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喇南试验一区井网调整方案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喇南试验一区完成葡I1-2油层聚驱试验后,开始上返萨三组油层。针对上返层系的油层特点,提出了两种层系组合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推荐以二类油层为主并适当扩大部分三类油层的上返方式进行层系组合,最终确定萨Ⅲ4-10油层作为开展聚驱上返试验的目的层。在分析和研究萨Ⅲ4-10油层地质特点及动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6种聚驱井网的调整方案。通过分析对比,推荐采用将现注聚井网注采井别互换后的212m五点法面积井网方案,为该区块聚驱上返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奠定了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注聚对象的确定及层系组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16,他引:7  
应用密闭取心井资料、葡I组主力油层工业化注聚区块和二类油层注聚先导性试验区的资料,并结合室内物模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二类油层主要注聚对象为河道砂和有效厚度大于1m的非河道砂,有效渗透率下限为0.1μm^2;考虑聚驱二类油层的地质特点、渗透率级差对聚驱效果的影响、聚驱二类油层井网与水驱井网的相互影响、地面注聚系统的规模和产量衔接、注入强度、经济效益等因素,制定的聚驱二类油层层系组合的原则为:一套层系内聚驱单元相对集中,地质条件接近,渗透率级差小于3;层系间厚度要求尽量均匀,一套层系最小厚度8m左右;具体单元具体对待,采取不同的开采方式,以限制注聚对象,减小层间矛盾。最后对萨中以北地区31个区块进行了层系组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该项目在分析储层潜力和动用状况的同时 ,首次采用阶段产量控制法和动态综合法预测了二类油层返层注聚后产量、含水的变化趋势 ,提出了二类油层注聚产量预测的有效方法 ;定量测算了二类油层上返中难以界定的关键指标 ,对即将上返区块所涉及的影响水聚两驱产量情况进行了定量的测算 ,并探讨了两驱产量衔接的不同模式、时机以及产量的变化特点 ,并通过经济效益评价 ,进一步优化了上返中两驱产量的衔接方法和组合。该项研究已在大庆萨中开发区北一二排东西部上返注聚区块中得到应用 ,指导二类油层注聚 ,并且今后还将随着葡一组注聚区块上返的不…  相似文献   

4.
三元复合驱已经成为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主要接替技术,为了满足其工业化推广的要求,需进一步明确一、二类油层剩余潜力及层系组合方法。三元复合驱与聚合物驱相比具有提高采收率大、投入高的特点,加之目前一、二类油层处于"双特高"开发阶段,剩余油少且分散,为了保证三元复合驱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首次将剩余储量丰度作为衡量层系组合合理性的指标,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实际开发情况建立了经济界限图版;依据油藏工程理论和井筒多相管流理论,推导出了均质多层油藏油井总产量与层系组合跨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大庆油田一、二类油层层系组合跨度经济界限;另外,综合多种研究手段研究确定了层系组合厚度下限、渗透率级差以及隔层经济界限指标。  相似文献   

5.
改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通过对已开展的二类油层注聚试验区和工业化区块的动态反映特征分析,指出二类油层在聚驱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注入能力差、产液能力低、见效含水低值期短、聚驱平面矛盾突出等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总结了改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主要途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通过严格控制注聚对象,可以减少层间差异;通过采取细分层系、缩小井距、完善注采系统以及优化注聚方案等技术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期间,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一次上返开发将全面结束,二次上(下)返开发存在着层序及方式选择的问题。为确定二类油层上(下)返开发方式,以喇嘛甸油田南中东二区为例开展研究。技术上从区块静动态资料入手,利用统计方法分析,落实上(下)返层系潜力,确定葡Ⅱ1—高Ⅰ5为下步开发层段;经济上利用大数据理论,建立系统模型,创建钻新井与利用一套井网开发方式选择图版,确定了南中东二区上(下)返开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油价50美元/桶及以上时,南中东二区葡Ⅱ1—高Ⅰ5层系应采用新钻井方式开发。该方法为二类油层区块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层状砂岩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庆油田长垣二类油层与葡I组主力油层地质特点差别较大,平面非均质和纵向非均质相当严重。在考虑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和聚合物分子与油层的配伍性的基础上,引入聚驱控制程度这一重要概念,确定了二类油层注聚对象、渗透率下限、渗透率级差等技术标准,提出了二类油层注聚必须缩小井距、细分层系的观点;介绍了应用聚驱控制程度确定聚合物驱分子量和注入速度的方法;研究了油层渗透率级差和差油层厚度比例对最佳分层配注量的影响规律;对主力油层应用的聚合物驱分层配注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的地质特点,为探索适合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的井网井距、层系组合方法,优化二类油层进行三元复合驱的开发方式,从开发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总结出以聚驱控制程度为中心,对二类油层采取限定对象、缩小井距、细分层系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9.
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开发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萨北开发区二类油层的地质特点,为探索适合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的井网井距、层系组合方法,优化二类油层进行三元复合驱的开发方式,从开发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总结出以聚驱控制程度为中心,对二类油层采取限定对象、缩小井距、细分层系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种中低渗透率油层聚合物驱油层系组合方法,其步骤有:1.选择聚合物驱区块;2.沉积单元的划分;3.聚驱区块聚合物驱潜力分析;4.沉积单元的筛选;5.层系组合。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组合方法,可以对渗透率较低,有效厚度较薄的单油层有效地进行聚合物驱并提高油层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驱油层吸水剖面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统计分析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工业区块油层吸水剖面资料发现,绝大多数井中、低渗透层在注入聚合物溶液体积达0.08~0.2PV时吸水剖面发生返转,低渗透层吸水剖面返转时机先于中渗透层,且在整个聚驱过程中高渗透层仍保持最高的吸水量,对改善油层开发效果不利。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层间渗透率级差及有效厚度比越大、注入聚合物分子量越小,聚合物溶液对低渗透层吸水能力的调整效果越弱;地层产能系数级差是影响吸水剖面返转时机和返转周期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在聚合物驱层系组合时,应避免层间产能系数级差过大,分层注聚合物、优化聚合物分子量及段塞组合方式、注聚合物前深度调剖等措施可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图10表2参13  相似文献   

