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流化床燃烧是高效、清洁的燃烧技术。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较慢,并存在一些问题。上海锅炉厂研制的Z型分离器和U型回料器,可解决目前国内循环流化床q_4偏大的问题,此外,还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达不到设计负荷及过热蒸汽超温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技术发展与应用(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我国燃煤污染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完全掌握了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上已经完成了首台135MWe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引进的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进入示范实施阶段.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今后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极为重要的方向,是大型燃煤电站污染控制最具竞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来,对流化燃烧方式及系统的研究已成为燃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各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及以流化燃烧为基础的联合循环技术已逐步走向商业化。近年来,国内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已经开始进入国内的商业市场。但是,在已运行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在商业市场竞争能力。本文阐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上的优势,总结了国内运行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前言在煤的燃烧方式上,除了大多数锅炉通常采用的炉排燃烧、煤粉燃烧之外,一种作为低公害燃烧方式的鼓泡流化床燃烧约在10年前发展至今已达到实用化,并在近几年又向循环流化床燃烧发展。三菱重工业公司在流化床燃烧方面,除了有本公司技术开发的鼓泡流化床外,还与西德鲁奇公司开展技术合作,进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制造。本文将介绍三菱鼓泡流化床锅炉及三菱—鲁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和运行实绩。  相似文献   

5.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结焦就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中较为常见的故障,它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特点,根据本人几年来的流化床锅炉调试和运行经验,分析流化床锅炉结焦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预防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政  杨浩 《江苏锅炉》2005,(1):27-32
二级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我国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八十年代末期研制开发的第一代循环流化床锅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物料循环系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由原来的二级物料循环燃烧发展为一级物料燃烧(即高温绝热物料分离循环燃烧和高温汽、水冷物料分离循环燃烧两种形式),此项技术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部分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对我国燃煤污染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国完全掌握了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在大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上已经完成了首台135MWe超高压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示范工程。引进的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进入示范实验阶段。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今后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极为重要的方向,是大型燃煤电站污染控制最具竞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特征,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分类和炉型选择原则作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国内主要应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锅炉生产厂家生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石油焦循环流化床燃烧是石油化工企业解决石油焦出路的主要途径.文章介绍了石油焦的燃烧特性和国内外纯烧石油焦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运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石油焦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应重点研究的热力参数和关键技术,为石油焦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专利地图技术分析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相关技术专利,通过专利和专利申请人数量分析得出,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相关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中国已成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重要集中区域,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燃烧和传热方式的优化、烟气处理、颗粒回收和分离领域;结合中国发展现状,提出促进中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的燃烧技术,有许多其它热工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方面还有一些方面亟待解决,文中就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如 气固两相流体动力特性对其设计的影响;一、二次风比例,燃烧份额对其设计的影响;炉内传热系数对其 设计的影响等方面作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2.
石油焦循环流化床燃烧是石油化工企业解决石油焦出路的主要途径。文章介绍了石油焦的燃烧特性和国内外纯浇石油焦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其运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石油焦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应重点研究的热力参数和关键技术,为石油焦循环流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树皮流化床-粉复合燃烧锅炉中流化床的热平衡,得到了树皮在流化床中燃烧份额的计算公式。以某75t/h树皮流化床-煤粉复合燃烧锅炉为例,分析了流化床温度,汉化床出口名义过量空气系数,热空气温度,擀 管吸热份额及流化床未燃对皮所含水分蒸发耗热对燃烧份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的燃烧技术,有许多其它燃烧装置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就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方面的一些问题,如气固两相流体动力特性对其设计的影响;一、二次风比例,燃烧份额对其设计的影响;炉内传热系数对其设计的影响等方面作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不同煤种下循环流化床灰渣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一台 0 .5MW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炉上对 4种不同煤种分别进行燃烧试验 ,对燃烧产生的灰渣的分析结果表明了煤种特性如挥发分、灰分和含碳量等对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的灰渣形成及其排放特性有很大影响 ,并获得了煤中挥发分、灰分及含碳量对底渣粒径及其含碳量、飞灰粒径及其含碳量、飞灰份额及燃烧效率等影响特性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循环流化床中颗粒内循环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循环床锅炉密相区的热平衡计算出发,探讨了密相区内受热面面积及密相区高度与飞灰循环倍率、密相区燃烧份额的关系,并以4种典型煤种为例,分析了煤种变化对密相区高度的影响。设计计算和运行经验相结合,在密相区热平衡分析中,引入了床内粒子循环的概念,从而对密相区内热平衡和受热面面积的确定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鼓泡流化床相比 ,有许多新的特点 ,床内的燃烧和受热面的传热过程很复杂。由循环倍率决定的颗粒浓度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对传热强度、燃烧与燃尽、过热器的汽温、负荷的调节范围以及分离器的设计等都产生重要影响。以 65t/h油页岩流化床锅炉的热力计算为例 ,从循环倍率入手 ,着重讨论了循环倍率以及由它决定的飞灰浓度对床内燃烧传热及过热器传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依托于日趋成熟的节能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开发国内容量最大的节能型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势在必行。介绍了168 MW节能型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设计思路、结构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9.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al Multi-generation in Dual Fluidized Be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n atmospheric test system of dual fluidized beds for coal multi-generation was built.One bubbling fluidized bedis for gasification and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or combustion.The two beds are combined with two valves:one valve to send high temperature ash from combustion bed to the gasification bed and another valve to sendchar and ash from gasification bed to combustion bed.Experiments on Shenhua coal multi-generation were madeat temperatures from 1112 K to 1191 K in the dual fluidized beds.The temperatures of the combustor are stableand the char combustion efficiency is about 98%.Increasing air/coal ratio to the fluidized bed leads to the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gasification efficiency.The maximum gasification efficiency is 36.7% and thecalorific value of fuel gas is 10.7 MJ/Nm3.The tar yield in this work is 1.5%,much lower than that of pyrolysis.Carb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to fuel gas and flue gas is about 90%.  相似文献   

20.
不同煤燃烧方式多环芳烃生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比较了不同煤燃烧方式多环芳烃生成特性。固定床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随温度升高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流化床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流化床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量要少于固定床燃烧方式,总量上低1~2个数量级。固定床燃烧(管式炉等)PAHs低温由热解生成,高温由前驱物生成。流化床燃烧PAHs低温由高环芳香性物质的热分解和缩聚反应生成,高温由小分子烃类的聚合。图12表1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