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 网上看到一篇《.com的苦春》,大意是 网络公司经历了一个苦涩的春天,不仅在中国,网络股时起时伏,飘忽不定,反映了公众对网络的信心,已经今非昔比,而且在美国、英国这些网络先行的国度,许多网络公司纷纷倒闭,一向被称为“网络神话”的纳斯达克股指大幅回落后,又小幅上扬,反映公众对于网络股已不再迷信,而是采取了步步为营,谨慎从事的策略。 这真是一个难堪的现实,网络公司意欲为世界新经济苦苦争春,却得到了一个苦涩的春天的回报,这应该给我们众多的网络经营者上了一堂清醒的课。 然而,苦春过去是盛夏,恶梦醒来是早…  相似文献   

2.
金手指     
亚洲小型网络公司融资困难 ING Barings分析师Douglas Kim表示,近期网络股的下跌使亚洲小型网络公司融资更加困难,其中许多公司面临被兼并或倒闭的命运。亚洲网络公司的业务发展正值全球网络股大幅下跌之际,而美国的同类公司则赶上了网络股的颠峰时刻,融资的难易当然大相径庭。Kim还说,在亚洲的网络公司能够实现盈利之前,仍将受美国市场的影响,预计这类公司实现盈利要等到2002年或2003年。  相似文献   

3.
在2000年初,当全球正在欢庆新世纪的到来时,美国的那斯达克股市却悄悄的往下滑。紧接着发生了四月份的股灾,所有的网络股都一路狂跌,一直到现在,网络股似乎还没有反弹回升的迹象。在这段时间里,许多以前被看好的网站倒闭了,没死的则在大幅裁员、缩减广告开支,并改变了经营方向。受美国网络股市的影响,国内的网络公司也是一片哀鸿,许多小型的网络公司已悄悄消失,大型网络公司也同样在“紧缩”。大量员工离开了网络公司,一些专家预期的网络失业潮正在越演越烈,几乎快变成了“逃亡”潮。显然,网络产业目前正经历着大调整。以前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国网络股的价格跌回到合理价格,股市投资人对网络公司的评估也回到了基本面,有一些伴随而来的现象正不断发生。有趣的是,这些现象让我们看见了所谓的Internet革命,它的进程其实和以前的许多由高科技产品所引发的革命有相当雷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网络股滑铁卢 近些天来纳斯达克指数不断下跌,比最高峰时累计下跌幅度达到1/3强,并由此创造了多项下跌新纪录,这主要是受网络股所拖累,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网络股票下跌幅度竟然达到了90%以上,实际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即便是像亚马逊这类网络公司典范下跌幅度也在一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内知名的门户站点——网易已经开始其在 纳斯达克的“漫长之旅”,而且此旅异常限难,因此刚一上市,网易原先引以为傲的股票即跌破面值。至此,网易虽然成为继中华网和新浪网之后,又一家在纳斯达克挂牌的中国概念网络股,但其命运却更叫人牵肠挂肚。 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快的一年:互联网用户迅速增长,网络公司空前活跃,网络股不断飙升,网络概念股增加,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很多网络公司存在炒作的嫌疑,公司非但没有盈利,更没有一个盈利目标。 互联网企业应该如何经营定位?当前互联网产业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整合…  相似文献   

7.
吴具植 《软件》2000,(10):22-23
自今年4月美国那斯达克的高科技网络股暴跌后,已有许多网络公司倒闭,而且海外的一些报刊还因此出现了一道有趣的风景:每天都报道哪家公司还剩可供几个月“燃烧”的钱,因为现在大多数网络股都没有足够的收入,只是靠投资者  相似文献   

8.
当你试图评估自己投资组合的表现时,那些层出不穷的网络股指数是不是令你头痛不已? 大部分指数都包括诸如美国在线和亚马逊这样的蓝筹网络公司,但它们的共同点仅此而已,许多指数甚至连确定网络股的标准都不尽相同。许多公司争先恐后设立自己的互联网指数,并非单纯帮助投资者评估其资产表现,而是因为,那些创建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产品的公司在采用这些指数后必须支付费用。由于互联网行业是当今股市最热门的领域,因此这类指数孕育着相当可观的商机。网络股指数诞生的时间还不到5年,其先驱者之一是互联网公司(Internet.com)有4年历史的互联网股票指数,亦称Isdex。它由50家公司组成,它们的全部或大部分收入来自互联网  相似文献   

9.
自3月份以来,网络股价格开始下滑,网络公司陆续开始裁员,许多网上零售企业也逐步关门停业。对此,风险投资企业Accel Partners公司管理人Jim Breyer说:“让人吃惊的是纯粹的网络零售企业几乎没有盈利的,在他们看来如果能够进入某项排行榜的前几位,那么巨大的规模自然会带来利润。而分析家认为,99%这样的企业永远都不可能盈利。”  相似文献   

10.
不知是互联网公司的狂热带动了NASDAQ 的风光,还是 NASDAQ 的牛劲让投资者对互联网公司情有独钟,反正互联网公司现在是和 NASDAQ 紧紧的绑在了一起。尤其是近两年,网络股和NASDAQ 指数可以说是遥相呼应,共进共荣,给投资者来了满意的投资收益。可是物极必反,4月12日、13日、14日 NASDAQ 蹦极表演让许多人都胆战心惊了一把。即使17、18日两天的反弹让投资者手里钞票重新增加了一些,但给大家留下的那种恐惧感我想是不会在一两天之内就消失的,应该有不少人已经开始重新考虑和调整自己对网络股未来的看法了,网络股真的就有灿烂的明天吗?而这种思路的调整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只有等着市场做出选择吧!说实在的,股票的价格起伏本来就是常事,网络股的价格大起大落也就应该算不了什么。尤其是对于平头百姓来说,这只不过是看别人在台上热热闹闹的演戏罢了,该在自己家里喝大碗茶的人决不会跑到中国大饭店去喝咖啡。所谓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和惊险的情节只是一部分人的享受,但如果放到对整个互联网事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来看,其意义应该是不容忽视的。至少,人们  相似文献   

