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软土地区长期监测的地铁永久性结构的变形数据,对累积沉降量、差异沉降量、沉降发展趋势及沉降因素等进行研究,根据沉降现状与规律关联性,综合工程地质条件等变形影响因素,初步分析软土地区地铁永久性结构变形的主要原因,为地铁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软土基坑变形的施工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就软土基坑变形的施工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软土地铁隧道沉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力学和渗漏耦合的方法,从隧道渗漏角度,计算并分析了隧道相对周围软土不同渗透系数比条件下的隧道沉降,分析了渗漏沉降稳定时间。计算结果表明,隧道渗漏所导致的软土地铁沉降可达20cm以上,与目前上海软土地铁隧道沉降量相当。  相似文献   

4.
地铁深基坑的周边保护环境要求很高,加上地质水文条件、外部环境保护要求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当地情况并不符合现行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所列举的标准。论文基于宁波地质土质条件,提出了一种软土地质地铁深基坑沉降槽比值范围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宁波轨道交通1、2号线近40个基坑256个地表沉降断面的监测数据分析,对基坑地表沉降进行了研究,初步得出一套适应宁波软土地质的地表沉降比值,预期可提高基坑工程的周边环境安全风险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机理的分析,阐述了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讨论了各因素间相互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相关措施.强调施工各阶段应注意的问题,确保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避免及减小路基沉降的发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当前,软土地区的工程越来越多,但目前软土地区桩基础沉降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区桩基础沉降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其沉降的机理和计算方法,然后对软土地区桩基础的沉降监测和处理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沉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治国  李宁  左文荣 《山西建筑》2009,35(8):275-277
针对路基工程的重要性,探讨了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路基表面沉降分析和路基侧向水平位移分析,得出了采用塑料排水板和水泥浆液搅拌桩加固软基可以有效控制路基沉降量和侧向水平位移量,从而保证路堤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庞锋  柯国正  周盛  肖新颖  林海军 《浙江建筑》2010,27(10):31-32,35
分析了温岭地区地质概况和采用的各桩型的沉降情况,根据温岭近百幢具有代表性的己建建筑的实测沉降,经统计得出桩基沉降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数据对该公式各影响因子以图表分析建立对应关系,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两个工程实例,简述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的重要性。实践证明:高层建筑的沉降监测,不仅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证;也是竣工后安全使用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根据软土的有关属性,简述了软土地区高层建筑沉降监测的特性以及必须采取的有关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刘运生 《土工基础》2013,27(1):8-10,31
结合天津西站交通枢纽基坑工程,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基坑降水引起既有地铁结构沉降的控制措施,确定了经济、安全、可靠的沉降控制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紧邻既有地铁结构的深大型基坑降水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附加沉降差异已成为软土地区建造大型地下综合体面临的的技术化难题.通过模拟高层建筑群桩基础在分层土中承受竖向荷载时对周边土体的影响,在分析土体附加沉降变形机理和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高层建筑与地铁车站共建的模型,并对地铁车站下方桩基的布置形式、桩长、桩距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高层建筑对邻近地铁车站附加沉降影响的控制措施.希望这一解决思路有助于攻克这一难题,并为今后此类工程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和轨道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紧邻既有地铁隧道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当工程施工时必然会给既有地铁隧道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结合杭州软土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总结介绍了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大面积土方卸载、桩基础施工和基坑施工3个工程案例所采取的合理设计与施工,以及必要的保护和控制技术措施。工程实施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加固土体、利用空间效应分区分块开挖、加强施工全过程及其工后变形监测、设置大刚度围护支撑体系等措施,可有效减小周边工程建设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可为其他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季家俊 《建筑施工》2021,43(3):478-482
以上海某邻近地铁区间隧道的双侧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基于隧道变形控制的基坑设计要点,即严控双侧基坑施工工序与工况,采用大刚度的支护结构、可靠的止水体系、突出地铁保护的支撑布置,并加强对施工组织的要求.结合监测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基坑支护结构、区间隧道的变形特征与变化规律.监测数据表明设计方案对基坑变形与地铁影响的控制效果较...  相似文献   

14.
魏纲  周洋  魏新江 《市政技术》2012,30(5):100-102,179
利用二维有限元软件,结合盾构隧道开挖后的土体初始超孔隙水压力理论计算方法,模拟了软土地区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工后固结沉降。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地面固结沉降曲线,与实测值较吻合;通过隧道中心水平线处的超孔隙水压力值,随着离隧道中心的距离增大而急剧减小,超孔隙水压力最大值位于隧道起拱线处;固结沉降速率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隧道中心线上方土体产生向靠近隧道侧水平移动,而中心线下方土体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林廷松 《工程质量》2021,39(1):62-65
杭州地铁4号线华中路站项目的深基坑工程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差,前期基坑开挖变形较大,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后续加强风险管控并增加轴力自动系统等措施使围护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并顺利完成结构回筑.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层地铁及地下构筑物抗震动力分析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软土的动力特性、土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软土地基的动力反应分析和地下结构动力可靠度计算等方面 ,介绍了国内外软土地层中地下构筑物的抗震动力分析研究情况。并介绍了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原地面标高较低的建筑物,常常采用先施工基础及上部结构、后回填基础的方法,以减少工作量并加快施工进度.该法在地基承载力较高且没有软弱下卧层的地区是可行的,但在确定采用这种施工方案的同时,应对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张振营 《市政技术》2011,29(6):75-78,83
随着大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网日益密集,地下隧道结构下穿既有地铁结构将逐渐成为一个很常见的工程问题,因此,以南水北调总干渠输水隧道下穿北京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对车站底板结构及道床结构进行施工中及工后的沉降观测。经过对沉降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该类型地下穿越工程的沉降变形规律,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