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改善针布齿条淬火时的变形开裂倾向性,使其最终性能均匀,研究了针布齿条专用高碳低合金钢丝经过不同程度拉拔变形后,在相同球化退火工艺下具有差异的球化退火组织,并且比较了经较大拉拔变形后钢丝退火前后的组织差异,以及该钢丝经轧制前后的组织变化情况.指出:在相同的球化退火工艺下,随着拉拔量的增加,其球化效果越来越好,球粒状碳化物的均匀性和圆整度改善明显;经过较大塑性变形的钢丝进行球化退火,因其球状碳化物的均匀性和圆整度已经稳定,故对其球化效果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2.
金属针布钢丝球化退火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金属针布生产与使用特点进行分析 ,认为最佳的钢丝球化退火工艺是金属针布尺寸精度、基体组织、最终淬火质量的保证。对于 5 7B针布钢丝 ,采用低于Ac12 0~ 4 0℃的球化退火温度可使球化级数达到 3~ 3.5级 ,硬度达到 170~ 190HV ,满足高速轧制要求。金属针布钢丝球化退火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对金属针布稳定化生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嘎  王伯健 《金属制品》2007,33(5):10-12
介绍金属针布钢丝球化退火的目的,对Φ1.02,2.16 mm 2种金属针布合金钢丝低温球化退火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比较,研究其对最终碳化物球粒度的影响,比较2种钢丝的退火组织,探索2种钢丝低温球化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金属针布平整度的重要性,并对影响金属针布平整度的因素作了探讨。着重对金属针布生产过程中的压扁、球化退火、连轧、刮边、冲齿、淬火等主要工序所产生的平整度缺陷,逐项进行了分析。统计表明:总高超差而报废的或降等的针布达70~75%。最后指出提高平整度的主要途径是:保证球化退火金相组织;严格连轧工艺操作;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提高职工素质;全面质量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60钢金属针布的球化退火和淬火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阳 《化纤与纺织》1997,(2):35-37,34
本文通过60钢金属针布球化退火及淬火怕分析得出,只在要适当控制热处理工艺参数,用60钢制造耐靡性好的针布仍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目前针布生产中常用的两种球化退火工艺后指出:对于亚共析钢而言,当原材料组织为均匀的索氏体或细片状珠光体时,采用低于Ac1的低温球化退火工艺,将有利于稳定球化退火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60钢金属针布几种不同球化退火及淬火工艺的分析指出,只要适当控制热处理工艺参数及原始组织,在高碳亚共析钢中也可以得到在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未溶碳化物质点的组织,因而用60钢制造耐磨性好的针布仍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8.
根据球化退火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加热过程控制技术,结合生产现场球化的测试,制定出相应的快速球化退火工艺,改善了组织和机械加工性能,并缩短了球化加热时间2/3 ̄3/4,节约了能源。  相似文献   

9.
研究金属针布专用合金钢丝拉拔变形后,球化退火工艺对碳化物形态及分布状态、拉拔变形量对球化退火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拉拔量的增加,其球化效果越来越好,球粒状碳化物的均匀性和圆整度有了明显改善;较大拉拔塑性变形后钢丝进行球化退火,其退火效果变化不明显,球状碳化物的均匀性和圆整度已经稳定。  相似文献   

10.
对比分析了GCr15轴承钢普通球化退火工艺和改进球化退火工艺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采用改进球化退火工艺处理后比普通球化退火处理后硬度值低6 HBW,金相组织级别波动小,经0.2~0.3 mm拉拔减径后,成品材料硬度满足要求。改进球化退火工艺采用氢气作为保护气氛,材料无附加脱碳;采用快速加热方式,工艺周期缩短2 h,材料金相组织和硬度均匀性较改进前明显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奶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正交试验对马铃薯奶饮料的生产工艺及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经去皮、预煮、破碎后,加5倍水,在90℃下糊化48min,再加入0.3%的混合稳定剂(0.1%琼脂、0.1%黄析胶、0.1%CMC-Na),5%的脱脂牛奶,8%的白砂糖调配,然后装灌、密封,在121℃下杀菌20min,便可获得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价格人氏廉的马铃薯奶饮料。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米不同粮情、水分、粮温、粮质、密闭性能、贮存期限为依据,对我库确保大米安全过夏的常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估算出了低、中、高投药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各香型白酒色谱骨架成分和微量成分的分析、总结,为调酒液的生产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基础,并对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研究了浸泡法加工松花蛋时氢氧化钠浓度、料液体积、浸泡蛋的重量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料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在2 %~5 %时都可以做成合格的松花蛋.蛋重:料液重为1:3时,氢氧化钠浓度应控制在2 %.蛋重:料液重为1:2时,氢氧化钠浓度应控制在2 %.蛋重:料液重为1:1.5时,氢氧化钠浓度应控制在3 %.蛋重:料液重为1:1时,氢氧化钠浓度应控制在4 %.  相似文献   

15.
汾酒酿造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代谢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跟踪汾酒的酿造过程,应用微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可培养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并且运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了代谢产物,找出了酿造过程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群与数量的消长规律和代谢产物动态变化的规律,基本确定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研究汾酒酿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在非织造布发展方面的差距以及西部开发中的机遇与挑战。文章认为非织造布工业在西部地区主要应该配合国家重点基础工程建设和当地市场的需求渐进发展 ,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新型材料来支持和满足西部开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食源性低聚肽是以食用蛋白为原料水解的产物,分子质量小于1000 u,一般由2~10个氨基酸构成,可不需消化或稍加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利用率较高。食源性低聚肽具有一些生理活性功能,如抗氧化、抗菌,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等。近年来,食源性低聚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化妆品等行业。从理论上来说,一般形成抗原表位至少需要5个氨基酸,由2~10个氨基酸组成的食源性低聚肽能够形成抗原表位而存在IgE介导过敏的潜在风险。据此,本文对可能引起食源性低聚肽致敏风险的因素,如存在抗原表位和可能发生交叉过敏反应进行分析,并对可能用于评价食源性低聚肽致敏性的方法进行介绍,对如何降低食源性低聚肽致敏风险的加工方法进行探讨,为食源性低聚肽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剖析了常州月夜灯芯绒有限公司(原常州灯芯绒厂)从辉煌到一蹶不振,后采用租赁方式叉遭受再次失败,再到通过转换运行机制,实现扭亏为盈、重现辉煌的历程,证明国企存在的“铁饭碗”、“大锅饭”、工作效率低等“大企业病”只有转换机制才能“治愈”。抓住机制转换这个核心,大胆进行企业内部改革,才是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9.
茅台酒生态环境中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蒋红军 《酿酒》2003,30(4):22-24
茅台酒的酿造过程是一个以固体原料为代谢底物的多菌种混合式的发酵过程。从茅台酒生态环境中酿造微生物种类、数量、代谢、遗传等方面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探讨,了解茅台酒生态环境中酿造微生物多样性,同时对茅台生态环境酿造微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研究进展望。  相似文献   

20.
把叶分离工艺在打叶复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打叶复烤加工过程中因把头未解把和烟叶过长使烟叶相互缠绕及烟叶与设备缠绕造成的堵料、物料流量不均匀等问题,对打叶复烤预处理段工艺进行了创新——把叶分离工艺。该工艺改变了以往打叶复烤工艺中对烟把进行机械或人工解把的概念,直接将烟把把头部分切断单独处理,实现把叶分离,分类加工。应用结果表明,解把率可达99%以上,堵料故障停机率、设备有效作业率显著改善,烟叶主要打叶质量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改进,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