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ANBus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系统主要由主站与从站2个部分组成。主站以S3C6410为核心处理器,运行WindowsCE;从站以STM32为核心处理器。S3C6410、STM32与CANBus的搭配及以此为基础的应用层协议赋予了此系统智能性。运用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对系统的状态进行了描述,同时对系统协议的正确率进行了估算。该系统是物联网底层数据采集技术的一种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实际Profibus-DP通信系统中测量点数较少,数据复杂程度中等以下的从站应用环境,在保证可靠和完善的工作能力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国产廉价协议芯片APC3和STM32控制芯片构建Profibus-DP智能从站设备的方案,以有效控制成本。首先分析了常见Profibus-DP智能从站设计的方案,然后从软硬件两方面介绍了采用STM32芯片和APC3芯片实现Profibus-DP智能从站的详细设计方法。经测试,设计的Profibus-DP智能从站能被主站正确地配置和组态,并能顺利进入与主站的数据交换状态,将其测得的压力数据正确及时地传送给主站。  相似文献   

3.
基于USB接口的海洋多参数数据采集系统以STM32F103R6处理器为控制核心,可以对海洋中的温度、负二价硫等多个重要参数进行长时间无人值守式采集,并能通过USB接口实现采集控制设置及大量数据的快速回传。对系统中高精度采样、低功耗设计和USB数据传输等多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完成了整个系统软硬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基于Modbus协议的ARM嵌入式监测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电厂自动化应用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监测系统需求,在嵌入式Linux环境下设计开发了基于Mod-bus协议的ARM嵌入式监测平台,实现了ASCII和RTU 2种通信模式的串口ModlDUS协议主站,以满足与各串口Modbus协议从站设备的通信.嵌入式监测平台除了主要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功能,还提供了数据采集接口、多种网络通信接口和人机交互接口等功能.通过对该平台的严格测试,所提供的串口Mod-bus协议主站服务程序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环境监测及追踪火源灭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主控系统和控制实施系统共同协作的方式,对发生火情的环境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灭火处理.采用STC15F2K60S2微处理器和STM32F103C8T6微处理器分别作为主控系统和控制实施系统的控制核心,采用多传感器、放大电路、车轮电机驱动模块、GSM和蓝牙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数据...  相似文献   

