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厂锅炉变氧量运行经济性分析及经济氧量的优化确定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电厂锅炉炉膛出口运行氧量发生变化时,其它主要的运行经济指标如灰渣未燃烬碳含量,排烟温度,送引风机总电耗、主汽温度、再热汽温度以及减温水量都将发生变化,该文综合上述所有经济指标的影响,给出了氧量引起的净供电煤耗变化率的分析方法,并以供电煤耗作为优化目标,确定了机组的经济运行氧量,以一台300MW机组为例的分析表明,参与调峰运行的机组通过改进氧量控制,能有效降低运行可控损失,提高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国电康平发电有限公司2号发电机组锅炉自投产以来,灰渣可燃物含量很低,希望通过对运行氧量及煤粉细度等方面的调整,控制灰渣可燃物含量,减少制粉系统电耗及磨损,降低排烟损失,使机组经济性提高.文中介绍了煤粉细度和氧量调整对灰渣可燃物含量及锅炉效率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试验分析该锅炉对煤粉细度及运行氧量变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杨立兵 《广西电力》2005,28(6):40-41
介绍氧量控制系统,结合铜陵电厂300MW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氧量PID自动投切对炉膛负压、风机单耗等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参数的分析与整定。  相似文献   

4.
以某电厂2*350 MW机组为例,对带氧量校正回路的送风调节系统、氧量测量系统、现场使用的锅炉烟气氧量测量系统Z-FG2氧化锆探头和Z-MT氧量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其维护方法进行了阐述。运行结果表明,该操作系统调节过程稳定,燃烧经济性控制的比较成功,能够满足负荷变动及各种工况时风量的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某电厂2*350 MW机组为例,对带氧量校正回路的送风调节系统、氧量测量系统、现场使用的锅炉烟气氧量测量系统Z-FG2氧化锆探头和Z-MT氧量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其维护方法进行了阐述。运行结果表明,该操作系统调节过程稳定,燃烧经济性控制的比较成功,能够满足负荷变动及各种工况时风量的要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发电设备》2017,(5):332-335
对锅炉氧量的优化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外挂控制系统,与SIS系统和配煤掺烧系统进行连接,开发多煤种条件下的氧量自适应控制系统,实现多目标的闭环寻优控制。通过多煤种条件下的氧量自动寻优构建目标函数,通过氧量的相对经济性分析模型构建出相对供电成本,以相对供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进行氧量自适应控制策略的设计,实际运行结果显示达到了深度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66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电负荷660 MW、528 MW、462 MW和396 MW下进行变氧量试验测试,找出了运行氧量对于热损失(q2+q4)、锅炉热效率、风机电耗和NOx排放量的影响特性,并以此为依据,得出该锅炉的基准运行氧量控制曲线,为运行人员调整氧量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某电厂600 MW机组锅炉存在尾部烟道运行氧量偏差较大问题,特别是在高负荷工况下,氧量偏差大情况更加严重,造成氧量较低侧CO含量偏高,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针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开展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工作,有效解决了该锅炉运行中尾部烟道两侧氧量偏差问题,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9.
氧量对典型生物质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热重-质谱联用仪对稻秆、玉米秆和玉米芯3种生物质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氧量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提出采用相对失重速率来描述其燃烧特性指数。结果表明:氧量对燃烧模式有一定的影响。稻秆和玉米芯燃尽温度受氧量影响明显,而玉米秆则相反。对于同一种生物质,随着氧量的增加,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大,各气体析出温度范围减小,析出终温增大,氧量对3种生物质主要燃烧气体产物析出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稻秆>玉米芯>玉米秆。3种生物质的燃烧过程可采用2段1级反应模型来很好地描述,在不同氧量条件下,3种生物质的燃烧活化能E与指前因子A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0.
郑亚锋  陈万 《电工技术》2019,(1):109-112
针对传统的氧量控制策略,采用烟气中CO测量值及锅炉蒸汽量对其进行优化,并定量分析了烟气中CO与过量空气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烟气中CO含量的控制范围;采用能量守恒法及质量守恒法进行分析,得到了锅炉出口烟气中氧量最优时CO的值。该系统的应用不仅能提高热效率,而且能降低燃料消耗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氧量分析仪不具有现场总线通信方式的现状,以Cygnal公司的C8051F040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氧量分析仪通信模块,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及硬件连接和软件设计,给出了部分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电站锅炉NOX的排放量,阐述了600 MW四角切圆锅炉基本参数以及整个试验测试系统,分析了不同氧量、不同配风方式和不同含氮量对NOX排放和锅炉效率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氧量3.5、缩腰配风和煤质含氮量较高时NOX的排放量较大,氧量较低会产生CO,NOX排放浓度和CO生成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3.
