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郭晓峰  高虹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1,27(2):190-190,193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无论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社会其他组织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 ,正确有效地实施人才资源管理是重中之重。有人认为 ,人才资源管理应“从三心”展开 ,即重心、中心、核心。所谓重心 ,是指人才管理举足轻重 ,关系到一个组织的发展和所有活动 ;所谓中心 ,是指在组织所有事项当中 ,人才管理处于中心地位 ,没有人才的管理 ,其它的一切就无从谈起 ;所谓核心 ,是指人才资源是最具生命力和爆发力 ,是组织各项管理链中最关键的一环。那么 ,如何正确、有效地管理好人才资源呢 ?当务之急是必须认识和解决好几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要搞好产品质量,不仅要始终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竞争的核心”的质量管理理念,而且要在生产中处理好与质量有关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3.
柴国鹏 《川化》2004,(4):44-4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海尔、长虹等企业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知名企业,无不都是在人才的竞争和管理上取得领先的地位。但是。仅仅拥有人才是不够的,拥有人才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到用好人才,只有用好了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其才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把年轻干部培养好、选拔好、使用好,是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代代相传、长盛不衰的重大战略问题。当前,组织部门在考核和选拔青年干部的过程中,在综合考察其德能勤绩综合情况之下,更加注重对年轻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在新提拔走上领导岗位的年青干部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原工作岗位上工作业绩突出的技术骨干,完成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型干部成长之路。这虽然改善了领导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打牢基础,然而现代管理要求必须要具有比较广泛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政策水平和组织能力,掌握科学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这就要求年青领导干部必须完成从专业技术型人才到管理型领导干部的角色转变。本人认为必须实现以下5个转变,完成角色变换,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并出色完成新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河南庆安化工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以人才为根本,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支撑,以管理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大胆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使企业得到了超常规发展。总结公司几年来的发展历程,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迅猛发展,是我公司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坚持实施“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体制创新”的结果。1 实施知识创新,构筑人才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技术、知识、信息、市场和财富。在公司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成为企业家思考的首要问题。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世界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说过:“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由此可见一个企业拥有一支好的员工队伍是多么的重要,而好的员工队伍是通过不断的培训形成的。在现有的企业制度下,企业都努力倡导建立“学习型企业”,重视员工培训,但也存在“走形式,找不准切入点的现象”,笔者作为一名化工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对员工培训有以下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取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就必须依靠人才来维持和培育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董忠志 《河南化工》2000,(12):40-41
对中国企业来,加入WTO,既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众所周知,市场上产品的竞争,其实质是产品技术含量的竞争,特别是高新技术的竞争。因此,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提高其产品的技术含量,特别是高新技术含量。为此,企业必须坚持技术进步原则,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去迎接随着“入世”而来的新的挑战。企业要想成为市场竞争中强者,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着重解决以下五个问题。1必须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必将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能否坚持不断地进行技…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实施“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提升战略,积极引导和培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向“专家型”人才迈进,实现安全管理人才和后备专业人才形成阶梯有效对接,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华盛江泉集团为期3天的应急管理与预案编制论坛于近日隆重开讲。华盛江泉集团总经理表示,要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建立完善国家级集团应急管理机制,形成群防群冶的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柴国鹏  廖洪冰 《川化》2006,(4):43-44
0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诸多条件的制约,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但仅仅拥有人才还不够,关键还在于企业如何使用好人才。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我国众多企业人本管理思想人多数还停留在形式管理上,并没有反映人本管理思想的本质。其实人本管理思想的本质已经不是单纯的形式管理,而应是对人性的再培育、激发和利用,即人性管理,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学习力的竞争。这就对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一需要必须在企业实施人才工程,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企业。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1更新培训观念,营造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加快了人力资源管理向人力资本开发的转型步伐,与之相对应的是,人才激励的主题由“满足员工的现实需求”转向“提升员丁的人力资本价值”。激励对象的需求决定企业的人才激励模式,顺应时代变迁,要激发员工的潜能,必须适时调整人才激励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胡天尧 《中国玻璃》2005,30(3):27-28
“战略”这个概念最初起源于军事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发表了《企业战略论》,从此以后,“战略”这个概念进入企业领域。两者虽然本质不同,但都体现—个“争”字,企业既然要参与竞争,就要在竞争中讲究方略,企业竞争的方略就是企业战略。企业谋求发展必须在企业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竞争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仇晓慧 《聚氨酯》2004,(6):20-21
“温州模式”已成为振兴经济的一朵奇葩。同时,温州又作为聚氨酯制品的密集生产地,其聚氨酯企业的发展之路同样受人瞩目。如果说规模小、家族制管理是温州企业在提升整体实力中所普遍面临的“瓶颈”,那么,在遭遇外部风险的过程中,这两点“局限”对于不少温州企业来说,恰好是“船小好掉头”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林治华 《涂料工业》2003,33(7):48-50
综述了氧化铁行业的国际发展环境。讨论了行业管理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变革,尤其是知识经济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面对人才和市场的激烈竞争,经营者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优化企业管理、促进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重视管理和技术创新。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好与坏、成与败,决定着企业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地位,同时也是构建中石化特色管理模式,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来光治 《中国橡胶》2001,17(10):18-19
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手段,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如何把握好创新和技改的尺度,是所有企业刻意追求的,尤其对中小企业争取快速发展和回避风险上更有现实意义。“九五”期间,永固橡胶厂通过不间断地创新和改造,取得了速度、效益长足的发展,并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实力的橡胶履带生产企业。1.正确定位世上凡是要想干好一桩事,都必须事前对自身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正确的估价,企业“双技”工作也不例外,正确的定位是企业“双技”步入成功的第一要素。“九五”初期,该厂在自身优劣势的定位中,不断组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WTO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从价格竞争、服务竞争、文化竞争、人才竞争 ,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不断升级 ,企业经营者可谓倾尽心智。面对新的经济规则、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如何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特别是提高质量领导力和质量竞争力 ,对于身处微利时代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来说是一个十分紧迫又严峻的课题。《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杂志社在举行“梦丝家杯”质量经营战略有奖征文活动的基础上将承办首届“中国企业质量经营战略高层论坛” ,邀请国内外著名质量专家、经济学家、战略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19.
李佳 《川化》2008,(1):40-42
1概述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出效益”,相信这样的理念早已深入到每一位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之中。在管理实践中,有的企业成功了,通过严格管理和管理创新,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有的企业虽然天天讲管理,周周搞检查,大会小会都在强调严格管理,却始终管不出成效来,领导为管理头痛,职工对管理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20.
邓赵荣 《川化》2005,(4):45-46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只有拥有人才优势,才会拥有市场竞争的优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和发展,员工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局限不仅会受到实际工作的挑战,而且会严重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突破这个瓶颈,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大力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这不仅是企业的需要,更是企业发展和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正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所说:“事业在人,企业不管创造了多么完善的劳动组织,引进了多么新的技术,如果没有使之发生效力的人,也就无法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