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和其对氮磷的净化能力,重点阐述了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湖泊治理中的生态功能。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具有成本低,美化环境等多种优点。 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湖区最低生态水位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洞庭湖湖区最低生态水位,针对洞庭湖湖区复杂、不同湖区差异较大的问题,基于城陵矶、鹿角、南嘴、小河嘴和杨柳潭5个水文站1953—2013年的水文资料,采用天然水位资料法、年保证率法、最低年平均水位法、生态水位法、湖泊形态分析法及最小空间需求法,分别对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最低生态水位进行了计算,并与前人关于洞庭湖生态水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最低生态水位分别为22.62 m、27.19 m和28.11 m,相应的湖面面积分别为373.85 km~2、406.88 km~2和142.19 km~2,从保护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角度看,确定的最低水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湖泊的适宜生态水位是进行湖泊规划设计、湖泊保护范围确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湖北省汈汊湖为例,通过选取频率分析法、湖泊形态分析法、生物空间法、最低水位法、水环境模拟法5种不同的生态水位确定方法,开展了湖泊生态水位确定方法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泊生态水位计算结果与每种方法的理论和假设密切相关,5种方法计算的汈汊湖生态水位结果介于22.86~24.20m之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经典的湖泊生态修复理论在国内外的应用及发展现状,并总结了在该理论指导下实施城市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内源及外源性营养盐、光照、浮游植物、底泥、生物扰动等因子对水生植物群落恢复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针对外源性点源、面源污染多的问题,通过修建污水管网以及人工湿地等水利设施进行控制;内源性污染如底泥,则可采用原位以及异位等处理技术进行控制;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的浮游植物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方法进行调控;人类干扰、鱼类牧食及其他水生动物、浮游植物等综合作用共同影响水生植物生长、分布。因此,在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湖泊水体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生态因子对其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生植物廊道净化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生植物廊道是类似于人工湿地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生植物廊道的污水净化机理。结合新沂河污水治理试验工程,重点从植物修复角度去探讨水生植物廊道净化污水的实际效果。试验研究中,构建了适宜的水生植物廊道,选择并分段栽培了黄菖蒲、千屈菜和荇菜三种水生植物,重点监测并分析了廊道对COD、氨氮和硝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廊道对COD、硝氮的去除率分别在50%、60%左右,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0%,去除效果好;水生植物廊道作为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处理污水是有效果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水生植物的定义、利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修复的研究现状、水生植物在水体修复过程中的净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技术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效果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植物选型和群落配置、温度、透明度、污染物浓度等。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水生植物水体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受温室效应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我国湖泊水域面积正在急剧缩减,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如供水、调节气候、沟通航运、繁衍生物等大幅度降低乃至丧失,严重影响了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湖泊生态修复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整理并分析了上海市元荡湖存在的问题,利用湖区现状构建了包含湖、湾、池、湿地、河等多种水体形态的层次水体净化网络,探究了湖泊滨水岸线生态修复技术在元荡湖的应用方式。通过岸线贯通及水生态提升等修复措施,元荡湖修复工程区域内水质得到了一定改善。该修复工程为构建协调的流域生态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一定的建设性意见及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青惠 《陕西水利》2016,(Z1):229-231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红雁池水库高放水渠的实测资料,提出两种方法:临时曲线法、改正水位法,来推求受水生植物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在工程运行中得到了运用,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水位调控是恢复淀区水面面积、保护白洋淀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白洋淀历史水位变化规律,综合考虑白洋淀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功能定位,提出白洋淀生态水位过程调控目标,核算不同来水情景不同水位调控目标下的生态需水量,提出未来不同情景的外调水补水量建议,为白洋淀生态补水过程决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  相似文献   

