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群联合调度发展策略及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上游已建和在建的大型水库规模庞大,其联合调度有助于提高长江流域防洪安全、水电能源开发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文章在分析长江上游大型水库开发建设及运行管理现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梯级水库的发展经验,从联合调度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层面,探讨大型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发展策略和目标,并提出一些尚待研究解决的运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长江上游干支流已建和在建的大型梯级水电站群规模庞大,其联合调度有助于提高长江流域水电能源开发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本研究在分析长江上游大型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及运行管理现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梯级水电站的发展经验,从联合调度系统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层面,探讨长江上游大型水电站群联合调度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松江河流域梯级电站群建成后,在联合调度运行方面上下游之间存在严重的"卡脖子"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联合调度运行方案,不仅缓解了"卡脖子"现象,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电站的发电效益,使水能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4.
随着长江上游大型梯级水电站群逐步投建,梯级水库群的运行方式不仅关系到发电企业的发电效益,而且关系到整个流域的防汛、抗旱、航运、生态和电网安全,综合考虑各方面需求,提出了大型梯级水电站群水库调度运行模式,并对梯级水库群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水电站水库群的合作运作对于提高我国水电站的发电量、利用率等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本文以大型流域水电站水库群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为研究对象,针对长江上游的部分大型水电站水库群,建立了长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并根据建立的模型将优化调度问题分解为各个小规模的问题求解,然后借助水库... 相似文献
6.
7.
根据梯级水电站群远程集控调度的特点,研究了适用于梯级水电站群的优化调度算法。讨论了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准则,对几种典型优化算法的适应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流域梯级电站数量较少时可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在流域梯级电站规模较大时可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型优化算法。按照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应的优化算法,才能发挥梯级水电站远程集控优化调度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长江上游一批具有防洪功能的大型水库陆续投入运行,为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保障防洪与水生态环境安全,充分发挥上游控制性水库群的整体最大综合效益,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在阐述联合调度应遵循的原则基础上,按2015年水平,着重对长江上游干流沿江重要城市河段进行防洪计算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洪标准和调度方式;同时提出了提高上游支流防洪标准应采取的调洪措施,以及配合三峡水库实施中下游防洪补偿的调度方式。此外,对上游各水库汛末蓄水安排以及枯水期消落调度原则与方式作了简要描述。研究成果可为实施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群联合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经济带中部城市群的核心,战略地位非常显著,有必要在新的长江流域防洪体系整体格局下,针对武汉地区防洪问题开展具体研究。为此,首先梳理了武汉地区防洪规划和防洪形势,分析了长江和汉江洪水遭遇情况,探讨了长江干流来水大时和汉江来水大时的汉口站水位情势,明确了城陵矶防洪和对武汉防洪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探明了武汉地区防洪控制需求,研究了上游水库群配合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联合防洪调度的方式,开展了对典型年份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的计算分析,阐述了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对武汉的防洪作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和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上游宜宾以下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工作2005年10月启动.规划力求科学划定禁采区、禁采期、可采区、可采期、年度开采总量等指标.规划主要有基础性分析和研究分析两部分内容.规划编制中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即采砂总量控制与泥沙来量的关系,可采区与可采点的关系,可采区规划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采区规划与年度实施要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五省抗旱减灾对策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五省历史干旱事件的整理,分析该地区旱情旱灾特点,并从自然环境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分析干旱灾害的成因,提出长江中下游五省今后一段时期内抗旱减灾的对策思路,为该区域有效提高整体抗旱能力,降低干旱灾害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引江济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将在改善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河流水质模型及河流综合水质生态模型从水文、水质、鱼类、藻类及血吸虫病传播等方面,论述了引江济汉工程的实施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江济汉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汉江中下游的水位和流量,降低了汉江中下游水体的污染物(COD)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华"现象,改善鱼类的生存空间,但同时也存在造成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
岷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岷江上游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它已成为水电开发的重点区域,干流及支流的电站建设加速进行,自上游至汶川河段,实行六级梯级开发方案.但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岷江上游水电开发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乏统一规划、开发混乱,水土流失严重,缺乏骨干调节水库以及水库功能单一等问题作了分析,提出加强流域总体规划,注重流域综合开发,建立河流梯级调度中心,强制保证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的最低流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上游水电站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 ,1990年以前投产发电的水电站有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和青铜峡5座 ,至 1997年底 ,可估算的效益为 2 34.72亿元 ,是总投资的 5 .79倍 ,显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累计发电量2 6 2 1.0亿 k W· h,总产值 173.78亿元 ,占总经济效益的 74.0 % ,防洪效益 9.43亿元 ,占 4.0 % ,水库灌溉净效益34.2 6亿元 ,占 14.6 % ,其它综合利用效益占 7.4%。总体上来看 ,这些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 ,相反的有些环境条件还有所改善。另外 ,在提高龙~青段各电站的防洪标准 ,降低拟建电站的投资、缩短工期以及促进旅游业、养殖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 ,提高偏远地区人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搞好长江治理开发,要按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在更高的层次上修订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把长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摆在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和内河航运发达的优势,加大长江上游治理开发力度,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并按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输沙量阶段性变化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江上游干流和主要支流年输沙量变化特征、降雨条件、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和水库拦沙变化过程的对比分析研究,揭示出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长江上游年输沙量存在1~2个突变点,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现象。其中嘉陵江流域年输沙量在1985年以后和1994年以后显著减少,水库拦沙是主要原因;岷江流域年输沙量在1967年以后和1994年以后显著减少,降雨变化比水库拦沙的贡献大;乌江和整个上游年输沙量在1985年以后和1992年以后显著减少,也主要与水库拦沙有关。20世纪最后十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上游侵蚀输沙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生态护岸工程现状、需求及型式等的分析,探讨了生态护岸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护岸研究.要更加重视从生态角度加强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崩岸与险工段河段的综合整治,同时还需开展对不同类型生态护岸防护机理、生态效应、已实施护岸工程的生态修复技术及生态护岸设计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自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沿江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长江河道采砂实施依法管理,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工作。实践表明: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是做好采砂管理工作的前提;完善相关法规,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是做好采砂管理工作的基础;理顺、完善采砂管理体制,切实落实“四个专门”,是做好采砂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对违法采砂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是维护河道采砂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可采区解禁,保障采砂管理工作依法有序,是采砂管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的发展变化,结合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今后可能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