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该文阐述了当今网络的安全现状以及未来展望,根据对网络攻击手段的了解,使用C Builder语言编写了一个网络攻击集成工具。通过对工具进行一系列测试,更加清楚地掌握了网络攻击的原理、路径和攻击效果,最后提出了针对这些攻击手段的防御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网络对抗的特点,系统的阐述了网络攻击中DDoS攻击原理和攻击类型,并从相应的网络对抗技术角度对构建DDoS攻击防御系统所用方法及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型网络攻击是一类常见的网络攻击。该文对此类攻击的常见方法和典型攻击工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针对攻击原理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一  相似文献   

4.
利用型网络攻击是一类常见的网络攻击。该文对此类攻击的常见方法和典型攻击工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针对攻击原理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网络攻击路径的生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大量网络弱点的分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安全分析模型,并提出优化的、逆向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生成网络攻击路径,实现网络攻击路径生成的原型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内完成攻击路径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分布式网络追踪系统中协调监控代理,及时共享多点采集的追踪数据合作定位网络攻击源,提出一种基于协同机制的攻击源追踪方法。该方法设计了自适应协同聚生追踪协议,通过在各监控代理间交互查询消息来实现监控代理间的协同追踪和攻击路径重构。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追踪信息的有效聚生和攻击源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金元海  王西雁 《软件》2014,(1):89-91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网络攻击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正常的网络运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甚至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口令攻击、入侵攻击、协议漏洞攻击、欺骗攻击等攻击方式层出不穷,攻击的途径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网络信息安全存在众多问题。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多种问题,本文在详细分析各类型攻击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主要问题的安全策略,保证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渗透测试技术大多局限于对传统操作系统及网络的测试评估,并未涉及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安全问题。为此实现一种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针对移动智能终端的渗透测试方案。该方案利用实际的移动互联网络环境搭建测试平台,通过模拟多种网络攻击对Android智能手机在吞吐量、网页响应时间、CPU使用率以及能耗等性能变化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针对链路层的拒绝服务攻击,会话截取以及中间人攻击都能成功对Android系统实施攻击,对Android系统造成威胁。此外,泛洪类拒绝服务攻击对移动智能终端的电量的消耗非常明显。此研究成果为Android系统安全的检测和防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快速构建网络攻击节点分布图的问题.针对网络攻击范围越来越大,攻击种类越来越复杂,在进行大范围攻击节点搜索的过程中,受到攻击种类和数量增大的影响,攻击源激发和原子筛选的时间复杂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网络攻击节点分布图构建模式,受到上述问题影响,构建分布图的时间复杂度极高,造成入侵检测结果不准确.为了提高检测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利用攻击原子约束分类的优化网络攻击图构建方法.利用攻击原子约束分类方法,获取网络中的攻击节点,从而为网络攻击图构建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利用差分网络攻击原子定位方法,对攻击网络原子进行定位,获取准确的网络攻击路径,实现网络攻击图的快速构建,保证人侵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网络攻击图构建,能够有效降低网络攻击节点分布图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描述了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攻击原理,针对这些攻击手段设置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无线传感器节点电量有限、计算能力有限、存储容量有限以及部署野外等特点,使得它极易受到各类攻击。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但是这些路由协议大都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因此,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协议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近年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对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易受到的安全威胁和攻击进行了分类和总结;然后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协议进行分类,之后详细描述了几种典型的安全路由协议;最后对各种安全路由协议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并给出其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已经提出很多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但是这些协议在设计时都没有把安全性作为首要目标.给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安全目标,总结传感器网络存在的常用攻击手段,着重分析了几种主要的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对其中的协议进行简单介绍并针对这些协议可能存在的攻击提出相应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规模以及网络处理速度的飞速增长,高效稳定的路由协议成为保障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是保证网络设备之间正确、安全和高效互连的有效手段.IS-IS路由协议作为内部网关协议的主流协议,在现今的网络中有广泛的部署.本文在对IS-IS协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和实现了适当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案例,利用现有测试系统Annvl提供的公共环境,设计并实现了Zebra上的IS-IS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框架.  相似文献   

