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高非电起爆网路设计可靠性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事龙  向文 《爆破器材》1998,27(2):27-29
该文提出在非电网路设计中采取增设交叉线路,网路闭合,多点激发,激发点捆联2至3发激发雷管及延时网路避免爆破飞石击砸网路等措施,可使非电网路设计可靠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黄卫兵 《工程爆破》2011,17(3):29-32
利用毫秒延时爆破技术在某核电厂循环水泵房底板保护层实施多排孔孔间延时爆破.对爆破参数、装药结构、装药量、布孔方式及爆破网路进行了设计,并校核了爆破振动安全.通过对现场的爆破效果进行分析表明,毫秒延时爆破技术应用于水工建筑物底板保护层的开挖可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它对施工环境复杂、规模受限、爆破振动等有害效应以及爆破质量控...  相似文献   

3.
由于非电毫秒雷管本身存在起爆误差,造成网路理论延时与实际延时存在较大误差。为更深入研究网路实际延时时间,以黄河上游某水电站引水发电隧洞工程实测爆破振动信号为分析对象,使用EEMD方法求出爆破信号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求出各分量能量,并对能量最大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求出包络线,再对包络线峰值进行分析得到网路的各段非电雷管的实际起爆时刻分别为49,74,178,235,350,469,609ms,从而准确求得网路中各段间的实际延时时间为25,104,57,115,119,140ms。对网路的理论与实际延时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理论与实际延时时间存在较大精度误差,这说明采用EEMD-HHT方法识别网路的延时精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非电毫秒雷管本身存在起爆误差,造成网路理论延时与实际延时存在较大误差。为更深入研究网路实际延时时间,以黄河上游某水电站引水发电隧洞工程实测爆破振动信号为分析对象,使用EEMD方法求出爆破信号IMF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求出各分量能量,并对能量最大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求出包络线,再对包络线峰值进行分析得到网路的各段非电雷管的实际起爆时刻分别为49,74,178,235,350,469,609ms,从而准确求得网路中各段间的实际延时时间为25,104,57,115,119,140ms。对网路的理论与实际延时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理论与实际延时时间存在较大精度误差,这说明采用EEMD-HHT方法识别网路的延时精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砖混结构楼房爆破拆除通常出现预拆除危险性高,爆破振动、塌落振动和空气冲击波危害范围大等现象。基于一栋8层砖混楼房爆破拆除工程,在合理设计爆破切口、爆破参数及科学预拆除的同时,提出了排间、列间和层间分区三向延时起爆网路,并对危害效应进行了安全校核和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实践表明:楼房主体呈定向倒塌,由于起爆网路的作用,使得楼房向先起爆一侧偏离10°~15°;楼房为逐跨倒塌,大大降低了塌落振动;整个倒塌过程因剪切、弯折、扭曲、牵扯和挤压等力的作用,使得楼房解体效果良好,且散落距离短。整栋楼通过三向起爆网路大大减小了同段药量,有效控制了爆破振动、空气冲击波和噪声等危害影响。经过精心设计和精细施工,爆破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砖混结构楼房爆破拆除通常出现预拆除危险性高,爆破振动、塌落振动和空气冲击波危害范围大等现象。基于一栋8层砖混楼房爆破拆除工程,在合理设计爆破切口、爆破参数及科学预拆除的同时,提出了排间、列间和层间分区三向延时起爆网路,并对危害效应进行了安全校核和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实践表明:楼房主体呈定向倒塌,由于起爆网路的作用,使得楼房向先起爆一侧偏离10°~15°;楼房为逐跨倒塌,大大降低了塌落振动;整个倒塌过程因剪切、弯折、扭曲、牵扯和挤压等力的作用,使得楼房解体效果良好,且散落距离短。整栋楼通过三向起爆网路大大减小了同段药量,有效控制了爆破振动、空气冲击波和噪声等危害影响。经过精心设计和精细施工,爆破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付天杰  王全杰  刘刚 《爆破》2012,29(3):82-85
