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针对高速履带车辆空气阻力系数不准确、影响机动性能计算的问题,开展了履带装甲车辆空气阻力系数测试研究。利用相似性理论,对多种履带装甲车辆微缩比例模型开展风洞试验,获得不同类型履带装甲车辆的空气阻力系数值。结果表明:履带装甲车辆空气动力学设计中,主战坦克空气阻力系数可选择0.92,自行火炮类型车辆空气阻力系数可选择0.99,步兵战车等类型车辆空气阻力系数可选择0.83;试验结果为车辆机动性精确计算提供了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2.
于杨  魏雪霞  张永发 《兵工学报》2007,28(11):1281-1286
恶劣路面上行驶的履带车辆的振动对车辆的性能、平顺性、操作稳定性及运动安全性都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履带车辆悬挂系统振动的加速度是描述履带车辆振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首先提出了一个考虑负重轮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力学模型,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运动微分方程组。又选取了一组新的描述悬挂系统运动的输出变量,然后应用二次型半主动最优控制理论,具体计算了正弦路面激励下悬挂系统在控制前后运动状态的改变。参数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选取合适的控制参数,就能使履带车辆悬挂系统的加速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型号履带车辆传动系统的结构、传动特性和传动轴动态扭矩测试装置特点,建立了履带车辆传动轴动态扭矩实车测试平台以检验扭矩测试装置是否能够满足履带车辆传动系统宽范围动态载荷测试的需求.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对履带车辆在起步过程、原地转向和随机行驶3种工况下的传动轴动态扭矩特性试验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履带车辆动态扭矩测试值与计算值之间的误差满足测试需求,能够准确地反映动态扭矩测试装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LMS Virtual.Lab Motion建立了以行动系统为主的车辆—履带动力学模型和车辆—试验台架动力学模型(不含履带).利用仿真结果对比了两种模型在不同车速、不同路况下车体质心垂向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曲线的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出履带对车体振动的影响,同时也为履带车辆室内道路模拟试验的准确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履带车辆强化行驶试验的平顺性仿真的过程如下:先用仿真软件ATV建立某型履带式自行火炮虚拟样机,并根据强化试验路的设计指标,编写相应的路面文件,建立仿真路面.其仿真试验通过强化试验路面上得到的不同车速下车辆驾驶员位置的垂直振动和水平振动加速度及其均方根值,解算出振动加速度与路面及行驶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特种车辆上装质量特性参数的准确性是车辆振动分析的重要基础,转动惯量数值是决定车辆承载结构边缘振动加速度的关键量.将多体振动理论应用于多轴特种车的振动分析,研究了上装体振动加速度与惯性矩间的关系,推导出上装体转动惯量的测试计算方法.根据多轴特种车的特点,设计了试验测试方式和试验数据处理算法,以及算法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履带车托带轮受力过大导致相关结构损坏的故障现象,利用Recur Dyn建立履带行动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测试和有限元计算获取行动系统主要部件特性参数并输入到模型,仿真分析了托带轮附座受力及上支履带的振动状态.对托带轮的布置进行了优化,使托带轮附座的受力有效降低,履带拍打翼子板的频次大幅减少.样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改进措施有效,样车最终通过耐久性验证.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火箭炮的寿命及射击精度,通过试验模态分析法进行火箭炮系统模态测试。获取结构固有频率、 模态振型和阻尼比等模态参数,分析在不同胎压、支撑高度下系统的振动特性,为火箭炮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简化模态测试试验过程,将测试获得的整车模态振动 参数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精确度,提高了计算模态分析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履带车辆转向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程军伟  高连华  王红岩  刘峰 《兵工学报》2007,28(9):1110-1115
分析了履带接地段滑动时履带车辆的转向规律。推导了履带接地压力为均匀分布与集中载荷2种典型条件下转向所需牵引力、制动力、转向阻力矩、转向半径及转向角速度的表达式。采用迭代法求解转向平面运动方程,并与实车试验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考虑履带接地段滑动时的转向模型是合理的;接地压力均匀分布条件下考虑履带接地段滑动时,转向半径较传统转向理论计算值增大,转向角速度低于传统转向理论计算值;集中载荷条件下车辆转向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10.
