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水稻旱育秧苗期立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稻旱育稀植是我国当前水稻生产技术的一次重大改革。由于在旱地条件下 ,土壤呈氧化状态 ,能促进氨态氮向硝态氮转化 ,硝酸含量高 ,水稻秧苗根系发达 ,根毛多而白 ,栽后爆发力强 ,返青快 ,低位分蘖 ,成穗率高。具有增产节本增效的效果。自 1 996年以来推广面积迅速扩大。根据我省昆明市、大理市、文山州的测产表明 ,旱育稀植比常规湿润育秧栽培平均增产 4 2~ 55kg/ 667m2 ,增产效果明显。但随之带来的秧田病害尤其是水稻立枯病日趋严重 ,重发生年份病株率达 80 %以上 ,严重影响着旱育秧的大面积推广。针对生产上存在的这一问题 ,本文提…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市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西瓜炭疽病是西瓜上的一个重要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西瓜的生产。为了寻求防治西瓜炭疽病的药剂,我们于2001年进行了28%稻后安WP防治西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28%稻后安(氧化亚铜·三唑酮) WP,江苏通州正大农药厂提供;56%靠山(氧化亚铜) SC,瑞士诺华公司生产;15%三唑酮WP,盐城利民化工厂生产;40%达科宁(三唑酮) SC,瑞士诺华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在通州市北兴桥镇,西瓜栽培方式为瓜棉夹种,品种为金星一号。试验设…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在同一液相色谱条件下测定50%福.甲.稻可湿性粉剂中的福美双,甲霜灵,稻瘟灵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采用反相色谱柱分离,四元混合流动相进行洗脱,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福美双,甲霜灵和稻瘟灵的回收率分别为99.1%-100.89%、98.05%-101.32%,97.85%-101.82%,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7,0.9987,0.9996,0.9977。 相似文献
5.
水稻育苗灵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推广总结孙本源任凤金,周建华(营口市老边区总农艺师室)(大石桥市高坎镇农业站)史崇友,安无军苏玉民(大石桥市水源镇农业站)(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农业站)王立余(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立枯病是水稻苗期的一种主要病害。多年来... 相似文献
6.
1993-1995年,应用噻井防治水稻病虫试验示范。结果表明:30%噻井35克/667米^2能有效防治稻飞虱和纹枯病,对稻飞虱,纹枯病校正防效分别为91.9-98.9%,63.6-84.3%。县对稻虱控效与25%噻嗪酮25克/667米^2相仿,但对纹枯病只相当于井冈霉素使用1次控效。它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病虫兼治混 相似文献
7.
40%星光可湿性粉剂防治稻曲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星光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新农药,为验证该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最佳适期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我们在王金Qiang村单季稻破口抽穗期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8.
灵福可湿性超微粉剂经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灵福较常规杀菌剂退菌特药效提高,防病谱较宽,对苹果炭疽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及梨黑星病,轮纹病都有较明显的防病效果,尤其是灵福500倍液对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比对照药剂退菌物防治效果提高80%以上。 相似文献
9.
楼少巍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1992,(3):3-5
<正> 三环唑是目前国内水稻作物用量最大的杀菌剂之一,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本品种在我国的生产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与研究,其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已日趋完善。由化工部沈 相似文献
10.
11.
我们吉林省前郭县新立乡是个水田乡。全乡种植六万亩水稻,土壤pH值在6.5~9之间,属于苏达盐碱土,育苗形式,采用大、中、小棚,庭院或本田旱育苗。早育苗的最大缺点是水稻苗期易得立枯病,尤其1991年至1992年两年,春季苗期,气温变化大,苗期立枯病发病较重。几年来,全乡在防治立枯病上采用了许多药剂防治方法,如立枯灵等,但效果不佳。自从1991年春季开始使用黑龙江省双城市育苗灵化工厂生产的育苗灵,在立枯病防治上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以来,使水稻旱育苗苗期立枯病得以控制。因此,育苗灵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详细分析了百菌清原药含量、杂质和配方对75%百菌清可湿粉悬浮率的影响,通过试验,提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推广水稻育苗灵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1997,36(2):42-43,46
大面积推广水稻育苗灵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水稻苗期立桔病分为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是辽宁省各稻区水稻苗期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多年来,各地虽然采取了调酸、喷洒敌克松农药等一系列防治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始终没有完全很好解决水稻苗期立枯病问题,每年均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4.
液相色谱法测定40%甲福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采用spheisob C18色谱柱,成功地测定了40%甲福可湿性粉剂中甲基硫菌灵和福美双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影响75%百菌清可湿粉悬浮率不稳定的因素,找到了提高悬浮率稳定性的方法并应用于生产。当百菌清原药含≥92%,且原药中二腈含量≤0.4%时,热贮之后的悬浮率大于60%;若百菌清原药含量〈90%,且二腈含量≥2%时,热贮之后的悬浮率≤50%。配方对悬浮率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考查了影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浮率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提高悬浮率的方法。通过提高原药质量,造择适当的润湿性和稳定性,使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热贮两周后的悬浮率仍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是80%虱螟特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害虫试验。通过三个试验点的小区试验和大田试验表明:该药剂可适用于防治稻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等三大水稻重要害虫,并具有速效性。 相似文献
20.
35%丁苄可湿性粉剂1994-1995年防除水稻秧田和直接田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秧田在播种后10天使用丁苄1.5,1.8,2.25千克/公顷,对稗草的防效为89.7-93.7%,总杂草防效96.8-99.2%。直播稻田在播种后5天使用丁苄1.8、2.25千克/公顷,对稗草的防效92.9-94.1%,总杂草防效97.8-99.0%。丁苄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