10.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环境要素的一部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导致河流生态环境受损,河流部分功能丧失,影响了城市的未来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城市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梳理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可为我国的城市河流治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兴凯湖最低生态安全水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兴凯湖1914~1957年水位过程变化线和水位~面积~库容曲线,通过计算兴凯湖多年平均和80%保证率水平年的来水量,并结合近期和远期需水量,对其进行了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兴凯湖具有较大的调节动能,即使连续6年出现历史上水位从多年平均水位下降至历史最低水位,兴凯湖也能满足近期和远期水量需求.经分析、计算和推理,认为以1925年兴凯湖水位67.88 m为最低生态水位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2.
兴凯湖生态水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兴凯湖1914~1957年水位过程线和水位-面积-库容曲线,通过计算兴凯湖多年平均和80%保证率水平年的来水量,并结合近期和远期需水量,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兴凯湖具有较大的调节功能,即使连续6年出现历史上水位从多年平均水位下降至历史最低水位,兴凯湖也能满足近期和远期水量需求。经分析、计算和推理,认为以1925年兴凯湖水位67.88 m为最低生态水位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
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实现流域健康的重要基础。当前南四湖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补偿存在补偿机制层级分明但衔接不足、目标明确但实施方案模糊、政策支持突出但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方式多样但侧重事后治理等问题。重点从基本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操作程序、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南四湖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补偿制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玄武湖是典型的城市富营养化湖泊,其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现场实地调研,综述了玄武湖的水环境与水生态现状及其演变规律,同时对玄武湖的污染源展开调查.针对玄武湖的现状,分析已开展工程的实施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运用历史水位资料、湖泊形态分析、生物空间分析以及水质指标等几种方法计算了鄱阳湖的最低水位要求,并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对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加以综合,得到鄱阳湖最低生态水位.运用水量平衡模型计算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量,本文选取95%作为计算模型各参数的参照频率,该频率体现了枯水年份来水量少、耗水量大的不利情况下维持鄱阳湖...  相似文献   

16.
逄敏  宋为威  钱程 《水资源保护》2021,37(4):133-139
针对2012—2017年玄武湖增加生态补水量并不能让湖泊水质转好的问题,通过实测水量水质数据拟合、零维模型的推导和二维水环境数学模拟预测的方法研究玄武湖水质优化方法及应用。实测拟合发现湖区水质随着补水量的增加呈现先转好再变差的趋势。通过零维模型的公式推导及量化参数的方法,得出玄武湖污染物降解量与补水量呈负一次函数关系,玄武湖水质与补水量呈二次方关系,并得出丰水期优化补水量为20万t/d,枯水期优化补水量为15万t/d。运用水环境数学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在枯水期近期削减现状入湖污水的40%水质最优时的补水量为12万t/d;在丰水期,近期削减现状入湖污水的40%时的水质最优补水量为18万t/d,远期削减现状入湖污水80%时的水质最优补水量为15万t/d。  相似文献   

17.
根据鄱阳湖水位频变的实际情况,以星子站水位为例,利用生态水文法对鄱阳湖湿地的适宜生态需水位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1953—1973年、1956—2000年、2006—2010年期间鄱阳湖水位和一些代表物种如白鹤和芦苇的生长、分布及变化规律,表明(1)针对鄱阳湖湿地水位剧烈变化的特征,将适宜水位分为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时段进行研究更为合理;(2)在丰水期以12~15 m作为适宜水位,枯水期以11~14 m作为适宜水位,作为关键时段的4月和10月适宜水位一定要得到保证;(3)水位条件变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鄱阳湖湿地植物的带状分布,但水位变化直接决定各种物种的数量及生物量.  相似文献   

18.
南四湖湖区最小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针对南四湖的资料,构建了基于最低生态水位和最小湖区生态耗水的南四湖湖区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模型。使用天然水位资料统计法、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计算了南四湖最低生态水位。3种计算结果相近。建议的上级湖最低生态水位为33.00m、下级湖为31.38m。基于频率95%的降水等资料,计算的湖区最小生态耗水为6.44亿m3/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