12.
杨桃 《石油钻采工艺》2016,38(3):335-340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一次上返开发将全面结束,二次上(下)返开发面临着选择新钻井还是利用一套井网开发的问题。为确定二类油层不同区块上(下)返开发模式,为区块开发提供依据,以北一区断东的东部区块为例,建立系统经济模型,将区块首段层系与上返层系看作一个系统,建立了不同油价下两种模式的首段层系累产油界限图版,确定了钻新井与利用一套井网开发的首段产量界限,通过建立区块经济极限含水模型、反正切含水与水驱规律曲线联解预测模型,得到区块规划上返时至经济极限含水时的阶段累产油,依据建立的经济界限图版,确定了区块上(下)返开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北一区断东的东部区块在油价40 美元时,应采用一套井网利用上(下)返开发,油价70 美元时,应采用新钻井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萨中开发区三次采油规模不断扩大,注聚油层由单一的葡一组一类主力油层上返延伸至萨二、萨三组二类油层,水驱开发区块配合注聚封堵油层厚度比例不断加大,这给原水驱井网造成剩余油层厚度小、物性差,挖潜难度大的开采矛盾.如何在水驱封堵区块继续进行油层措施挖潜成为现实课题,传统做法是在开发区块内局部未封堵井区选井选层,但效果不好.以北一区断东西块为例,打破传统做法,通过优化封堵方法以及系统地对注水井封堵全过程综合优化调整,在封堵区域内寻找措施潜力井,收到很好增油降水效果,提高了对水驱井网薄差油层动用程度,有效改善封堵区域开发效果,同时探索总结出一些新方法、新认识,对同类水驱注聚封堵区块挖潜调整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已大规模推广应用13年,在油田后备潜力不足的情况下开展了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研究。北一二排西部上返聚合物驱为大庆油田首个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区块,由于储层发育的非均质性及井网因素导致了水驱阶段剖面不均匀吸水、储层水淹不均匀现象,形成了二类油层水驱后剩余油分布于厚层顶部、差油层内部及井网控制不住部位的特点。认识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可以指导二类油层在聚合物驱油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剩余油挖潜。  相似文献   

15.
2012年萨中油田中区东部、东区采用高浓度聚驱进行二类油层上返,地面需相应建设配套注入设施,以满足该区块注入高浓度聚合物的需要。为满足上述区块的注入需求,同时尽量节约投资,原则上将管廊带宽度不够或者穿越主干道路时无作业面的地区,采用配水间分配或混配流程。按照上述原则,共涉及二类油层注入井35口,高台子及三类油层注水井53口,高台子及三类油层井的配水间与二类油层合建,以便后期注聚时充分利用二类油层配水间位置及管道。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北一二排西部上返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区块为一套陆相河流~三角洲碎屑岩沉积,由于二类油层渗透率、孔喉半径、有效厚度分布相对于主力油层均匀,适宜采用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较大的中分子量聚合物驱油,可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经室内岩心模拟实验,采用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为23的中分子量聚合物进行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相对普通中分子量聚合物可以多提高采收率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北一二排西部上返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区块为一套陆相河流-三角洲碎屑岩沉积,由于二类油层渗透率、孔喉半径、有效厚度分布相对于主力油层均匀,适宜采用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较大的中分子量聚合物驱油,可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经室内岩心模拟实验,采用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为23的中分子量聚合物进行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相对普通中分子量聚合物可以多提高采收率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喇萨杏油田聚合物驱层系组合原则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了提高油田聚驱整体开发效果,最大程度地提高原油收率,在以往聚驱层系组合原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聚驱开发实践总结和数值模拟技术,对开发层系组合的基本单元、一套开发层系内层间渗透率级差界限、油层沉积条件和油砂体沉积类型、隔层条件以及一套开发层系的组合厚度等多种聚驱层系组合所需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综合考虑聚合物利用率、油田聚驱整体开发效果以及喇萨杏油田实际油层条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层系组合原则,为大庆油田聚驱开发的层系组合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此套原则划分开层系,可以更有效地细分层系,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油层渗透率和分子量的匹配关系,从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聚合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的地质特点和聚驱开采特点,围绕进一步提高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效果,逐步形成了以提高聚驱控制程度为核心的"缩小注采井距,严格注聚对象,细化开发层系,逐次上返"的二类油层聚驱开发模式,同时形成了符合二类油层特点的聚合物驱方案优化技术及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方法,确保了大庆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8个百分点以上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BEXD区块二类油层是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第一个弱碱三元复合驱工业化推广区块,通过优化层系组合,实施注聚前深度调剖,建立全过程跟踪调整模式,制定相应的调整措施,使开采过程中油层动用程度明显提高,保持了较好的压力系统和注采能力,阶段提高采收率16.43%,预测最终提高采收率可达19.50%,具有较好的开发效果。通过对BEXD区块二类油层弱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开展后评价,认为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在萨北二类油层的工业化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为萨北开发区的原油稳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