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雷诺数Re絮凝池有效能耗系数α的关系及絮凝池综合指标与流动相似准数的关系,两个方面研讨了该指标的物理意义。并通过对几种现有絮凝池设计参数的分析对比,进一步证实了该指标的实用性。研究结果说明,综合地反映了絮凝过程对水力条件和能量输入的要求,用它替代GT值作为絮凝池设计的控制参数更为合理。结合工程实例,本文还介绍了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絮凝池的适宜的值范围。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在絮凝池在线测量絮凝体沉速的方法,通过连续采集絮凝体图像和计算机数据处理,跟踪絮凝体运动轨迹,从而计算每一个絮凝体的沉速,同时介绍了数据处理的过程和基本算法。将基于该方法的絮凝体沉速测量设备(FVD)应用于临江水厂,对试验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絮凝体沉速既可作为评价絮凝效果的指标,又可作为控制混凝剂加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穿孔旋流絮凝池中污泥斗的高度和絮凝池的尺寸,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对絮凝池内部流场和流态特性进行分析;以涡旋速度梯度、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作为絮凝评价指标,研究污泥斗高度对絮凝水力条件的影响,并确定不同处理规模的絮凝池所对应的最优污泥斗高度。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设计手册的参考值进行对比,发现模拟得到的污泥斗高度最优值比设计手册中提供的污泥斗高度参考值低10 cm,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絮凝池施工的工程量,降低了工程造价,且更加有利于絮凝池的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穿孔旋流絮凝池的絮凝效果,在竖井内加入网格板,增强其扰流作用。将竖井分为前段、中段、末段,以涡旋速度梯度G_0和湍动能耗散率ε作为絮凝评价指标,在穿孔旋流絮凝池前段、中段都加网格板的情况下,固定中段网格板的各参数,对前段网格板的层数和间距进行模拟,得到计算范围内前段的最佳网格板层数为4、最佳间距为40 cm,这与《栅条、网格絮凝池设计标准》给出的网格絮凝池前段网格板层数在16以上、网格板间距为60~70 cm的参考值不同。  相似文献   

5.
首次提出强化絮凝过程的高密度微分场理论,运用该理论设计了微分旋流絮凝池,并对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此外还分析了传统絮凝池和微分旋流絮凝池中的微分场特性。结果表明,与目前水厂运行的絮凝池相比,在原水浊度为60~320NTU时,经8min的絮凝、15min的沉淀后,微分旋流絮凝反应池可使浊度降至2NTU以下,絮凝时间减小了近50%或更多,说明该絮凝池具有混凝速度快、絮凝效果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用地异常紧张情况下,精心设计,将絮凝沉淀过滤工艺设计成一体化净水池,且与清水池叠合建设,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优良,可供用地受限的小型水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比我司下属D水厂的网格絮凝池与折板絮凝池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正常水质,无论取水低峰期还是取水高峰期,网格絮凝池与折板絮凝池运行效果相差不大;对于排涝期水质与高浊度水质,折板絮凝池处理效果优于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沿程待滤水浊度数据显示,折板絮凝池处理效果相对较好。网格絮凝池和折板絮凝池运行维护情况相差不大,但D水厂的折板絮凝池平行直板区最后一段因设计原因有死水区,该区域有出现池面浮泥现象,需要人工清理。  相似文献   

8.
絮凝效果控制指标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一、关于G和GT值 在絮凝(反应)池设计与运行中,通常以G与GT值作为絮凝效果的控制指标。平均速度梯度G值综合地表征了水流紊动程度,亦即反映了颗粒的碰撞频率。GY值则相当于单位体积水体中颗粒碰撞的总次数。只要相应地保持G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水力絮凝池与机械絮凝池的介绍和比较,初步了解两类絮凝方式的原理及絮凝池的特点及使用条件。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丰富,地表水一直是我国饮用水水源的重要用水。但是地表水处理工艺较复杂,水质变化较大等特点也十分突出。常规地表水处理工艺大体包括混合、絮凝、沉淀、过滤等,每一道工序都有各自的作用及选择方式。而本文将针对絮凝工艺进行简要的介绍,通过对水利絮凝池与机械絮凝池的絮凝方式、运行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论述,进行比较,为工艺选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江山市某开发区污水厂目前主要接纳周边多家印染企业的直排废水,采用调节池/气浮池/水解池/A-O池/絮凝池主体处理工艺.试运行数月以来,出水各项指标均持续稳定达标,且所有出水指标均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  相似文献   