介绍了应用定向倾倒爆破技术拆除发电厂内的1座高大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冷却塔工程。针对冷却塔重心低,径高比大、底部直径较大,且周围环境复杂等问题,通过采用大切口、预先开设定向窗的爆破方案,采用簇联与四通复式连接网路相结合的高可靠度的非电延时起爆网路,采用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得爆破定向准确、控制安全、塔体爆破后解体块度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爆破技术在电厂冷却塔拆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应用定向倾倒爆破技术拆除发电厂内的一座高大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冷却塔工程。针对冷却塔重心低,径高比大、底部直径较大,且周围环境复杂,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多等问题,通过采用低位大切口、预先开设定向窗和定位槽的爆破方案,采用簇联与四通复式连接网路相结合的高可靠度的非电延时起爆网路,以及采用主动加被动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得爆破在准确定向、安全控制、塔体爆破后解体块度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其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雷管延时误差引起的同段齐发炮孔起爆时刻离散及分段爆破振动叠加效应缺乏深入研究,给非电起爆网路单响药量取值及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article peak vibration velocity, PPV)预报带来极大困难。考虑雷管延时误差的正态分布特性,利用概率理论分析雷管段别及延时误差对炮孔起爆时刻重叠的影响规律,构建同时起爆炮孔排数的概率计算模型(probability calculation model, PCM);研究同段齐发炮孔起爆时刻的离散效应及等效药量取值方法,创新性提出修正单响药量概念及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现场PPV预测。结果表明:传爆网路的延时误差累积,引起显著的分段爆破振动叠加现象,导致非电起爆网路实际单响药量大于设计值;孔外MS3传爆、孔内MS11起爆与孔外MS2传爆、孔内MS9起爆的非电网路,同时起爆炮孔排数的期望值分别为2.35和4.67;同段齐发炮孔等效药量值比该段总药量小,可利用缩比因子折算同段齐发炮孔数目计算得到。利用修正单响药量回归爆破振动速度模型拟合效果好,两项工程应用的PPV预测值与监测值间平均相对误差(absolute relative error...  相似文献   

10.
城市高架桥爆破拆除起爆网路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城市高架桥爆破拆除的长距离、长延时,目前只能采用非电起爆网路进行起爆的现状,研究了多发并联起爆网路的接力点雷管延期特性,提出了并联后的接力点起爆时间期望值的简易计算公式。针对不同规模的非电起爆网路提出了相应的可靠度标准,研发了既可保证高架桥倾倒过程不发生侧翻又能提高接力点起爆可靠度并可无限分段的复式交叉接力起爆网路,并推导了其起爆可靠度计算公式。相关成果为高架桥拆除爆破起爆网路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贤锋 《工程爆破》2002,8(4):62-66,88
在露天开采向井下开采过渡期间,露天爆破震动造成井下巷道破坏;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降低爆破震动,保证了露天采矿生产和井下掘进工程的正常进行。这些措施包括孔内分段装药,孔内、孔间、排间联合微差起爆,合理选用微差时间及起爆顺序;同时辅以增减上、下梯段高度,孔底间隔垫层等。文中详细讨论了孔内分段数的确定,段高的调整,微差时间和起爆顺序的选择以及井下巷道受损程度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露天开采向井下开采过渡期间,露天爆破震动造成井下巷道破坏;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降低爆破震动,保证了露天采矿生产和井下掘进工程的正常进行。这些措施包括孔内分段装药,孔内、孔间、排间联合微差起爆,合理选用微差时间及起爆顺序;同时辅以增减上、下梯段高度,孔底间隔垫层等。文中详细讨论了孔内分段数的确定,段高的调整,微差时间和起爆顺序的选择以及井下巷道受损程度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孙杰  宋现法  夏明  赵健 《工程爆破》2007,13(1):39-43
