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混凝土坝的静力计算中,坝基扬压力是建筑物的主要外力之一,对水工建筑物如何合理地设计和计算坝基的扬压力分布图形将具有重要意义.着重分析和讨论了灌浆帷幕和排水孔幕等措施对混凝土坝坝基扬压力分布的影响.基于上述的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合理的防渗排水措施和其扬压力分布图形.  相似文献   

2.
建立在混凝土为透水材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防渗类型分别建立无帷幕无排水和有帷幕有排水的两种情况整体渗流分析模型,通过改变坝体和坝基的渗透系数及相对比值,利用有限元法进行稳定渗流分析,研究坝基扬压力的分布及大小,并与现行规范计算值比较。研究表明,考虑渗透系数之后坝基扬压力分布与规范建议值基本一致;在无帷幕、无排水的情况下,坝基扬压力随坝体与坝基岩体的渗透系数比值而变化,并沿建基面出现波动。在有帷幕、有排水的情况下,规范计算扬压力分布较按透水体计算结果偏小;坝基渗透系数越大,所得坝基各点扬压力与规范计算值越接近。  相似文献   

3.
李新  尚层 《人民长江》2015,46(21):98-101
为了解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运行多年后出现坝基扬压力较高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该坝近几年坝基扬压力的安全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和安全评价。借助渗压计和量水堰的监测数据,从扬压力系数、开合度、扬压力分布及变化等方面,分析了造成坝基扬压力较高的诸多原因,并提出通过新增排水孔的措施及时降低坝基扬压力。监测结果表明:采取相关措施后,总体上,该坝工作状态良好,坝基扬压力的升高未对大坝安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新丰江水电站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型的构建,对软岩坝基渗流控制效果进行数值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现有防渗、排水设计可将坝体与坝基岩层内水头值显著减小,有效地降低坝基扬压力,相比于无渗控措施工况,可减小一半的扬压力;依靠排水设施实现坝基扬压力降低,防渗帷幕在坝基扬压力降低方面贡献很小。在已有的渗流控制措施下,当帷幕的渗流系数达到5.5 Lu时,坝体和坝基内等水头线的分布及坝基的扬力值没有显著的改变,而坝基的总渗流量和坝基的排水孔排水量的改变仅为7.1%。三维有限元渗流计算表明,现有防渗、排水系统可降低坝基扬压力,减小坝基渗漏量,帷幕可降低坡坝段坝基扬压力;在帷幕渗透系数为5.5 Lu时,各坝段坝基扬压力变化不明显,坝基渗流量增加9.1%。  相似文献   

5.
坝基扬压力是评估大坝稳定安全的重要指标,本文根据实测扬压力资料分析研究了茶州空腹重力坝扬压力的历年变化过程和横向分布规律。评价了坝基帷幕、排水等防渗措施效果,并与设计情况作了比较,指出左岸坝段扬压力偏高较多的异常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文中对实测资料作了逐步回归分析,对影响扬压力的主要因素作了分解。并就扬压力现状和问题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石河水库坝基扬压力观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观测成果,分析水库坝基扬压力分布规律和特点。并指出扬压力观测值能直观反映坝基工作状态,是保障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洞坪水电站大坝坝基扬压力监测资料整编、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大坝坝基扬压力分布与变化规律和折减情况,坝基扬压力主要受上游水位和温度变化影响.河床坝段坝基扬压力分布规律合理,坝基坝肩防渗帷幕和排水幕对水头的折减效果显著,但在今后的运行管理中仍需对部分扬压力水位较高的部位加强监测分析和巡视检查.  相似文献   

