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有几千万。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旗聚住最集中的地区,那里居住着苗、彝、壮、藏、布依、侗、瑶、白、佬、怒、佤、哈尼、傣、僳僳、拉祜、纳西、景颇、苦聪、独龙、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边疆,旧以在云岭以南而得名。那里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蒙古、独龙、基诺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云南全省三分之一以上,全省设有多个民族的自治州和自治县。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语言和文化,大多数都能歌善舞。因为民族乐器品种繁多,限于篇幅,仅选最有代表性的几种介绍给读者,这期介绍葫芦丝。  相似文献   

3.
1口弦中国西南各省及自治区是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他们大多能歌善舞,有着各自的风俗、文化。但有些乐器又是共有的,只是在制作和外形上略有差别,"口弦"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贺锡德 《音响技术》2007,(10):77-77
黎族是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聚母岭、五指山、万泉河一带的少数民族,由古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成。过去黎族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在文化艺术方面,虽没有多少文字记载,但流传在民间的口头  相似文献   

5.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甘”,人口有一百多万,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毗连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妇女善于纺织侗绵、侗布,精致而美观。侗族有优良的传统建筑技术,鼓楼和风雨楼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侗族人民善歌,以侗族大歌著称。1侗琵琶  相似文献   

6.
贺锡德 《音响技术》2007,(11):75-76
高山族是最早居住在台湾的民族,分布在台湾省本岛山区、宜兰和兰屿一带,内部有"泰耶尔"、"萨斯特"、"布嫩"、"耶美"等不同称呼。高山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生产以农业为主,狩猎、捕鱼为辅。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高山族人爱好歌舞,劳动时唱歌,喜庆、节日、庆丰收也用歌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相似文献   

7.
1口弦 中国西南各省及自治区是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他们大多能歌善舞,有着各自的风俗、文化。但有些乐器又是共有的,只是在制作和外形上略有差别,“口弦”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中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人口最多的汉族外,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它们占全国总人口6%,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和中南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先后建立了103个民族自治地方(内自治区5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和自治旗69个)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信仰和灿烂的文化,他们大多都能歌善舞,一些特有的民族乐器是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与体现。在历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少数民族表]的民族唱法呈现许多少数民族乐器,令观众耳…  相似文献   

9.
1回族的牛头埙、口弦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回族,又称回民,人口大约有几百万,主要居住在西北宁夏、新疆,其余分散在内蒙、河南、河北、山东、云南、安徽、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使用汉语,信仰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0.
1 羌笛 羌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羌人自称"尔玛",原生活在西北高原,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1.
贺锡德 《音响技术》2006,(12):70-71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一千多万。它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秦汉后泛称“西瓯”、“骆越”等不同名称。宋代开始称“撞”,解放后称“僮族”,1965年才改为“壮”。90%以上的壮族人口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广东等省。壮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传统的歌舞和壮戏。壮族民间乐器种类很多,主要有马骨胡、峥尼和装缪大鼓等。  相似文献   

12.
贺锡德 《音响技术》2006,(10):71-72
维吾尔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古称“回纥”。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纥部落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游牧的封建汗国,至唐开城五年(公元840年),汗国亡,陆续西迁,其中大部分移居新疆,与当地各民族长期相处,逐渐发展形成为维吾尔族。由游牧逐渐转变为农业,文化艺术也有相当发展,尤以歌舞较为发达,至今仍为民族文化特点。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乐器品种最多的要数维族,吹、拉、弹、击各种乐器都有。  相似文献   

13.
黎族是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聚母岭、五指山、万泉河一带的少数民族,由古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成.过去黎族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4.
贺锡德 《音响技术》2007,(9):73-73,77
1羌笛羌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历史悠久。羌人自称"尔玛",原生活在西北高原,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发展演变。在商周时期羌族生活在宁夏、甘肃、青海、四川一带,唐宋之后,羌族被汉族或其他民族融合,只有四川岷江的上游还有部分存在。现他们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和松潘县南部,多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羌族众多民族乐器中,羌笛最具代表性,历史也最久远。  相似文献   

15.
维吾尔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古称“回纥”。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纥部落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游牧的封建汗国,至唐开城五年(公元840年),汗国亡,陆续西迁,其中大部分移居新疆,与当地各民族长期相处,逐渐发展形成为维吾尔族。由游牧逐渐转变为农业,文化艺术也有相当发展,尤以歌舞较为发达,至今仍为民族文化特点。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中,乐器品种最多的要数维族,吹、拉、弹、击各种乐器都有。歌舞离不开乐器,所以维族人民大多会弹奏一两种乐器,几乎每家都有乐器,维族聚居区都是名付其实的“歌舞之乡”。维族乐器论品种不…  相似文献   

16.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一千多万。它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秦汉后泛称“西瓯”、“骆越”等不同名称。宋代开始称“撞”,解放后称“僮族”,1965年才改为“壮”。90%以上的壮族人口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广东等省。壮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传统的歌舞和壮戏。壮族民间乐器种类很多,主要有马骨胡、峥尼和装缪大鼓等。  相似文献   

17.
芦笙古称芦沙,是流行于中国西南苗、瑶、侗、壮、彝、佧佤、畲、水、仡佬、崩龙、拉枯等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古老吹奏乐器,有上千年历史。他从葫芦笙演变而来,不同于葫芦笙的是用木制笙管作为笙斗,簧片也改为铜制。  相似文献   

18.
高山族是最早居住在台湾的民族,分布在台湾省本岛山区、宜兰和兰屿一带,内部有"泰耶尔"、"萨斯特"、"布嫩"、"耶美"等不同称呼.高山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生产以农业为主,狩猎、捕鱼为辅.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高山族人爱好歌舞,劳动时唱歌,喜庆、节日、庆丰收也用歌舞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相似文献   

19.
中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人口最多的汉族外,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它们占全国总人口6%,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和中南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先后建立了103个民族自治地方(内自治区5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和自治旗69个)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信仰和灿烂的文化,他们大多都能歌善舞,一些特有的民族乐器是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与体现.在历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少数民族表演的民族唱法呈现许多少数民族乐器,令观众耳目一新.很多人渴望了解它们,因为乐器种类很多,现仅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贾士义  孙云军  褚秀彩 《硅谷》2008,(9):122-123
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的时空演进特点,总结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现状特征,认为民族相融、共同发展是我国民族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