多,并且大部分工业废水的水质特性与城镇污水之间存在较大差别,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计的参数和计算公式不一定适用于工业废水。对我国现行废水处理设计规范中活性污泥法的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汇总,分析了这些规范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包括以BOD5表征有机物含量的合理性,以泥龄法计算生化池容积和剩余污泥量的局限性,以及A/O法缺氧池(区)容积规定存在的误区等,并对工业废水处理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物预酸化处理明胶废水对活性污泥减量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胶废水具有高钙、高COD等特点而难于处理。通过对明胶废水进行生物预酸化处理,研究了活性污泥法处理明胶废水过程中COD去除率、MLSS、MLVSS以及无机灰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生物预酸化处理后,明胶废水的p H由11.8降至7.4左右,COD由1 058 mg/L降至671 mg/L。后续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与未进行生物预酸化处理相比,MLSS、MLVSS呈明显下降趋势,最终COD去除率达到90%;同时由于反应器维持在较低的p H下运行,避免了曝气生成CaCO_3沉淀,污泥无机灰分减少。生物预酸化处理对污泥减量化有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14.
CAST工艺在处理果汁加工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运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处理果汁加工废水的工程实例。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辽宁省沿海地区污水直接排人海域标准》(DB21-59-1989)中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运行稳定及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膜生物反应器(MBR)中驯化活性污泥对溴氨酸进行生物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溴氨酸的选择压,驯化过程中活性污泥浓度下降;TTC-脱氢酶活性下降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在驯化期结束后,活性污泥对溴氨酸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90%和>50%.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分析(RISA)显示活性污泥群落呈现动态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SBR反应器结构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态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屠宰废水酸化池出水,在高径比分别为11.1和1.2的SBR反应器(编号分别为R1和R2)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AGS),考察了AGS的形成过程及其对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R1反应器运行29d形成了圆形AGS,R2反应器运行44d形成了圆柱状AGS,并且形成过程具有反复性.当圆形AGS粒径为2mm,纵横比接近1,...  相似文献   

17.
一体化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泡沫的形成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鹏 《山西化工》2007,27(3):49-51
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的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工艺较易受到泡沫干扰,主要成因是丝状微生物异样快速生长,其中pH值、温度、溶解氧浓度等是影响泡沫的主要因素。可采用喷洒水、投加化学试剂、降低细胞平均停留时间和调节pH值等方法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水解酸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处理中药制药废水的工艺设计和调试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表明,该工艺操作灵活,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06)中的二级标准。可满足中药制药废水水量、水质波动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渐增NaCl对印染废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在印染废水循环过程中积累的无机盐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NaCl渐增实验研究了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耐盐特性,并采用Biolog技术研究了Na Cl浓度逐渐升高过程中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代谢特征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进水NaCl浓度逐渐升高会减少微生物的多样性,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削弱其对酸类和酯类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