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快速估测出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对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与菌体量、浊度、粘度、电导率、还原糖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偏相关性分析,选择与透明质酸含量相关性最为显著指标构建一元线性回归、二次项曲线回归以及BP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估测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P<0.01下,发酵液浊度、电导率与透明质酸含量不存在相关性;菌体量与透明质酸含量存在虚假性相关;粘度及还原糖含量与透明质酸含量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869,粘度与透明质酸含量相关性最为显著,可作为估测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的唯一指标;利用三种数学模型对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进行估测验证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估测最为准确,方差仅为1.89×10-2,通过测定发酵液粘度可快速准确估测出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快速估测出透明质酸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对生产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使用软件对透明质酸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与其他主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浊度、电导率与还原糖含量不存在相关性;继续偏相关分析,菌体量与还原糖含量存在虚假性相关,黏度及透明质酸含量与还原糖含量相关性显著。考虑到检测方法的简便性,选择发酵液黏度作为估测透明质酸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的唯一参数。利用所获得一元线性回归、二次项曲线回归及BP神经网络3种数学模型对透明质酸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进行估测验证,结果表明, 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估测效果最好,方差仅0.169 4。  相似文献   

3.
透明质酸发酵液的絮凝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测定过滤滤饼常数、透光率及处理前后透明质酸浓度 (CHA)的变化 ,分析讨论了用絮凝法预处理透明质酸发酵液的合理性。实践证明 :透明质酸发酵液经絮凝预处理后 ,不仅可以大大改善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效果 ,同时其滤清液的纯度亦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在超滤过程中污染程度明显减少 ,渗透通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发酵液中透明质酸提取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氯仿为除菌介质 ,在温度为 2 8℃ ,pH值为 7.5及搅拌直径比为 2 / 3条件下 ,从发酵液中提取透明质酸 (HA) ,其提取率大于 97.5% ,纯度大于 97.3% .  相似文献   

5.
Streptococcus zooepidemicus H23生产透明质酸营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酵罐水平上研究了酵母粉用量、初糖浓度和碳氮比以及补加葡萄糖对Strepto coccuszoopeidemicusH2 3发酵生产透明质酸的影响。利用上述条件在 5L罐上进行发酵实验 ,16h时发酵液中透明质酸质量浓度为 4 83g/L。  相似文献   

6.
蝉拟青霉产透明质酸最佳液体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硫酸咔唑法检测透明质酸含量,考察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蝉拟青霉发酵液中透明质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蝉拟青霉产透明质酸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6%的乳糖、0.5%的牛肉膏与酵母膏的混合物(1:1)以及0.1%的MgSO4·7H2O。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降低透明质酸的蛋白质质量分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对酶解法去除透明质酸发酵液中蛋白质进行研究。在蛋白酶的筛选实验中,结果表明,胰蛋白酶处理后的蛋白质质量分数最低,并确定了胰蛋白酶酶解的最适条件:酶解p H 8.4、酶解温度50℃、酶用量44 000 U/g、酶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透明质酸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6.75%,蛋白质去除率为66.25%。经过硅藻土进一步后处理,得到透明质酸产品蛋白质质量分数小于0.1%,蛋白质去除率达到99%以上,符合医药级透明质酸标准。  相似文献   

8.
作者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对Streptococcus equisimilis合成透明质酸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葡萄糖有利于长链透明质酸的合成,当发酵体系葡萄糖初始质量浓度从20g/L上升至80g/L,相对分子质量从1.24×106增大到2.02×106,提高了62.9%。葡萄糖补料培养不利于高相对分子质量透明质酸的合成,利用葡萄糖间歇和连续补料培养的方式得到透明质酸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53×106和1.42×106,比分批培养下降了19.9%和25.7%。在33~39℃范围内,较低温度有利于高相对分子质量透明质酸的合成,在33℃培养条件下透明质酸相对分子质量最高可达2.54×106。发酵液p H显著影响透明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在p H8时,达到了最高的2.38×106。较高溶氧水平有利于高相对分子质量透明质酸的合成,在0~45%溶氧浓度范围内,相对分子质量随溶氧水平的增加从1.16×106提升至2.43×106,增长了109.4%。本研究结果为后续高相对分子质量透明质酸的生产提供有用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考察分离纯化条件对发酵液中透明质酸(HA)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醇和十六烷基吡啶(CPC)相结合的办法来提取HA,提取率较高;适宜的提取条件为温度30℃p,H为7。提取物和HA标准品有着相同的吸收峰,说明该发酵产物呈极为典型的HA红外吸收谱图,证明该提取物即为透明质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透明质酸发酵液中的葡糖醛酸和乙酰氨基葡糖的含量。方法采用Venusil HILIC(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4 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葡糖醛酸和乙酰氨基葡糖均在0.05~0.5 m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和99.8%,相对标准偏差均为1.6%(n=9),检出限分别为20 ppm和2 ppm。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回收率高,操作简便,适合于定量检测透明质酸发酵液中的葡糖醛酸和乙酰氨基葡糖含量,用以研究透明质酸发酵过程中单糖前体的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