14.
研制高效的自动分析系统是密码协议安全性分析的一项关键任务,然而由于密码协议的分析非常复杂,存在大量未解决的问题,使得很多现有分析系统在可靠性和效率方面仍存在许多局限性.该文基于一种新提出的密码协议代数模型和安全性分析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效的安全协议安全性自动分析系统(Security Protocol Analyzer,SPA).首先对协议安全目标进行规范,然后从初始状态出发,采用有效的搜索算法进行分析证明,试图发现针对协议的安全漏洞.使用该系统分析了10多个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发现了一个未见公开的密码协议攻击实例.实验数据显示,该系统与现有分析工具相比,具有较高的分析可靠性和效率,可作为网络系统安全性评测以及密码协议设计的有效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Security is an essential service for mobile network communications. Rout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ecurity of mobile ad-hoc networks (MANETs). A wide variety of attacks targets the weakness of MANETs. By attacking the routing protocols, attackers can absorb network traffic, injecting themselves into the path between the source and destination. The black hole attack is one of the routing attacks where a malicious node advertise itself as having the shortest path to all nodes in the network by sending fake route reply. In this paper, a defense scheme for detecting black hole node is proposed. The detection is based on the timing information and destination sequence numbers maintained in the Neighborhood Route Monitoring Table. The table maintains the record of time of Reply. A black hole node will send a route reply message without checking the routing table as the legitimate node normally does. This reduced reply time is used to detect the black hole node.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further, the destination sequence number is checked with the threshold value, which is dynamically upda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tocol not only detects black hole attack but also improve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张登银  王军玲 《微机发展》2010,(1):67-70,73
为了提出适合Ad Hoc实际网络环境的路由协议,分析了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DV)的基本原理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介绍现有的三种改进协议:基于区域路由的增强AODV协议(AOZDV),基于AODV和DSR的层次路由协议(DOA)以及稳定性增强的AODV改进协议(SAODV),并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合。NS2仿真结果表明,AOZDV适用于网络拓扑变化较为频繁的场景;DOA在大型网络中显示了其优势,较大地降低了路由负载;而SAODV提供了一条较为稳定的路由,提高了数据包成功发送率。  相似文献   

17.
一种Ad Hoc网络中安全的网格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晶  崔国华  杨木祥  粟栗 《计算机学报》2006,29(9):1648-1656
在大而密集的移动Ad Hoc网络环境下,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使用位置信息进行报文的转发,在性能方面明显优于基于拓扑图的路由协议.现在虽然研究Ad Hoc中安全路由协议的文章很多,但是却很少有人考虑到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的安全性.该文在网格定位服务(Grid Location Service,GLS)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的网格路由协议(Secure Grid Routing Protocol,SGRP).SGRP补充了TESLA方案,添加了新节点加入网络的认证过程,以适应Ad Hoc网络高移动性和高灵活性的特点,从而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节点的攻击.为了清晰表述SGRP处理报文的流程,文章使用形式语言自动机进行描述,并对其中关键的认证过程做了形式化分析.SGRP还提出了一种信誉系统,使得节点可以通过综合的信誉信息,限制内部背叛节点的恶意行为.最后的仿真结果显示,当有中断攻击节点存在的情况下,SGRP有效地孤立了攻击节点,性能上优于GLS.  相似文献   

18.
Ad Hoc网络链路质量QoS多路径按需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MANET路由协议是基于最小跳数的路由,没有考虑链路质量,不能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Ad Hoc网络链路质量QoS多路径按需路由协议(QMORP)。QMORP采用移动预测来计算链路的生存时间,应用能量模型获得链路的剩余能量,综合链路生存时间和剩余能量两种因素来计算链路质量。选择链路质量大的路径转发分组。仿真实验表明,相比AOMDV协议,QMORP协议提高了网络的生命周期,降低了网络的平均端对端延迟、提高了网络的发包率和吞吐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给出了一个面向Internet的简单网络协议设计与测试平台( SNPDTP-Simple Network Protocol Design andTest Platform)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SNPDTP方案是基于Linux和WIN32的软件实现,可以用于设计和测试从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各种网络协议,包括路由,传送(面向流或者数据包),会话,多媒体传送等各方面的协议,主要应用于多址广播,多媒体数据传送协议的设计与测试分析,其特点是适应性广,廉价,简单,可配置性及可扩展性强。在SNPDTP中设计了独立于Linux内核之外的IP转发机制来实现路由,数据的发送及接收端则在WIN32或Linux上实现,路由的个数,收发端的个数以及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配置。在SNPDTP中使用 C-Script来描述和分析网络协议,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同时SNPDTP也提供API供功能扩充及二次开发之用。  相似文献   

20.
Ad Hoc网络中的区域路由协议ZRP是一种混合型路由协议,同时具有主动路由协议和按需路由协议的优点。由于ZRP路由协议采用预置半径值的做法,这无疑限制了它的可适应性以及网络性能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节点密度和速度的路由协议ZRP-DV,它不采用固定的半径,而是把节点的密度和速度做为动态调整半径的主要参考因素。它有效的克服了ZRP路由协议预置半径的缺点,通过动态调整区域半径来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使网络的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