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的制备中 ,粘合剂和导电碳黑用量、所用材料的颗粒大小都大大影响了负极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及电容量测量技术 ,研究了影响碳负极性能的各种因素 ,发现合适的组分和配比应是含大约占总质量 5 %的粘合剂、2 %左右的导电碳黑及 40 0目左右的颗粒度 ,按此种配比制得的碳负极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 ( 3 0 6 1mAh/ g)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2.
丁冬  吴国良  庞静 《电源技术》2011,35(12):1496-1499
采用了不同电极面密度组装成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并对其倍率放电和常温及高温循环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了上述电池之间的倍率放电、循环性能差别的原因,最后得出了不同电极面密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研究新动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锂离子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其研究重点是电池负极材料。本文根据国内外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讨论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负极——碳电极的发展动态。比较了各类碳材料的性质,如石墨、焦炭、碳纤维和微珠碳等。并提出对石墨无序化条件、石墨掺杂形成纳米级复合材料和对石墨改性使其形成纳米级孔、洞和通道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提高锂的可逆贮量和减少不可逆容量损失,有利于负极比容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并认为这些技术将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宇平  万春荣  姜长印  方世璧 《电池》1999,29(4):143-145
研究了以聚4 - 乙烯吡啶为基体所得碳材料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在低温范围( < 1 000 ℃) ,热处理温度较高时,碳材料的可逆储锂容量下降,充电曲线降低。在基体材料中引入二乙烯基苯后,能有效地引入微孔结构,使碳材料的可逆容量随二乙烯基苯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所得结果达600 m Ah/g 。  相似文献   

5.
电解液组成对锂离子电池碳负极SEI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中直  周震涛  李伟善 《电池》2002,32(6):354-357
综述了液态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电解液组成包括电解质盐、溶剂特别是电解液添加剂对碳负极SEI膜性能的影响,还叙述了改进电极/溶液界面反应的电极表面预成膜方法等。对影响SEI膜的机理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7.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别对石墨类与非石墨奖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作者还指出了以后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探索合适的前驱体有机物及裂解条件和对碳素材料的修饰、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等方面,以便能进一步推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方法,即对负极极片进行涂膜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负极极片涂膜能显著地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常温循环寿命提高了38.1%,高温循环寿命提高了66.7%),同时也改善了电池的搁置性能,常温搁置时电池容量的保持率提高3.6%,高温搁置时则降低了电池内阻的变化(由33.3%下降到6.5%);负极涂膜工艺对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有微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于宝军  周江  李慧芳  郭瑞松 《电池》2022,52(1):12-15
相比人造石墨,软碳具有更好的低温循环性能.考察软碳与人造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在三元材料/人造石墨-软碳体系中的低温循环性能.使用软碳与人造石墨(质量比3∶7)复合材料的电芯,在-20℃下以1.0 C于2.5~4.2 V循环25次,放电容量恢复至初始容量的48.20%,高于使用人造石墨的34.73%.分析低温充电曲线可知,使...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碳负极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焦炭、石墨、难石墨化碳及碳纤维、中间相微球等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碳负极材料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额定容量为10Ah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备方法,评价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过充电性能及电池一致性等。实验表明,电池的能量密度超过165Wh/kg;0.5C倍率充放电循环500次后电池容量仍为初始容量的90%;-10℃及-20℃时电池放电容量分别为初始容量的75%及70%;电池的过充电性能需进一步改进,过充电压只能达到5.0V;0.1C、0.2C、0.5C和0.8C倍率放电,工作电压平台均超过3.6V,电压差小于0.08V;电池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达到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吕正中  周震涛  邱新平 《电池》2005,35(5):403-405
锂离子电池电极表面膜的形成、结构和组成与电池性能有很大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电极表面化学研究的进展,阐述了电极表面膜的形成、结构和组成与电解液的关系,并对表面膜的导电机理和电解液的氧化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电解液相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山  庄全超 《电池》2005,35(3):242-243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电解液相容性的研究现状.从碳负极/电解液界面现象、SEI膜的形成机理、溶剂还原机理、锂盐对碳负极性能的影响、碳负极在长期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等论述了碳负极容量衰减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海林  和祥运  李艳 《电池工业》2013,18(1):44-46,54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电极极片含水量管理和控制的问题.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并参考相关文献报道,论述了电极水分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及安全性能的影响,以便于改善锃离子电池的生产控制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丁冬  吴国良  庞静 《电池》2011,41(4):202-205
采用3种电极面密度(其中正极面密度分别为11.0 mg/cm2、14.0 mg/cm2和17.0 mg/cm2)组装成以磷酸铁锂(LiFe-PO4)为正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考察了常温循环性能.用交流阻抗、XRD和SEM等方法分析了容量衰减的机理,发现3种电池常温循环性能差别的原因,主要是电池可逆锂损失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表面镀膜对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政洪  吴锋 《电池》2003,33(6):342-344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电化学性能,采用镀膜法对极片进行表面处理。结果表明:镀层TiN的存在减少了电极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SEI膜的量,从而减少了活性物质和电解液的损失,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容量10%左右;TiN与SEI膜在电极表面共同形成的钝化膜要优于单纯的SEI膜,前者更有利于电池可逆容量和充放电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孔炭电极的锂离子电池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SiO2大孔材料为载体,采用原位聚合及真空热解的方法制备出大孔径C/SiO2导电材料,以其为基体经SbCl3原位水解和高温重结晶得到三维大孔结构的C/SiO2/Sb2O3(crystal)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多种方法对C/SiO2/Sb2O3的结构和相应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王丹  刘建华  刘圣迁  何献文  杨建锋 《电池》2004,34(5):355-356
从放电过程动力学及多孔电极的结构特性方面,研究和分析了极板厚度及压实密度对MH/Ni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适当压薄极板,可降低充电电压,减小浓度极化及电化学极化,加快放电过程的反应速度,提高放电电位,增加放电容量;适当减小压实密度,可降低充电电压,提高充电效率,增加放电容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SC型MH/Ni电池,当镍电极厚度为0.61~0.62 mm、压实密度为3.2 g/cm3时,电化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长期存储的问题,因此针对长期存储与电池性能之间的关联研究就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并参考相关文献报道,对长期存储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以便于改善该产品的设计、生产控制和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将合成的尖晶石型LiMn2O4与炭黑、PTFE按照质量比85∶10∶5混合均匀,然后将这混合物分别涂布在泡沫镍、碳纸、不锈钢网和铝箔等集流体,研究了各种集流体对电池充放电性能、库仑效率、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铝箔、不锈钢网作为集流体,电极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明显优于泡沫镍和碳纸为集流体的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