11.
外面能够把中华网看清楚的人很少,中华网之谜从它作为“第一只中国概念股”享誉于世的时候就开始被人猜测。它在纳斯达克股市上是真正的中国概念股,拥有响当当的名字CHINA,它的上市被认为是一次空手套白狼的资本运作;整个中国网络股低迷的时候它宣称今年将赚到一个亿的美金……无论如何,中华网拥有着不可估量的实力。 资本:中华网的股东组合堪称梦幻,除了四大股东香港新世界、美国在线、24/7互动传媒网络公司、新华社之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 网络公司为吸引人群的关注,正在不断增加其广告预算,引得各种广告媒体跃跃欲试。然而有趣的是,地铁及车身等户外媒体近期倍受网络公司青睐,甚至成为首选广告媒体,却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负责北京地铁广告经营的通成推广(TOPRESULT)广告公司的统计表明,自1999年七八月网易公司(www.163.com)首先搭上“地铁广告快车”之后,至今网络公司投放的广告额已呈爆炸式增长,而且其中不乏一投上千万的大单。 那么,地铁、车身媒体又何以能有此“魅力”? 首先是地铁可以帮助网络公司…  相似文献   

13.
网络股火爆:非理性的特大泡沫谈到美国网络企业如何发展壮大,不少人会想到“风险投资”,股票上市公开发行创造的“财富神话”,美国在线(AOL)、雅虎(YAHOO)、亚马逊网上书店(AMAZON)等网络公司的成功上市,使企业家们的创业梦想一夜成真。与这些“幸运儿”相比,美国《在线》杂志(《Wired》)、网络媒体(NetMedia)的上市失财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力却少有中文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一年多的时间,中国网络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一年中,百度上市了,搜索火爆了;盛大转型了,股价暴跌了。实际上,如果单就去年至今的股市表现来看,中国网络股已不再是铁板一块、沉浮相依的共同体,而呈现出一片有起有伏,热闹非凡的图景。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是戏剧性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网络公司一个接一个的成立,各种网站不断的出现,Nasdaq等各种资本市场上的网络公司股票飞涨。风险投资、学生创业、电子商务等新名词不断扑面而来,而ISP、ICP、PORTAL、B2B,B2C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只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仿佛新经济在一夜之间就建立起来了,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了。然而,从4月份的Nasdaq股灾开始,各地的股市上的网络股大跌,截至2000年12月29日Nasdaq指数去年的跌幅达39.3%,创下历史新高。网站一个接一个地倒闭,网络公司不断地在裁员。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之中,我们目不暇接的经历了网络公司从狂乱到真实的全过程。而在这一场新的网络经济投机热中,投资者和创业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因为它们之间相互的博弈,促使网络公司热的出现。下面将对他们的博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微观经济基础,描述了从发起到高潮、泡沫破灭的全过程,并探讨了一下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以美国市场为例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1996年12月对当时股市表露出“非理性繁荣”的担忧,其中主要表现在IT企业股票的“非理性增长”,特别是许多刚刚上市的年轻网络公司的增长更是出人意料。用传统的经济学眼光来看,这种网络股过度风光和逐渐主导股市的确是工业社会中的非常规现象,从传统会计学来看把它评定为泡沫经济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传统经济学和会计学很难解释一个仍在亏损的网上书店的市值要远远高于一个近百年苦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股正值恶梦未醒,网络广告大幅缩水的情况下,网络公司不得不重新思考获利方式,雅虎首先打破惯例,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交易中介,将不再免费。 自1月10日起,美国雅虎网站上的各项拍卖物品,卖方要被收取20美分到2.25美元不等的登录费用,一方面可追踪确有卖方,一方面增加收入,无疑在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意义的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的2.0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奇平 《互联网周刊》2005,(20):78-78,80
注意力经济是新经济的一个独特贡献。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让它背上了黑锅。在许多人的眼中,注意力经济是与炒作联系在一起的。这对于它是不公平的。鉴于信息经济在不断深化,为注意力经济翻案并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对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与网络》2004,(11):42-43
一提起收藏夹,相信许多人都会下意识地将它与IE浏览器联系起来.在这些人的脑海中,收藏夹就是用来收藏网站、保存网页用的,他们几乎从来没有想过,收藏夹跳出IE的“束缚”之后.还能有什么作为?其实。脱离IE框框的限制,收藏夹中还有许多“秘密”。现在本文就芾你来轻松“提取”这些秘密。  相似文献   

20.
自今年四月美国纳斯达克的高科技网络股暴跌 后,已有许多网络公司倒闭,而且海外的一些报 刊还因此出现了一道有趣的风景:每天都报道哪家公 司还剩可供几个月“燃烧”的钱,因为现在大多数网络 股都没有足够的收入,只是靠投资者的钱苦苦支撑。 6月23日,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的两位分析 师,开始公开讨论像亚马逊这样世界知名的网络公 司,认为它虽在短时间内拥有了品牌知名度,也带动 了零售革命,但其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却让各界怀 疑,因为没有可以赚钱的迹象,这使得网络概念股雪 上加霜。 前些天,香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