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强  孙洁心  张永忠 《食品工业科技》2011,(12):258-260,393
研究了以少孢根霉作为菌种对豆粕进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发酵的最佳培养基是豆粕∶水=1∶3,0.8%乳酸,最佳发酵条件是发酵时间24h,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黄豆苷元转化率为90.95%,染料木黄酮转化率为92.24%。为豆粕的综合利用和大豆异黄酮苷元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天然的雌激素,是大豆生长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主要位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其中97%左右以糖苷形式存在,其余以苷元形式存在,大豆异黄酮苷元是其发挥主要功能活性的形式。目前大豆异黄酮的常规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亚临界水法等。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具有一定的生理功效,包括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抗肿瘤和神经保护等。本文在介绍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的组成、化学结构特性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的研究概况、提取工艺和主要功能活性,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产业化开发和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产物为原料,分离纯化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以丙酮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溶剂体积、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分离条件为:加入30倍体积丙酮,15℃分离20 min,最终产品染料木黄酮纯度72.3%,回收率89.5%;大豆苷元纯度67.7%,回收率84%.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糖化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技术工艺,利用糖化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粉得到大豆异黄酮苷元。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水解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考察,运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糖化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水解温度55℃,pH值4.8,时间7 h,水解率可达98.18%。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场上销售的5种国产和进口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中12种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对3种苷元大豆素、黄豆素和染料木素,3种糖苷大豆苷、黄豆苷、染料木苷采用各自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对乙酰化或丙二酰化糖苷用对应糖苷的内标响应因子和转换因子来计算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含量标示不准确的问题,甚至部分完全不含有大豆异黄酮,亟待加强对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的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6.
大豆异黄酮糖苷及其苷元调节免疫功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大豆异黄酮糖苷及游离型大豆苷元对小鼠免疫功能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室提取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纯度为41%左右)的产品按照40~100mg/kg,连续灌胃21d后,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小鼠脾重。结果: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具有较强的调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刺激小鼠脾脏和胸腺器官的发育;同一剂量的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雌鼠的效果要好于雄鼠,游离型大豆苷元的吸收效果明显好于糖苷。  相似文献   

7.
于丽颖  成乐琴 《食品工业科技》2014,(20):288-290,294
目的:研究苹果酸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法对水解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确定苹果酸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0h,苹果酸水溶液浓度2.0mol/L,水解率达到94.0%以上。结论:优选得到的糖苷水解生成苷元工艺简单易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周文红 《中国油脂》2020,45(12):100-104
以大豆异黄酮糖苷为原料,酶解制备苷元型大豆异黄酮。以水解率和苷元得率为指标对几种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进行筛选,确定最适酶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添加量、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β-葡萄糖苷酶(300 U/g),酶添加量7%,底物质量浓度1.6 mg/mL,酶解温度56 ℃,pH 4.8,酶解时间6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糖苷的水解率及苷元得率分别达到96.84%和99.74%。  相似文献   

9.
黑曲霉发酵法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能产生β-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作为菌种,对大豆胚芽进行固态发酵,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考察了几个主要因素对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苷元产生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黑曲霉发酵法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C18柱层析法提取大豆胚轴中异黄酮苷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豆胚轴提取总糖苷后,采用C18反相柱层析法分离大豆异黄酮糖苷,再将其水解制各成异黄酮苷元。产品经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异黄酮苷元纯度和含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测定植物乳杆菌58在不同碳源中的生长和产β-葡萄糖苷酶情况,筛选菌株的最适碳源,并确定接种至豆乳的最佳时间.在接种量、糖含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等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以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为指标,进一步优化菌株58发酵豆乳产大豆异黄酮苷元条件.结果显示,植...  相似文献   

12.
酸水解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甙元工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脱脂大豆粕为原料,采取酸水解后用无水乙醚萃取的方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甙元成分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酸水解法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和产品纯度均高于常规有机溶剂浸提法。  相似文献   

13.
Soybeans were hydrothermally treated at 2 different temperatures (40 °C and 60 °C) and for 4 different hydration times (4, 8, 12, and 16 h) to (i) increase the isoflavone aglycone content in a soy protein isolate and (ii)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thermal,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a soy protein isolate as a function of hydrothermal treatment conditions. Our study is the first to evaluate aglycone content, extraction yield, β‐glucosidase activit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protein digestibilit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ater absorption capacity (WAC), foaming capacity (FC), and foaming stability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prepared from hydrothermally treated soybeans. For aglycone enhancement and the extraction yield maintenance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the condition of 40 °C for 12 h was the best soybean hydrothermal treatment. The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 of proteins that occurred with the hydrothermal treatment most likely promoted the capacity of proteins to bind to aglycone. Moreover, the structure shape and size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verif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ppears to b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hydrophobic surfaces and hydrophobic zones at 40 °C and 60 °C, respectively, affecting the protein digestibility, WAC, and FC of soy protein isolates.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了青方、红方、白方和低盐红腐乳中大豆异黄酮组成和含量差异,并对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和构型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类型腐乳中大豆异黄酮基本以苷元形式存在,青方腐乳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腐乳,仅为红方腐乳的33.01%,从单一异黄酮来看,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在四种类型腐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黄豆黄素;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转化研究发现,白坯中大豆异黄酮以糖苷型为主,染料木苷含量高于大豆苷和黄豆黄苷,前酵过程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苷元型大豆异黄酮,盐腌过程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有轻微降低,发酵过程中苷元型大豆异黄酮总量在后酵前30 d显著下降,其中大豆苷元可能部分转化为雌马酚,导致青方腐乳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腐乳,对其转化物质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乳粉的基础上,以萌芽大豆为原料,对热烫后的大豆进行低温打浆处理,提高豆乳粉苷元类异黄酮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萌芽-低温打浆制备高苷元型异黄酮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萌芽-低温打浆的工艺参数为萌芽温度25?℃、萌芽时间75?h、浆液pH?6.0、打浆温度57?℃、打浆时间3.5?h,响应值苷元类异黄酮含量有最优值,为6.43?mg/g。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豆乳粉中异黄酮种类及含量,结果发现萌芽-低温打浆可显著提高豆乳粉中总异黄酮含量及苷元类异黄酮含量(P<0.05),与传统湿法工艺相比,其异黄酮总含量及苷元类异黄酮含量分别增加了1.09?倍和9.37?倍。  相似文献   

16.
大豆异黄酮的开发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敏  邹东恢 《粮油加工》2005,(11):45-47
本文对大豆异黄酮的特性、生理功能及国内外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就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异黄酮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在大豆油、棉籽油和葵花籽油中添加大豆异黄酮,观察其对食用油的抗氧化作用。可用乙醇来解决大豆异黄酮在食用油中的均匀分散问题。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强于TBHQ。  相似文献   

18.
大豆异黄酮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分为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和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具有比结合型大豆异黄酮糖苷更高的生理活性,如预防骨质疏松和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抗氧化和抗癌抑癌等。大豆异黄酮在食品保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国内外研究者对大豆异黄酮研究越发深入。该文主要综述豆制品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和富集方法,旨在为生产富含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功能性豆制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功能以及从大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和暂定的产品质量标准,为开发大豆异黄酮这一宝贵的资源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可供大豆油脂加工企业及业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豆的生物活性成分如今已成为世人注目的研究焦点。1999年10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发布了其有史以来的第11个健康声明:每天食用25g大豆蛋白,可以减少冠心病的风险。此声明的出台更引起了全世界对大豆的关注,而大豆异黄酮又是大豆生物活性成分研究中的一个最新热点。当前美国的药学、医学、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专家已认可这样一个事实:即每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