章群 《新疆电力》2004,(1):39-41
从烟气氧量分析仪工作原理及恒温控制系统发生的故障,以红雁池第一发电厂7号锅炉氧量分析仪为例,分析一起多台氧化锆传感器被烧坏的原因,为在今后工作中正确判断氧量分析仪故障部位,快速准确的消除设备缺陷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以某电厂超临界600MW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轮换方法得出在燃用当前主要煤种、不同负荷下的运行氧量对锅炉热效率、辅机电耗和NOx排放量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最优运行氧量控制值,给出了锅炉运行氧量优化控制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在600、480、420、360MW电负荷下,随着运行氧量的增加,锅炉热效率降低,风机电耗和NOx排放量增加。通过试验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电厂习惯运行方式氧量值偏高,建议按照运行氧量优化控制曲线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煤粉锅炉燃烧效率运行氧量变化特性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了适用于工程计算的煤粉锅炉燃烧效率分析模型,研究了各种燃烧条件下燃烧效率随氧量的变化特性,可为机组运行中最佳氧量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送风控制系统、氧量校正控制系统、一次风压控制系统长期调节品质不佳,甚至无法投入自动运行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送风系统控制策略。在分析常规控制策略在中储式锅炉送风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基于控制一次风压及氧量的控制策略,现场试验证明该策略能够很好地满足机组AGC方式下的负荷变化和RB功能动作时的快速响应,降低了对控制系统风量测量准确性的依赖,并且不需要增加新设备,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火电机组普遍采用的氧化锆氧量计存在的重复性差、故障率高、检修维护困难等问题,在对几种常见的排烟氧量测量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1种基于基理建模和数据融合的软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采用风烟侧信号构造锅炉热量信号,利用煤燃烧的空气热量比为常数的性质,通过计算热量和风量得出锅炉排烟氧量。该方法利用DCS原有测点,不需新增测点,利用DCS算法组态,易于实现,应用效果表明,锅炉排烟氧量测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8.
对一台700 MW四角切圆煤粉锅炉不同运行氧量时的炉内流动、燃烧、传热与污染物排放特性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与测量值较符合。研究结果表明:运行氧量降低,煤粉燃尽被延迟,炉膛火焰中心上移,屏底烟气温度上升,主、再热蒸汽温度上升,且主蒸汽与再热蒸汽的温度偏差减小;变氧量运行没有改变主燃区的强还原性气氛,运行氧量降低时,炉膛出口NOx排放量明显减少;排烟热损失和风机电耗降低,其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大于机械和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略微增加的影响,机组供电煤耗降低。  相似文献   

19.
蔡宏  马仑  谭鹏 《湖北电力》2022,(2):70-75
对深度空气分级改造后的某600 MW四角切圆锅炉运行氧量对出口烟气组分浓度和飞灰含碳量影响开展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深度空气分级下NO_(x)浓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运行氧量从1.5%增加到4.5%,SCR入口NO_(x)浓度基本呈现线性增加。(2)运行氧量从1.5%增加到2.5%,SCR入口CO浓度逐渐降低,但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值在3 000 ppm以上);当运行氧量增加到3.0%时,SCR入口CO浓度显著降低到1 000 ppm以下,进一步提高运行到4.5%,CO浓度轻微有所降低。(3)运行氧量从1.5%增加到4.5%,飞灰含碳量也基本呈现线性降低规律。为兼顾燃尽特性、CO排放浓度及燃烧经济性,建议实际运行过程中运行氧量设置在3.0%左右,既可保证燃烧效率又可控制NO_(x)生成。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利港电厂2台370 MW机组前墙旋流燃烧器锅炉的特点,通过变换煤种、变氧量、变一次风煤比、变风温、变内外二次风分配、变旋流强度和变磨煤机组合方式等运行调整试验,分析了小风箱前墙布置旋流燃烧器锅炉的NOx排放特性.通过试验找到在锅炉低氮燃烧器和脱硝改造之前通过运行调整来控制NOx排放的主要方法,利用合理配煤、控制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