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物联网的蔬菜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蔬菜追溯效率、降低蔬菜跟踪、监控成本,通过对蔬菜生产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对现有蔬菜生产、定位、跟踪、监控、销售等全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RFID和Internet技术的蔬菜可追溯系统的物联网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该物联网中的RFID系统、中间件和手机或无线PDA等应用部件,最后分析了该网络在Internet基...  相似文献   

2.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物联网知识的普及及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物联网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在介绍了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RFID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物联网的应用发展方面存在的标准不统一、价格昂贵、安全加密技术有待突破、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物联网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基于ALOHA算法的RFID防碰撞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佳  肖丽萍 《电子技术》2009,36(8):43-45
在RFID系统中,由于多标签引起的冲突一直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问题。ALOHA算法是解决标签碰撞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系统中标签数过多时,帧时隙ALOHA算法和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都会降低系统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二进制树形分组的时隙ALHOA算法。由于只需要对标签进行简单分组就可以有效的提高ALOHA算法的效率,所以此方法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秦连芃  王喆 《电子测试》2012,(11):27-31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RFID显得愈为重要。标签碰撞的应用在RFID系统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RFID防碰撞算法是RFID系统中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决定了RFID系统可以识别多个标签的能力。目前防碰撞算法在时域上主要可以分为非确定性算法(ALOHA算法)和确定性算法(树形算法)两大类。本文分析了现存的两大类算法中主流的防碰撞算法,总结出两大类算法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MATLAB仿真进一步证明此结论,并总结未来研究中需要继续关注的问题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在感知层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已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系统性的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标准体系,以系统测试为重点,研究了测试模型以及主要的测试项目和方法,对开展射频识别系统的测试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RFID系统中,当多个标签同时处在阅读器的读写范围内时,如果没有相应的防冲突机制,会导致标签到阅读器的通信冲突,使得从标签返吲的数据难以被阅读器正确识别.防冲突算法是阅读器快速、正确获取标签数据的关键.详细论述了射频识别技术中的关键问题:防碰撞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制防碰撞算法的改进树形算法.在介绍Manchester编码原理的基础上,对该改进算法的命令、原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经验证该算法提高了阅读器辨认标签的速度,辨认准确性也大大提高,在电子标签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比传统的二进制及动态二进制防碰撞算法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IAMS算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碰撞位探测(CCBD)的防碰撞算法.在CCBD算法中引入连续碰撞位探测机制,并把标签碰撞分为单独位碰撞和连续位碰撞两种情况进行处理.连续碰撞位探测机制能够准确获得连续碰撞位的实际存在情况从而避免了空闲时隙以及不必要的碰撞时隙的产生.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表明,CCBD算法克服了IAMS算法的不足,在标签识别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二叉树分解的自适应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叉树分解的自适应防碰撞算法。新算法利用标签EPC的唯一性,通过时隙分配估计标签的分布情况,对发生碰撞的时隙进行二叉树搜索,从而将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二叉树分解成多个简单的小子二叉树,简化了搜索流程。通过引入碰撞堆栈,并根据时隙状态自适应得调整搜索路径,从而进一步减少搜索的时隙数及提高了时隙的吞吐量。理论和仿真实验证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即在待识别的标签数量较多时,可有效的减少识别时间,提高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9.
改进型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阅读器所发送前缀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适应多叉树(IAMS)防碰撞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碰撞因子来动态地选择搜索树的叉数,并对四叉树的查询前缀进行优化,从而避免了大量的空闲时隙.文章通过数学分析,准确地描述了IAMS算法识别标签所需的时隙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具有更快的识别速度和更高的系统吞吐率.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非接触式传感技术是当前网络技术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在物联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计算机的网络可以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并且采用射频技术可以借助物联网这个平台对各种物品进行有效地管理。文章从RFID技术和物联网概述入手,就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通过物联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阐述和分析物联网以及RFID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根据这些内容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私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针对关于RFID的攻击手段,分别介绍基于物理机制的解决方案以及基于密码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满足RFID系统对安全隐私方面的需求,并改善原有安全协议中的缺陷,提出一个基于时间戳的挑战——应答模式的双向认证协议。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发展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是IT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介绍物联网的定义、特点、关键技术以及各种标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国内外主要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情况,并探讨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和我国物联网发展需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RFID技术与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洋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7):47-48,5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非接触性识别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对RFID技术的组成、原理、优势以及物联网的概况分别进行了介绍,并重点论述了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RFID技术应用在物联网中存在的成本和标准化问题。使人们对RFID技术优势及其应用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使之得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安全隐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魏绍蓉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4):76-78,82
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成熟应用,促使其与物联网的应用密不可分。但是目前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应用中数据安全性保证和隐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未来物联网发展的瓶颈,所以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安全隐患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和广为关注的问题。在此对RFID技术、RFID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对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造成物联网潜在与安全隐患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攻击方式、安全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物联网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物联网的概念及其体系结构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对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与论述,并结合物联网的实际应用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本文通过分析物联网中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的技术特点,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依托现有实训条件建立智能实训管理系统的研究思路,设计了智能管理体系结构,各功能模块。通过在实训管理中加入智能化技术,提升了实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物流行业不仅是国家规划的振兴产业,也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围绕物流发展战略规划,依据物联网理论,以物流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技术框架和功能框架,期望为物流信息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并对其他区域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劼 《电子世界》2012,(14):20-21
IOT是"万物互联之网",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相似文献   

19.
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国内传感器产业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物联网的发展以及应用推广。本文将对物联网方面的传感器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变得越来越普及。文章主要针对区块链的数据结构及整体架构进行分析,并审视了区块链为物联网带来的挑战;最后从物联网数据交易系统方面、电网管理方面、车联网方面以及防伪安全管理方面,细化阐述了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以期为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技术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