6.
彭伟 《电工技术》2022,(21):135-138
研究了基于Arduino+Modbus-RTU的程序设计技术,以Arduino Mega2560为核心搭建小型气象站多节点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分别获取风速、风向、温湿度、光照、雨量数据,主站与从站均通过RS-485接入网络,基于Modbus-RTU协议设计Arduino程序实现主站对各从站的LED控制及对应传感器数据的请求,完成整体设计与Proteus仿真测试,为类似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了CANOPEN的高层协议以及从站代码的设计以及在STM32处理器上的实现,CANopen协议是CAN总线的标准化应用层协议,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其核心概念是设备对象字典。和其他现场总线协议相比,CANopen协议精炼、透明、便于理解,降低了驱动程序的开发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Profibus_DP智能温度巡检仪使用一种更加开放的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工业现场中分散温度测点的集中采集与处理,可以通过Profibus_DP主站配置智能温度巡检仪的测量周期、测量精度以及传感器类型。智能温度巡检仪以STM32f103微控制器为核心,由Profibus_DP协议芯片VPC3+C和16位AD转换芯片AD7709构成外围电路。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设计与详细的论述,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rofibus_DP智能温度巡检仪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种应用于港口机械的大扭矩永磁同步电机直接驱动系统,本文分析了其矢量控制原理,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进行了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重点介绍了STM32处理器模块、增益可调的电流检测电路、旋转变压器接口电路、IPM驱动保护电路等的设计与实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RM7 S3C44BOX微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 C/OS-Ⅱ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修改μ C/OS-Ⅱ的源代码,达到ARM7单片机配置要求,实现μ C/OS-Ⅱ在ARM7单片机上的移植,编程实现了两个通道的数据采集、键盘控制和LCD显示.系统在可靠性、体积、功耗、性价比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使得软件系统模块化,可方便地进行系统的升级扩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目前智能建筑中各智能子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物联网技术如何解决智能建筑各系统现有的问题。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冰灾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危害,说明了在电力系统中引入冰灾智能决策系统的重要性,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主要智能决策模型,并对这几种智能决策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几种可应用于智能决策系统的算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这些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根据决策模型和基本算法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冰灾智能决策方法,构建了冰灾智能决策模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变电站智能巡视机器人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系统已在浙江500 kV芝堰变电站投入实际应用,在积累运行维护经验基础上,分析得出了系统运行注意要点,归纳总结了经典故障案例和处理方法,可为变电站智能巡视机器人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家电的普及,面向居民智能用电的能源互联基于家庭应用环境,重新定义了智能用电系统各终端的功能以及终端之间广泛的互联互通与智能协同内涵。该文为常见的用户侧智能用电相关系统提出了一种边缘计算协同控制架构,可以解决多个大功率负荷同时工作导致负荷过载的问题。在边缘计算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居民智能用电协同架构,不同智能用电终端各自的云平台通过统一接口连接入云协同平台,将终端边缘计算的数据信息传入云协同平台,再根据家电优先级排序,由该平台统一控制家电的开关,达到避免负荷功率过载的目的。并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家电优先级排序思路,对比了分布式协同与集中式协同架构。边缘计算协同架构通过设备边缘计算、协同控制中心的运维管理及云平台的智能协同,分析并处理庞杂的家电负荷数据,优化居民智能用电的运行模式,保障智能家电系统平稳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利用智能模块实现各功率柜间的数字均流,对励磁系统主回路进行故障检测、诊断、定位,有利于励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文中介绍了由智能功率柜组成的励磁系统构成、智能功率柜的设计和智能模块的各个功能组成,重点描述了利用智能模块实现数字均流的方式,并给出了现场进行数字均流的试验数据和录波图。  相似文献   

16.
研讨批量设备有用信息自动录入的智能系统,由于很多厂家和公司会进入大批量的设备,但是对于每个设备的信息手动录入比较麻烦,本文叙述了一种可以自动录入信息的智能系统,具有自动性强大,可以实时录入的特点,可以算是智能化领域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孔圣立  韩伟  时晨  刘超  李斌  张峰 《电测与仪表》2018,55(19):72-77
高性能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高可视化全景调测平台,将有助于掌握智能化变电站通信和实时运行状态及操作情况,解决当前变电站二次系统信息缺乏的问题。论文以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最全面的IEC 61850协议为基础,研究了MMS、GOOSE和SMV三种应用最重要IEC 61850报文的解析方法及其可视化实现,文中针对MMS、GOOSE和SMV三种报文各自的报文特点,分别详细地介绍了报文的解析思路、技术和可视化功能。该系统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情况,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ZigBee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大多采用有线网络,不仅施工复杂,灵活性不够,而且影响了智能照明的应用.为此,提出了采用ZigBee协议设计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它不仅能降低系统成本,还能大幅度提升系统的性能.在深入分析现有智能照明系统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软硬件设计和组网算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电脑灯普遍使用金属卤化物光源,这种光源发光效率低、发热量大且容易损耗。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以RGB三色激光器为光源的电脑灯。灯具包括电路系统、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采用DMX512协议为控制协议,以单片机为核心构成控制系统。分析了DMX512协议的格式特点。说明了系统各部分的功能,着重介绍了电路系统的软件实现,针对所选用的RGB光源给出了光学混色系统。对照金属卤化物光源,分析了使用激光光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检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智能建设设备系统的工程质量,实现智能建筑设备进行安全、可靠、高效和节能。文中介绍了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检测方法,并对检测中经常碰到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