8.
观音阁水库位于石灰岩地区,坝基扬压力监测是检验坝基帷幕灌浆运行工况的重要手段。多年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坝体各测点扬压力水位基本上与库水位有相关性,变化幅度均在安全监测范围内。观音阁水库的坝基是稳定的,帷幕灌浆及排水措施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潘家口水库坝基采取闭路式抽水减压排水系统.结合原型观测成果,分析该水库坝底扬压力分布规律与特点.河床段实测扬压力约为设计值的0.5,说明渗透压力系数α1=0.2~0.3时,设计偏于安全,建议α1改为0.15~0.3,并指出扬压力和渗流量的观测位能直观反映坝基工作情况,是保障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坝基排水是控制坝基扬压力的根本措施,对降低坝基扬压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石河水库坝基扬压力观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观测成果,分析水库坝基扬压力分布规律和特点。并指出扬压力观测值能直观反映坝基工作状态,是保障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长湖水电站大坝,自1972年投入运行至今已18年之久。为验证设计扬压力图形,掌握大坝的运行状况,于1988年增设了坝基扬压力观测系统。文中介绍了利用宽缝空间和改造排水孔幕所建立的“两横一纵”的扬压力观测断面的工作方法。由实测资料表明:坝基扬压力的分布特性较好,控制在设计范围以内,同时认为:在坝基地质条件差,排水效能发挥充分,扬压力又有一定裕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赵凤英  陶金宇 《吉林水利》2013,(11):27-28,38
本文从实测扬压力入手,针对太平湾坝基扬压力的计算及采用标准作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采用数值以及该低水头坝的坝基维护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坝基渗流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揭示了扬压力和渗流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坝前淤积对扬压值的影响关系。指出加强排水是降低渗透压力和解决扬压值陡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了盘道水库浆砌石坝坝基扬压力的变化和分布,建立了扬压力数学统计模型。结果表明:帷幕前扬压力与上游库水位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随库水位升降而升降,扬压力在帷幕后下降迅速且年变幅很小;扬压力纵向分布呈河床段低、岸坡段高的特点,个别坝段存在薄弱部位;河床段坝基扬压力受水位、时效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上游库水位是影响扬压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奉化亭下水库坝基扬压力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坝基扬压力是混凝土重力坝的一项重要荷载,由于影响扬压力分布及数值的因素很多,而且形成稳定的扬压力值需要较长的时间,是一种难以准确计算的荷载,只能在实践中获取和证实。通过亭下水库建库20多年来(1983-2007年)的坝基扬压力监测资料的综合分析,表明亭下水库实测坝基扬压力小于设计值。  相似文献   

16.
葠窝水库坝基帷幕补强灌浆工程结束后,经检查质量全部合格,效果良好,有效降低了坝基岩体的透水性,河床段扬压力全部符合设计要求(扬压力系数<0.3),但坝肩第3坝段和第25坝段经过灌浆前后扬压力观测,扬压力降低不明显,且灌浆后扬压力系数仍大于设计要求。经综合分析认为3#、25#坝段扬压力值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坝基帷幕灌浆的效果和现有排水孔的减压排水效果,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应为左右岸坝肩的工程地质条件。针对以上,设计提出用增打排水孔的方法降低两岸山体水的渗透压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扬压力是重力坝的主要荷载之一,当下游尾水位高时,降低扬压力对于提高坝的安全度和减少工程量更有重大意义。建国以来,我国坝工实践中曾在降低坝基扬压力方面,创造了“闭路式抽水减压排水系统”的概念,即在重力坝灌浆帷幕后的主排水幕下游,增设若干道辅助排水幕,并设有专门的排水廊道供其施工  相似文献   

18.
高坝洲水利枢纽坝基渗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坝洲坝址近岸山体在较大范围具备水库外漏的条件,坝基分布有古岩溶(岩溶角砾岩)和剪切带密集发育的泥质灰岩和白云岩。为防止水库危害性的外漏、降低坝基扬压力和防止化剪切带的渗流破坏,采用了分部位设置不同防渗标准的灌浆帷幕、坝基设置主排水及辅助排水等渗控措施。并对岩溶角砾岩和F20断层的灌浆帷幕进行了现场试验论证。  相似文献   

19.
罗燕  蒙东俊 《红水河》1999,18(2):47-50
闸述了岩滩水电站坝基防渗与排水,扬压力图形选用,扬压力原型观测布置,并通过对近三年来自动化观测数据整理分析,证实坝基扬压力实测值远小于设计值,证明大坝坝基防渗与排水的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统计模型描述石门拱坝坝基扬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实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坝前水位和温度对扬压力的影响特性,讨论了坝基帷幕和坝踵裂缝对扬压力的作用。得出石门拱坝扬压力正常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