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MIDAS/GTS软件,结合某地铁工程建立了既有地铁车站—新建地铁区间隧道大型三维整体式分析模型,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新建地铁隧道邻近施工引起既有地铁车站的变形规律,并指出了其变形分析重点部位,以期对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范磊  魏越 《建筑科学》2023,(3):146-153
在十字换乘工程既有地铁车站两侧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卸载会导致地铁轨道上浮变形,从而影响地铁正常运营。以北京地区实际工程为背景,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地层变形理论及FLAC3D方案对比数值模拟,分析了两侧基坑近距离施工对既有车站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得出控制措施及优化建议。研究表明:两侧基坑近距离开挖时,土体卸载产生的应力释放会导致邻近车站上浮;基坑施工引起的轨道上浮贯穿整个工程,其中基坑开挖与邻近段回筑阶段导致的上浮量各占约45%,影响范围为邻近基坑边中心两侧各约110m;通过增大抽水量、在既有结构上方堆载等措施,可减小、平衡应力释放,通过调整开挖步序可优化应力释放,从而控制既有结构的上浮量,有效降低基坑开挖对地铁车站的影响,其中优化施工步序可降低19.7%上浮变形。  相似文献   

3.
依托某地铁车站下穿既有轻轨区间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利用数值分析和监控量测手段对新建地铁车站展开前期预测和影响分析,并结合既有结构的先行评估结果,建立变形控制标准,制订动态加固措施;最终提出了新建车站施工,以小导洞开挖期沉降控制为重点工序、以相邻两沉降缝间既有结构变形为沉降控制重点区段、以初期支护注浆和千斤顶为沉降控制关键措施的综合控制方案。该方案的实施,确保了密贴下穿施工的安全以及既有地铁的安全运营,为新建结构密贴下穿既有地下结构等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既有地铁车站(铁西广场站)自动化监测工程为例,针对新建明挖深基坑及下穿隧道对既有地铁车站产生的影响,选取引起既有车站变形的几个施工关键阶段,进行沉降监测数据分析,总结变形规律,论述了实时、准确反馈监测信息的重要性,提出自动化监测指导施工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地铁车站换乘通道相接工程的施工和现场监测情况,研究了破口施工对邻近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影响。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得知:破口施工对既有地铁车站结构影响较小,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竖向位移略大于水平位移;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竖向位移累计最大点均发生在破口位置处,而且竖向位移的最大值发生在破口施工过程中,而非破口施工结束时,因此破口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既有结构破口处的监控量测;既有地铁车站结构在通道及破口施工期间产生偏向通道开挖一侧的横向位移,水平位移变化趋势相对比较平稳,说明破口施工对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水平位移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某地铁车站出入口穿越邻近既有建筑物施工为背景,在对建筑物进行现状检测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地铁车站出入口施工期间的变形特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现场检查、检测表明,该建筑物地基基础现状良好,基础局部倾斜既有变形可按0.001考虑;在地铁车站出入口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地基基础产生的附加局部倾斜需控制在0.001以内,并且最大沉降量应小于10 mm;按照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方案施工,在现有工程控制措施条件下,建筑物最大沉降量及局部倾斜均可控制在变形控制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对地铁车站附属结构的明挖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施工过程引起的邻近建筑物的竖向变形、横向变形及倾斜,确定了既有建筑物变形的控制指标,并给出了评估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的发展,临近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越来越多。新建地铁车站基坑工程,会引起临近既有地铁车站、区间隧道等结构产生变形,因此,需要对类似工程施工影响分析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以临近既有2号线莫愁湖站的南京地铁7号线新建莫愁湖站基坑施工为实例,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建模分析,提出了相应处置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车站结构变形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软土地区某邻近既有地铁线路的深基坑工程,研究了深基坑开挖对其邻近既有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影响。利用MIDAS GTS建立深基坑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基坑开挖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及其周边地层、地铁车站结构、盾构隧道结构的变形分布情况,明确了深基坑施工影响下其邻近既有地铁线路的变形规律,为后续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使新建车站或隧道越来越多的临近或穿越既有线路.为解决新建地铁车站基坑施工对先行施工隧道的影响及对策,依托深圳地铁5号线太安站和相邻区间隧道工程,采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计算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隧道和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及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为有效控制邻近隧道的位移,应加强控制基坑坑外土体的水平位移,设计中应对临近隧道段车站围护结构进行加强;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隧道进行临时加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发展,既有地铁车站及隧道结构不可避免地会与邻近新建工程相互影响。针对此问题,本文以北京某邻近地铁6号线车站及区间隧道的超近距离基坑工程实测资料为基础,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基坑施工进行了全过程动态模拟。通过数值分析和实测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既有交叠地铁车站及隧道对超近距离基坑施工的影响及响应。