研究了U型拉槽爆破与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毫秒延时爆破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技术;重点介绍了按照宽间距、小抵抗线的布孔原则,当排距固定后,根据地形地质和炸药品种调整装药间距,用填塞长度最后控制装药量的U型拉槽爆破布孔方法;并讨论了深孔大区域毫秒延时爆破的参数选择,电雷管与导爆管雷管组成混合起爆网路的设计方法,以及爆破安全校核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控制爆破拆除八层框架结构楼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用控制爆破技术拆除深圳市新光牛奶公司三栋八层框架结构楼群的爆破方案、钻孔和装药参数的选择。由于建筑群距变电站、石厦中学、众孚小学及街道、民房较近,加之拆除的建筑物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因而对爆破震动、塌落震动和爆破飞石等的控制要求较高。作者通过孔内、孔外延时起爆技术使楼房逐排逐跨下落,有效地降低了爆破震动和建筑物大面积塌落时引起的冲击震动。文中还详细地介绍了爆破拆除高层框架结构楼房的施工方法和技巧及控制爆破飞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浅孔分层微差爆破方法明挖胶带机系统机头暗道。文中讨论了爆破参数和单孔药量的计算。根据爆破安全规程中规定的爆破震动和冲击波安全距离 ,确定了一次齐爆的最大药量。此外还介绍了起爆网路、爆破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瞎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工程爆破》2022,(1):44-46
重点介绍了4.4万m2大型多跨连体厂房采用沿纵轴定向分段倒塌(过程类似多米诺骨牌效果)的爆破设计思想。为了避免高段别的雷管延时误差大带来麻烦,利用孔内半秒差和孔外毫秒差相结合来实现分段起爆。该厂房有210根空心立柱(占总数的63.6%),无法采用常规的钻孔爆破,水压爆破问题也较多。用砂子代替水作为传压介质解决了水压爆破的立柱漏水等问题,就此我们提出了填沙爆破的新方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厂房按设计方案倒塌,爆破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7.
《工程爆破》2022,(4):79-84
介绍了重庆大洪河电站 5号机扩建工程中爆破震动监测情况。基础开挖爆破区与原厂房最小距离不足 2m ,控制爆破震动至关重要。根据实测振动速度值 ,对监测对象进行了安全评价 ,推断出电站厂房内电器设备的安全临界振速为 3cm/s,并推荐了该类电站的震动安全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混装乳化炸药不耦合装药爆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工程的临时和永久船闸闸室的开挖中,为满足高边坡缓冲爆破和基建面保护层爆破的要求,专门研制了适合混装车生产和可泵送的乳化炸药。这种炸药与放入炮孔中的一定直径的PVC塑料管配合使用,实现了小直径孔不耦合装药。装药时,利用装药车将炸药泵入炮孔或孔内的塑料管中。文中概述了小直径感度乳化炸药的研制,介绍了混装乳化炸药和不耦合装药爆破技术在不同开挖工程中的应用,并对应用该项技术的技术和经济效果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大坪隧道掘进中爆破震动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轻轨大坪车站隧道最小埋深仅4m,地面人口密集,建筑物林立。采用了浅孔、多循环和楔形掏槽的分步开挖方式;根据被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振速确定最大一段药量;采用了增设减振孔的光面爆破技术;同时严格控制单孔药量。在开挖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爆破震动监测。上述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爆破的地震强度,保证了开挖施工的安全,地表建筑物没有损坏。  相似文献   

20.
爆炸排水固结实验研究的加速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地基加固技术是地基工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在大量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作者采用爆炸法研究了淤泥的排水固结。由于爆炸引起地基的振动加速度与排水关系密切,因此通过实验测量了离爆源近区的加速度,得到加速度随爆炸距离的变化规律;观测分析了爆炸振动过程的加速度波形;通过测定爆炸前后淤泥的土工指标,表明爆炸后短时期内淤泥含水量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