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对一部待测、待评估的天线,其交叉极化特性实际上是依赖于极化基的,极化基匹配或失配情况下,得到的交叉极化性能评估结果也不一样.文中首先建立了天线极化特性测最模型,推导了交叉极化测量校准约束模型,给出了该约束下的最佳收发极化基.并针对实际的雷达天线进行了外场测量实验,实测处理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利用约束模型可对实测的极化方向图实现有效的校准.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极化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万幸 《电子学报》2009,37(3):454-458
 传统雷达采用单极化形式,没有利用目标和干扰的极化域特征,文章在分析了常规极化抗干扰原理和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叉极化抗干扰天线阵列,分析了该种天线的极化抗干扰性能,仿真和实验数据表明,交叉极化天线阵列不仅具有较好的极化抗干扰性能,同时降低了整套雷达的设备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张峰干  郑浩  金伟  潘蕾 《微波学报》2017,33(3):48-51
交叉极化比是平板天线卫星动中通系统设计和加工的产物,它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参数。针对交叉极化比导致的极化误差,重点研究了交叉极化比对平板天线卫星动中通信号发射和接收系统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不合理的交叉极化比会导致较大的极化误差,降低发射系统的发射效率,减小接收系统信噪比,导致系统性能恶化。为减小交叉极化的影响,建议等效口径0.6 m的平板天线卫星动中通的交叉极化比指标不小于30 dB。  相似文献   

4.
双极化相控阵天线的极化特性及其对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的影响,将决定相控阵体制雷达获取目标极化信息的精度和能力,是相控阵雷达极化技术的基础。以正交偶极子为阵元模型,分析了双极化阵列天线的空域极化特性及其对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的影响。由于两阵元辐射电场在偏离视轴方向的非正交性,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两天线交叉极化之间的相互干扰。根据传统交叉极化评价指标的定义,分析了正交偶极子天线的交叉极化特性,并从目标极化特性测量性能的角度,定义了双极化雷达系统的交叉极化隔离度,将其表示为极化测量系数矩阵条件数的形式,以衡量全极化相控阵雷达天线的交叉极化特性。  相似文献   

5.
天线的极化纯度是雷达或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在实际工程中,双线极化天线的非理想正交,导致天线具有较低的交叉极化水平,从而使得系统性能较差。针对该问题,对双线极化天线的极化误差进行分析,通过理论推导,给出空间合成电磁波的极化角与双线极化天线两正交通道的移相值、相位误差之间的量化关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极化误差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正交双极化渐变槽线天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正交双极化渐变槽线天线.它具有宽频带、高隔离、低交叉极化的特性.文中首先研究了该渐变槽线单元各结构参数与天线性能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正交双极化的渐变槽线天线,在4.9∶1频带范围内VSWR小于2∶1,两端口间的隔离度优于25 dB.因此,该天线可用作移动通信的基站天线.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双极化波导缝隙天线阵每种极化方式交叉极化都较差,极化端口隔离度不高,尤其是垂直极化波束在进行大角度扫描时,容易出现二次副瓣.针对上述情况,文中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双极化波导缝隙阵天线阵,水平极化天线采用非倾斜窄边缝波导缝隙天线阵,垂直极化天线采用非对称脊波导宽边开缝波导缝隙天线阵.通过对该新型双极化波导缝隙阵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发现该组阵方式较大改善了2种极化方式的交叉极化,有效提高了2种极化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可实现宽角扫描,较大改善了整个阵面的性能,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超宽带相位干涉仪体制测角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该体制对天线极化特性敏感,严重影响测角精度,尤其在低频段表现明显.文章对一种超宽带Vivaldi天线的极化特性进行了建模,从理论上分析了天线极化特性对来波信号极化测量的影响,其导致相位干涉仪测角系统精度降低.最后,试验测试证明了天线交叉极化特性对相位干涉仪测角精度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一种通过修正接收天线极化特性提高测角精度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其可以显著提高测角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2子阵为基础,分析了双极化全并馈天线单元内部的电磁场传播路径,介绍了双极化工作的模式转换过程及工作原理;开展了天线单元的设计及仿真,研究了关键参数对天线反射系数的影响,并合理选择馈电结构及布局,完成4×4阵列天线的仿真设计;通过实物测试及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此天线的性能。结果表明:此天线结构简单,易于工程化实现,具有更宽的驻波比带宽和较低的交叉极化隔离。  相似文献   

10.
极化分集技术的应用,对移动通信基站双极化天线提出了交叉极化比的要求。借助Friis传输公式、Jones矢量和极化匹配因子,分析了天线的交叉极化比,给出了计算任意线极化天线交叉极化比的通用公式。计算表明,±45°双极化天线在两个主平面中偏离法线方向60°处,交叉极化比的理论值仅9.542 dB,无法满足"不小于10 dB"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