11.
戚盛豪:(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 关于絮凝池的设计 近年来,絮凝池的形式已有了较大发展。国内外对絮凝理沦的研究,已为絮凝池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对絮凝过程的理论研究多侧重于微观的分析,当前设计中应用停留  相似文献   

12.
在用地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将絮凝沉淀过滤工艺设计成一体化净水池且与清水池叠合建设。介绍了一体化净水池结构形式、施工中注意事项和近5年来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该设计工艺合理,投资节省,施工进度快;可供用地受限或者工期要求高的小型水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机械絮凝池G值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对机械絮凝池的工况所进行的连续流模型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作出归纳整理,然后在哈里斯絮凝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G值分布的数学模式及其应用方法。经试验验证,说明该模式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将机械和水力两类絮凝形式相结合,研发了一种新型机械+折板组合絮凝反应器中试装置.通过絮凝试验对影响反应器絮凝效果的搅拌轴转速、搅拌桨直径、流量及折板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絮凝反应池的最佳运行参数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具有良好的除浊效果,从而为今后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体污染问题日趋突出以及人们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水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效果备受关注。基于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处理规模的高密度澄清池的内部流场和流态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涡旋速度梯度G0、湍动能k以及湍动能耗散率ε作为絮凝效果的评价指标,研究改变导流筒结构尺寸参数对絮凝水力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规模的高密度澄清池的最优导流筒直径D与搅拌桨叶直径d之间满足D/d=1. 28~1. 40,当叶轮直径确定后,使用该式计算的导流筒直径的絮凝条件较按照手册中D/d=1. 1计算得到的导流筒直径的絮凝条件更优。  相似文献   

16.
宁夏某水厂采用传统的折板絮凝池工艺,在夏季面临大水量运行的要求,但大水量运行会影响折板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折板间水流速度,从而影响到水厂出水水质。为此,水厂进行了微涡旋升级改造,但改造后仍然面临出水水质不理想的问题。调查发现水厂现有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过短,原水在絮凝池中得不到有效絮凝,从而影响了出水水质。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水厂的升级改造,进行了微涡旋絮凝池改造中试研究。向中试装置中添加直板对絮凝池进行分格可以缓解短流现象,这对于提能改造具有重要影响。在第一絮凝区微涡旋球高度占有效水深的55%左右、第二絮凝区微涡旋球高度占有效水深的25%左右的最佳条件下,中试装置提能15%,连续运行24 h,出水水质相对折板絮凝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普通的机械搅拌絮凝池各级絮凝时间相同,搅拌强度逐级减弱,称为梯级絮凝。为了探讨各级絮凝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提高絮体的沉降性能,将各级絮凝时间设计为各不相同的形式,并将此种改变絮凝时间的梯级絮凝定义为梯级调时絮凝。基于此絮凝设计思想,以天津市某再生水厂的混凝过程为研究对象,根据絮体分形结构理论对梯级调时絮凝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速度梯度G逐级减小的常规控制指标基础上,要为各级絮凝阶段配置合理的絮凝时间才能使整个絮凝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8.
絮凝构筑物设计阶段普遍使用基于层流理论的甘布公式计算平均G值,对絮凝池内部细节设计缺乏紊流理论依据。为此,依据紊流理论,基于群体平衡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絮凝反应模型(Floc-SMEDI)。通过非定常湍流模型、多相流模型、群体平衡模型以及絮凝反应模型的耦合,模拟水处理絮凝阶段絮体的变化过程。经过多种池型的测试,该模型能有效模拟絮凝过程中絮体的变化情况,为絮凝池的优化设计以及新池型的研发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强化生物絮凝 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式一体化工艺对城市污水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的去除效能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组合工艺的较优运行条件下,即进水流量Q=1.5m3/d,再生池溶解氧DO=2.0mg/L,絮凝池污泥负荷F/M=3.6kgCOD/(kgMLSS.d),强化一级处理段污泥龄SRT=15d,接触氧化池气水比=5:1,温度T=30℃时,装置对SS、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7%、89.3%、87.9%、73.4%、58.8%,可以使除磷外的所有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20.
二次沉淀池新工艺:絮凝—沉淀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表明:向心流式和周边式二沉池有明显的缺陷,幅流式乃是比较符合混合液活性污泥絮凝与沉降特点的流态。实践证实:混合液的澄清取决于活性污泥的絮凝。二沉池中进行絮凝的非压缩区,其污泥浓度一般小于进水浓度,不利于污泥絮凝。由此,发展了二沉池新工艺:絮凝——沉淀系统,其澄清能力比传统幅流式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