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天然功能性添加剂——甘草甜和抗氧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甘草是传统中草药,研究证明甘草含有功能性成分甘草甜素和甘草黄酮,具有很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理活性。过去受野生资源的限制,未能在食品中广泛使用。甘草人工种植的成功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开拓以甘草提取物为配料的功能食品创造了条件。本提供了甘草甜精制品和甘草抗氧剂的功能和用途,说明其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甘草提取物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0):274-281
甘草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亚洲、地中海地区和美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甘草功能性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已十分成熟。甘草提取物尤其是其主要功能性成分甘草酸等在食品中用作甜味剂、抗氧化剂、抗菌剂、增味剂等,是重要的天然食品添加剂。该文总结了甘草及其提取物的生理功能及其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性,并提出其研究和应用前景,旨在促进甘草精深加工相关研究,开发甘草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肉制品易因脂质氧化、微生物生长等问题导致其品质下降,货架期变短.植物提取物中富含多酚、黄酮、萜类等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且安全性较高,已逐渐成为肉制品防腐保鲜方面研究的热点.对植物提取物中常见的几种活性成分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植物提取物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为植物提取物在肉类加工制品...  相似文献   

4.
肉及肉制品中的酪胺是在产酪胺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等)作用下、适宜条件(25 ℃、pH<7)下产生的一种生物胺。食用酪胺浓度超过阈值的肉制品会引发高血压、偏头痛等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抑制肉和肉制品中酪胺形成和降低其含量的方法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抑制食品中酪胺形成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利用植物活性成分具有的抑菌/抗氧化性可有效地控制酪胺形成,从而降低酪胺在肉制品中的积累。本文介绍了肉及肉制品中酪胺的形成途径、植物活性成分的特性(抑菌性和抗氧化性)及其结构,以及植物提取物控制酪胺形成、抑制其积累的效果。重点综述了植物源活性成分抑制肉制品中酪胺形成的机理,为降低肉制品中生物胺含量、提高肉及肉制品安全性、促进植物源生物活性成分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有重要关联,寻找食源性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当前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热点。异甘草素是甘草的重要活性成分,相关研究表明甘草提取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推测与异甘草素有关。鉴于此,本实验通过酶抑制、荧光猝灭以及分子对接等方法研究异甘草素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异甘草素以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混合的方式抑制α-葡萄糖苷酶,其抑制效果明显优于阿卡波糖。荧光猝灭分析结果表明在疏水作用力驱动下异甘草素可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生成复合物,结合位点数为1。分子对接结果验证了相关实验结论:异甘草素位于酶的疏水口袋中,与残基Asp202和Arg400以氢键结合,并与周围众多的疏水残基存在疏水作用,共同维持该复合物结构。本研究对于开发新型的食源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推动异甘草素在功能性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八角茴香提取物及精油因具有较强的抑菌及抗氧化活性,其作为天然添加剂在食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文章针对八角茴香提取物及精油在肉制品工业及果蔬保鲜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阐明其在食品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另外,根据植物源添加剂的功效特点,对农用精油杀菌剂及保鲜剂研究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葡萄籽提取物作为肉制品保鲜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提取的食品保鲜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葡萄籽提取物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菌活性,能够降低肉制品中脂质氧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文中主要介绍葡萄籽提取物的保鲜机理及其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对天然抗氧化物质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抑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与化学合成抗氧化物质相比,精油和植物提取物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原料和天然化合物,在消费者中不会引起反感。紫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多被用做调味料或用于疾病治疗,与绿茶水提物一样,紫草水提物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均被证实具有良好的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质色谱法分析测定了甘草水提取物、乙醚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的气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水提取物气味成分种类较多,而且极性物质及醇类物质占比较高;甘草乙醚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气味成分种类相对较少,甘草乙醚提取物气味成分大多数为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甘草正己烷提取物气味成分大多数为烷烃类物质。  相似文献   