履带车辆行驶平顺性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履带车辆仿真软件ATV,建立整车多刚体系统模型和正弦波路面谱,进行了整车行驶平顺性的仿真分析,研究不同车速下车辆驾驶员位置的垂直振动加速度、水平振动加速度、以及人体承受振动的持续时间,并且通过与实测数据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履带式车辆路面反应谱测试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量车辆的振动加速度响应信号获取路面谱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通过履带式车辆动态行驶过程中获得的振动响应信号,经过小波降噪预处理和系统辨识后可以得到履带式车辆悬挂系统的固有参数,说明实验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以合理的反映出车辆的真实性能。实验中获得的采样数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人地面车辆对行走机构的要求,探讨了一种新型的变形轮行走机构,该行走机构兼有轮式行走机构的高速性和履带式行走机构的高通过性的特点.在阐述机构工作原理与特点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变形轮圈的模态振型和模态频率,并对行走机构进行了阻尼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变形轮圈的振动不会引起车身共振,路面激励可以引起变形轮圈的共振,通过增加阻尼元件,可以减弱因路面激励引起的振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无线遥测的方法测量了车辆行驶条件下车轮的振动响应。对车轮振动响应进行了平稳性、周期性和正态性俭验,给出了车轮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随车速的变化关系。文中还讨论了车轮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峰值的性质,由于履带节的作用使车轮产生与车速有关的窄带随机振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某履带车辆水泥路面行驶时的振动问题,测试了该车及变型车的振动特性,并以假定的激励建立了车速与车体周期振动频率公式,此公式获得的计算结果与测试曲线的基频基本一致,验证了激励假定的正确性.提出了3种关于主动轮设计的减振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tlab的路面不平度功率谱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履带车辆行驶路面不平度采用加速度与光电开关传感器、电荷放大器、磁带记录仪进行测量.利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的import data将记录的数据导入到Matlab中,进行数据预处理,产生信号矩阵.通过滤波器、快速傅里叶变换、加速度功率谱估计、路面不平功率谱估计等对路面不平度的空间域功率谱进行计算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武云鹏  管继富  顾亮 《兵工学报》2011,32(2):242-246
车辆半主动悬架能够显著改善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控制算法需根据路面及车速的变化动态优化振动加速度、车轮动载,并满足悬架动挠度和阻尼系数变化范围的约束,同时对车辆载荷变化、悬架元件参数变化等引起的模型误差具有自适应能力.将广义预测控制(GPC)应用到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中,提出了车辆半主动悬架一种新的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越野工况预测的混合动力履带车辆能量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绍航  席军强  陈慧岩 《兵工学报》2019,40(8):1572-1579
针对越野环境下混合动力履带车辆能量管理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越野工况预测的能量管理策略。使用车载传感器测量车速、车辆姿态角,基于支持向量机进行路况分类,建立越野路况识别模型;针对不同的越野路况,基于马尔可夫链利用历史行驶车速和加速度建立速度预测模型;以某混合动力履带装甲车辆为对象,设计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进行能量管理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完成越野环境下履带车辆能量管理控制目标,有利于改善混合动力履带车辆性能。  相似文献   

18.
The passive suspension system of tracked vehicle is designed to get its suspension parameters based on a certain common velocity and a certain road surface roughness. Its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nly exists in a certain operating mode without far-ranging adaptability. Holding the damper basic frame form and applying semi-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based on MR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the vehicle can keep its optimum efficiency between energy dissipation and vibration reduction in all kinds of operating mod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damping performances provided by this MRF(magnetorheological fluids) vane damper are same as those provided by traditional damper, and the new damper has the better controll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相似文献   

19.
对牵引火炮列车行军状态下的系统随机振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15自由度振动动力学数学模型,运用随机振动和车辆动力学的有关理论,研究了它的振动特性,以路面不平度为激励,导出了牵引火炮列车位移响应谱、加速度响应谱和加速度均方根值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结合计算实例提出了改善其平顺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