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国画工具之毛笔在瓷上彩绘,装饰陶瓷,启于宋代磁州窑创烧的白地黑花瓷。白地黑花瓷,先在土黄色的瓷坯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并在其上用毛笔蘸细墨料描绘图案纹饰,然后再施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再入窑烧造。元代景德镇窑烧造的青花瓷也采用了相似的工艺。青花瓷,先用毛笔蘸含氧化钴的矿物质原料(苏麻离青)在瓷坯上描绘图案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再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  相似文献   

2.
叶超 《景德镇陶瓷》2014,(3):J0048-J0048
正自从有了陶瓷并与人们生活当中的使用,随之而来的就是陶瓷艺术的装饰,陶瓷艺术装饰随之就出现了多种装饰手法。装饰表现手法有:①坯的装饰。未烧之前在坯上刻划、堆雕、捏塑,可以形成与造型融为一体的装饰。②釉的装饰。利用釉的色釉和光泽变化,选择不同的施釉部位和方法,可以形成一定的装饰效果。③彩的装饰。在未烧成的素坯上用釉下彩,在已烧成的胎体上用釉上彩,作各种纹饰的描绘,是最多见的装饰方法。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把设计  相似文献   

3.
提起釉里红景德镇大多数人会想起元代的釉里红。元代景德镇窑烧造釉里红是用铜作着色剂的色料在坯体上描绘各种纹样,然后施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气氛烧成。铜元素在高温下极不稳定,在高温还原焰中铜离子很容易和其他离子发生反应产生另一种物质,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  相似文献   

4.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最传统的陶瓷品种,它继承了唐代铜官窑、宋代磁州窑、元代景德镇窑研发的釉下彩绘技术,并突破前者只以单色或双色在瓷器上装饰纹饰的工艺局限,创造了几乎涵盖所有色系的多彩装饰新工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装饰纹饰非常全面,图案、人物、山水、花鸟皆涉,风格各异,本文主要谈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山水画风格。  相似文献   

5.
<正>釉下五彩瓷之始釉下彩是彩绘瓷的一种独特的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用颜色在素坯上绘制纹样,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纹饰隐于釉下,色彩经久不变。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和醴陵釉下五彩等都属于釉下彩系列。釉下彩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最初只是简单地褐色点彩,并没有刻意绘饰。真正的釉下彩最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长沙窑创烧于唐代,因为是在长沙郊区铜官镇首次发现,所以又名"铜官窑"。它代表着中国陶瓷釉下彩装饰的起点,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一、釉下意象花鸟1、釉下彩定义釉下彩是瓷器釉下装饰的一种,又可以称做"窑彩"。釉下彩的出现很早,在汉末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只是以赫色颜料简单地点彩来装饰瓷器,还没有刻意地绘制纹饰。直到唐代,釉下彩绘瓷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当时湖南长沙窑的工匠们以氧化铁,氧化铜为彩料在素坯上绘出不同的图案,然后蘸上釉经1220℃~1270℃高温烧制。釉下彩包括青  相似文献   

7.
《陶瓷》2009,(12):57-58
答:卫生陶瓷烧成开裂缺陷有:装窑磕裂、烧裂、粘炸裂、崩裂、炸釉裂、烧炸裂、磕裂等。 其烧成开裂缺陷各自的特征及克服办法如下: 1)装窑磕裂 原因:在装窑工序中,釉坯与其他硬物磕碰后,在磕碰部位开裂;装窑操作不慎,釉坯与垫物不吻合,或产品支垫与坯体接触不良,在烧成过程中收缩不一致或不均匀,而使受力部位开裂。  相似文献   

8.
正色釉堆白瓷器,也称釉上堆雕,属高温颜色釉瓷系列之一。始创于元代。它是在通体色釉基础上,饰以白色纹饰,经过高温煅烧,底色釉烘托出白色纹饰,呈现出一种典雅厚重之美。釉上堆雕瓷器的制作大致工艺过程是:1、制坯。由拉坯、利坯师傅制作出各种造型的成坯。2、上色釉(在生坯上施以底色釉,比如桃红、天青、蓝釉等)。3、在已上的底色釉(比如桃红、天青等)上  相似文献   