10.
植物精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提取物,因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和多种生理活性而备受青睐。目前关于植物精油的研究多集中在提取工艺、成分分析、生理活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为便于对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该文主要从植物精油的提取工艺、成分分析方法和生理活性研究3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对植物精油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甘草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安玮  金征宇  万发春 《食品科学》2007,28(12):431-434
用含不同浓度甘草多糖(GPS)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测定GPS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能量代谢水平和IL-1、IL-6、IL-1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GPS对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能量代谢水平和IL-1、IL-6、IL-12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添加GPS的各组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在添加浓度为600μg/ml时,测定的结果除了IL-12,其余各指标的测定值基本上高于阳性对照组。表明GPS能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和能量代谢水平,同时可分泌多种的具有杀瘤作用的活性因子。综合各指标的测定值,GPS的添加浓度为600μg/ml。  相似文献   

12.
超声强化甘草酸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以甘草粗粉为原料,用氨水作为溶剂,在超声场的介入下对甘草酸提取率和粗品纯度的影响,与未加超声场的传统方法相比,超声场的介入可显著缩短提取时间,并获得较高的提取率。由正交试验获得超声强化甘草酸提取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可获得含甘草酸74.6%的粗制品,提取率87.9%。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提取甘草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甘草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固液比1:30、超声功率185W,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5.7%.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测定样品中甘草酸和甘草多糖的含量,比较不同新疆产甘草切片品质;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甘草多糖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人工种植甘草毛草的甘草酸及甘草多糖含量分别为2.9%和5.0%,高于统草(甘草酸2.2%和甘草多糖3.5%),而野生甘草样品中,含量最高的仅有2.4%和3.3%;十年生野生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多糖含量均为2.4%,与五年生及3-5年生甘草根切片无显著性差异;甘草多糖的提取条件为:30倍料/液比,90 ℃提取0.5 h,提取2次.  相似文献   

15.
甘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甘草四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黄酮和总酚含量;通过还原能力测定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两种方法,对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极性越大溶剂萃取所得提取物总酚和黄酮含量越高。萃取溶剂极性对甘草各提取物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有较大影响,极性较小正己烷对应提取物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弱,而另三种极性较大有机溶剂对应提取物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相对较强;且甘草总酚、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间存在较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甘草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定了四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由进样峰面积测出甘草酸的含量,确定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氨:乙醇:水提酸沉法提取的甘草酸含量为最高,为工厂的大规模生产甘草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艳宾  张琴  贺江舟  门志丽 《食品科学》2010,31(11):182-186
以甘草加工后的残渣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方式研究云芝发酵作用对甘草渣中总黄酮分离提取的影响,并以甘草总黄酮得率为指标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与乙醇直接提取法相比,云芝发酵处理能有效提高甘草总黄酮的得率;发酵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发酵温度、发酵料含水率、发酵时间对总黄酮得率影响较大;最终确定云芝发酵法提取甘草渣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0.2g/L 酒石酸铵作为氮源,将甘草渣发酵料含水率调至55%,接种云芝菌于28℃发酵3d,在该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到1.18%,比乙醇直接提取法的总黄酮得率(0.62%)提高了90.32%。  相似文献   

18.
19.
温度、pH、药物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的量热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用热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pH及药物的作用下生长的完整热谱曲线。进而按指数生长模型计算出不同条件下细菌代谢的生长速率常数,并用计算机拟合出生长速率常数与温度、pH及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进一步求得大肠杆菌最适生长温度,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最佳生长pH及最低和最高生长pH;甘草液抑菌的最佳浓度。此研究工作的开展对深入研究细菌生长规律及抑制细菌生长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甘草渣中黄酮物质的高效分离提取,选取发酵主要影响因素,以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均匀设计法分别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C菌)与纤维素分解真菌Q59、云芝与Q59两组混合发酵处理进行优化。结果显示,PC+Q59处理黄酮得率的理论最优组合为:每10g甘草渣中接种PC菌0.5mL,接种Q592mL,发酵温度为30℃,发酵料含水率61%,氮源酒石酸铵的浓度为0.4g/L,发酵时间3d,预测黄酮得率为1.59%;云芝+Q59处理黄酮得率的理论最优组合为:每10g甘草渣中接种直径为0.6cm云芝菌块5块,接种Q592mL,发酵温度为28℃,发酵料含水率67%,氮源浓度为0.1g/L,发酵时间3d,预测黄酮得率为1.25%。验证结果与预测值接近,PC+Q59、云芝+Q59两处理的实际黄酮得率分别为1.51%、1.29%,分别比乙醇直接提取法提高了156.45%、108.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