结果表明:由于既有结构刚度大于土体刚度,会影响基坑开挖产生的土体位移场,使既有结构侧土体隆起明显小于无结构侧、隆起减小速度明显大于无结构侧;既有结构的存在同样会影响围护桩的变形,使既有结构侧的桩侧移量小于无结构侧;随着平面内与基坑距离和平面外与基坑竖向距离的变化,既有结构的位移响应会有所不同;平面内与基坑距离和截面刚度变化,既有道床和轨道也会有不同的响应。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超近距离施工及交叠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软土地区多基坑同时开挖对既有地铁车站及区间的影响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根据软土地区既有地铁车站及区间与周边多个新建基坑的位置关系,确定相关围护方案并建立基坑施工模型,分析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多基坑同时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存在叠加效应,采用合适的围护方案及合理的基坑开挖工序可以减少对既有地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坑工程的周边环境十分复杂,通常城市建筑空间有限,在基坑周围存在各种建筑物。文章基于PLAXI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参数组合下邻近地铁车站的基坑变形性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邻近存在地铁车站时,靠近车站一侧的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量减小,另一侧的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量增加;基坑宽度的增加会引起基坑两侧的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量的相应增加,地铁车站与新建基坑距离较小时;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大,地铁车站的"遮拦效应"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铁16号线二里沟站主体结构中间段近距离下穿既有热力管沟、垂直上穿地铁6号线车站,环境风险程度较高,因此就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前的地层加固措施和施工过程中的工序控制技术做了介绍;最后结合监控量测的结果认为,该工程的环境风险处置措施得力,能够使新建地铁成功穿越既有地铁车站和热力管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促使邻近既有地铁工程作业的工程数量剧增。地铁保护区范围内的外部作业会对既有地铁结构造成较大影响,为保证地铁的正常使用和运营,需要进行安全性影响评价。笔者以天津市某购物中心基坑工程紧邻既有地铁车站施工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既有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隧道变形的发展规律,并通过与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变形最大值及其位置。经研究认为,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基坑开挖对既有地铁车站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新建地铁穿越既有地铁引起结构变形的评估方法,利用Midas软件建立模型,计算出了新建地铁16号线穿越既有地铁4号线时引起的地铁结构横向(包括X和Y)和竖向位移值,确定了新建地铁施工过程中既有线路结构的变形控制标准,为施工过程中保障地铁运营及施工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既有地铁车站侧墙开洞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中外建筑》2015,(2):121-123
结合新建菜市口地铁车站在既有地铁车站结构侧墙开洞案例,介绍了开洞的方法、工序以及相关保护措施,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开洞工况进行模拟,研究结构变形情况及应力变化情况,为该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安全保障,亦可供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下穿工程中,新建隧道断面及施工方法种类众多、地层条件复杂、既有结构形式多样,有极其复杂的组合关系,目前尚无对既有结构力学响应的系统分析。通过北京地区13个下穿工程案例,总结了新建隧道结构形式及施工措施,明确既有地下结构变形特点,采用两阶段法分析及预测了各因素影响下既有地下结构的力学响应。研究表明:(1)新建隧道包括市政管道、地铁区间及车站,常见的施工方法有多导洞法、台阶法,洞桩托换法和中洞法,新建隧道开挖面积与施工方法有较明确的对应关系。(2)既有地下结构实测最大沉降概率分布符合数学期望4.89,方差16.4的正态分布。其中,新建市政管道、地铁区间和地铁车站下穿施工引起的既有地下结构平均最大沉降分别为2.56,3.82,11.07 mm。(3)根据新旧隧道空间位置关系的不同,穿越工程可分为7种组合,其中,既有地下结构力学响应有V,U,W 3种模式。(4)严格控制新建隧道开挖面积,不留或少留间隔土,尽可能选择W型穿越模式,以此减小对既有地下结构的扰动。  相似文献   

19.
依托某拟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工程,考虑实际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隧道施工过程中上部车站结构传递到地基上的荷载、盾构施工参数等因素的影响,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模拟盾构隧道下穿施工的全过程,对车站下方有无预埋桩基、不同盾构推力、不同形式预埋桩基条件下车站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桩时隧道开挖引起车站底板的沉降变形仅为不设桩的12%,预埋桩基具有约束地铁车站沉降变形纵向扩展的作用;既有地铁车站底板的隆起量随盾构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沉降量随盾构推力增大而减小;综合考虑预埋桩基长径比、距径比、排布方式等因素的板凳桩更有利于控制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车站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成都地铁倪家桥站新建地铁车站结构密贴暗挖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工程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暗挖下穿既有车站的不同开挖歩序及辅助措施对应施工方案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暗挖下穿对既有车站结构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发现:平顶直墙CRD法导洞开挖顺序对既有车站结构沉降影响较小,先开挖既有结构柱范围,后开挖结构柱之外的范围,对既有车站结构沉降控制有利;全断面注浆加固、设置千斤顶顶撑措施对既有车站结构沉降控制作用显著,全断面注浆加固可减小既有车站结构沉降35%,千斤顶顶撑措施可减小既有车站结构沉降29%;对应不同的开挖歩序及辅助措施方案引起的既有车站底板结构沉降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呈槽形分布,沉降最大值处于开挖断面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