9.
德化窑陶瓷在设计时考虑功能效果之外的视觉审美趣味性的培养与形成,用文字装饰来丰富陶艺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德化窑的文字装饰,更多地倾向依托瓷件的釉质、造型、功能,或与器具造型功能相辅成,或与器皿图案纹饰相映衬,凸现了别具匠心的艺术韵味,起到了画龙点睛和深化艺术意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德化窑始于宋,盛于元、明,以白瓷著称.瓷器品种总体可分为雕塑瓷和日用瓷.装饰形式主要有釉装饰和彩绘装饰. 宋、元、明各代,德化窑只生产以纯白釉装饰的白瓷(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生坯挂釉,入窑经过高温烧成的素白瓷器).德化白瓷,瓷胎致密,釉面乳白如脂,素有"猪油白"、 "象牙白"、 "鹅绒白"、 "中国白"之美...  相似文献   

11.
信息集锦     
磁州窑出土金代琉璃瓦脊饰我国磁州窑主要产区河北磁县观台窑址,曾发掘出土一大批金代琉璃瓦脊饰,其制瓷工艺、装饰技法、雕塑技巧与产品风格,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注意。观台出土的金代琉璃瓦陶瓷制品具有造型丰富、富有想像力、形象生动、逼真等特点。它们是先雕塑出原作,然后翻制成素烧陶模,经过印坯制出坯体,加以整形、刻划、粘结、入窑素烧,然后再施以各种低温琉璃釉,或涂、或点、或手彩绘,再入窑二次釉烧而成。琉璃瓦脊饰中有天王、大力士、带羽翼的各类菩萨等。其中一件高度为30cm人首鸟身菩萨,是迄今发现金三彩陶瓷中的艺…  相似文献   

12.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同时也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1300度的高温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景德镇窑成功烧制出的青花瓷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  相似文献   

13.
釉青花釉里红瓷,属釉下彩瓷,始烧于元代中期的景德镇窑,采用青花(用含氧化钴的矿物质原料为着色剂,在瓷坯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在烧成后呈蓝色)和釉里红(工艺与青花同,但着色剂用的是含氧化铜的矿物质原料,铜在烧成后呈红色)综合装饰技术。清逸典雅的青花与明艳瑰丽的釉里红交织在一起,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青花技术在元代已相当成熟,而釉里红则刚刚起步,因此,釉里红的发色是否纯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元代青花釉里红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天目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陶瓷色釉之一。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起源于我国的宋代,以江西吉州窑和福建建安窑两地生产为主,传世珍品早已失传数百年。日本人对中国的天目釉颇感兴趣,它们通常将施有黑釉的陶瓷器称为天目。因为其配方特殊,烧制困难,所以在世界陶瓷史上素享盛名。木叶天目是用天然树叶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布于施有墨色或茶褐色天日底釉的陶瓷坯体上,经高温焙烧,树叶灰与底釉相融合而形成黄色的木叶纹样。其在深色底釉的映  相似文献   

15.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发色鲜艳、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烧成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刘劲松 《陶瓷工程》2014,(11):36-39
釉下彩是彩绘瓷的一种工艺。其常见手法是,先用色料在素坯上绘制纹饰,然后罩以透明釉,再经过高温烧成。釉下彩的特点是纹饰在釉下,由于釉的保护,色彩历久弥新。我们常见的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都属于釉下彩系列。其中,创烧于醴陵的釉下五彩,是最具代表性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长沙窑釉下彩绘的发明,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陶瓷的装饰艺术,在中国陶瓷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沙窑釉下彩绘题材丰富,其中花鸟装饰题材为大宗,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本文试图从唐代长沙窑的产生背景分析长沙窑陶瓷花鸟纹饰的艺术特征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青花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结合的一种陶瓷装饰品种。它先在坯体上画好青花部分,然后罩上清白釉等透明釉,入窑经高温烧制,烧好后在空白部分用釉上彩色颜料进行填绘,再入烤花炉中经800度烘烤,即成斗彩。  相似文献   

20.
潘雄 《佛山陶瓷》2015,25(2):74
<正>问:某单位有一条生产800 mm×800 mm规格的抛釉砖辊道窑,设计了窑前干燥窑,坯体出干燥窑的水分在0.4%~0.6%之间。用柴油检查进干燥窑前没有发现坯体存在裂纹,而在窑前干燥窑之后可以擦到裂纹,通过排查,发现该裂纹不是釉线等设备的机械应力所造成的,请问潘工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