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载体化Me_2Si(Ind) _2ZrCl_2催化乙烯-己烯共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以SiO2为载体的Me2Si(Ind)2ZrCl2/MAO催化乙烯-己烯共聚合反应。在试验条件下,随着共聚单体己烯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熔点和密度均下降;反应活性则呈现共单体效应。研究了该共聚物序列结构、组成、数均链长,测定了该共聚物的竞聚率r1=13.6、r2=0.074、r1r2=1.0。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在非均相配位催化剂存在下丙烯与少量4-苯基-1-丁烯的共聚,并对所得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Al/Ti比、反应温度、第二单体浓度、外给电子化合物对共聚合的影响,得出共聚合的较佳反应条件为:t=40min,Al/Ti=50—100,T=45—50℃,同时发现第二单体的加入具有“共单体效应”,外给电子化合物能提高产物的等规度,但使催化效率下降。对共聚物用溶剂进行了抽提,发现聚合物可分为丁酮可溶部分和不溶部分,可溶部分为无规共聚物,而不溶部分为等规共聚物。用13C-NMR方法对共聚物的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的链结构是孤立的4-苯基-1-丁烯单元镶嵌在长序列的丙烯链段中  相似文献   

3.
采用过硫酸铵(APS)-硫代硫酸钠(STS)及Ce ̄(4+)分别引发丙烯腈与壳聚糖接枝共聚反应,IR及SEM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当[Ce ̄(4+)]=(6-8)×10 ̄(-3)mol/l;[AN]=(5-6)×10`(-1)mol/l;壳聚糖=0.75g/100m1;40°C;反应5小时及当[APS]=[STS]5×10 ̄-3mol/l;[AN]=6×l0 ̄(-1)mol/l;壳聚糖=2.0g/100m1;60°C;反应5小时时,所得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G)及接枝支链的分子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AlCl3引发的2-甲基-1-丁烯(2M1B)和2-甲基-2-丁烯(2M2B)与1,3-戊二烯(PD)阳离子共聚反应。在正己烷为介质的PD阳离子聚合体系中加入2M1B和2M2B均可大幅度抑制或消除交联聚合物的生成,同时使聚合物总产率下降,随共聚单体中2M1B或2M2B摩尔分数的增加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先呈现上升趋势,在达到极大值后逐渐下降。在甲苯为介质的AlCl3引发的PD阳离子聚合体系中加入2M1B和2M2B使得聚合物产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单体配比下,均相金属茂催化剂Cp2ZrCl2/MAO和Et(Ind)2ZrCl2/MAO对乙烯-己烯、乙烯-丙烯的共聚性能,对共聚物性能进行了测试讨论。利用13CNMR计算了乙丙共聚物的链段组成及竞聚率,发现竞聚率积γE·γP随己丙共聚的乙烯/丙烯单体配比而变化,从γE·γP<1(嵌段共聚物)变向γE·γP>1(交替共聚物)。选择适当的乙烯/丙烯配比可获得无规共聚物(γE·γP=1)。  相似文献   

6.
铑催化剂催化庚烯羰化一步制辛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以Rh_2AcO_4和[Rh(NH_3)_5Cl]Cl_2为催化剂前体,以PBu_3为配位体,烯烃进化一步合成辛醇的试验结果。考察了催化剂浓度、配位体用量、合成气压力等对反应的影响。在[Rh=5×10 ̄(-3)mol/L、P/Rh=4、合成气(Co/H_2=1/2)总压5.0MPa、T=120℃、t=24h以内时,烯烃转化率100%,对醇的选择性95%以上,醇的正异构比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N,N-二甲基乙基丙烯酰胺同丙烯酰胺水溶液的共聚合反应。利用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重排,采用斜解式作图法测定了两单体竞聚率,试验数据用微机处理作图测得竞争聚率值r1=0.116,r2=3.610。  相似文献   

8.
以MgCl_3.EB/TiCl_4高效载体催化剂,在工业条件下进行了乙烯/1-丁烯共聚合。探讨了1-丁烯的存在及浓度对催化剂效率及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用FT-IR和13CNMR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和序列分布。  相似文献   

9.
新型C_9—C_(10)芳烃脱烷基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Al_2O_3经稀土氧化物预处理后,制得C_9─C(10)芳烃脱烷基制二甲苯、甲笨和苯的Cr_2O_3-RE/Al_2O_3催化剂。经高温处理的预制载体RE-Al_2O_3,稀土氧化物可调节r-Al_2O_3的酸性,同时促使Cr_2O_3晶粒均匀分布在r-Al_2O_3表面。Cr_2O_3/Al_2O_3催化剂相比,Cr_2O_3-RE/Al_2O_3催化剂对BTX(苯、甲苯和二甲苯)有较高的选择性及较好的抗积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高活性烯烃醛化催化剂,二氧化硅负载聚.-γ-氨丙基硅氧烷-钌-钴双金属络合物(SiO_2-Si-NH_2-Ru-Co),XPS和IR分析表明,络合物中氮原子与金属间形成了配应键.研究对苯乙烯醛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Ru/Co摩尔比2/1,温度130-140℃,CO/H_2比为1/1-1/2。该催化剂稳定性高,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氯甲烷盐(M_1)与丙烯酰胺(M_2)的水溶液共聚合中,研究了氧化还原-偶氮化合物复合引发剂的作用机理。测得54℃下两种单体的竞聚率为1.54(γ_1)和0.30(γ_2)。阳离子共聚物经~1H-NMR表征,证实有可能根据δ1.15和2.19ppm处两个共振峰确定共聚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氧化还原引发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甲基烯丙基磺酸钠(SMAS)水相沉淀共聚反应动力学。采用红外光谱法及磺酸基团分析测定了共聚物组成,获得 AN(1)-MA(2)和 AN(1)-SMAS(3)的竞聚率分别为 v_1=0.77,r_2=1.20及 r_1=2.8 r_3=0.2。考察了单体配比对共聚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C_7-C_8、C_8-C_(10)和C_7-C_(10)α-烯烃在庚烷溶液中,以TiCl_3-Al(C_2H_5)_2Cl为催化剂的共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气相色谱法测出了共聚单体的配料比和反应中各组份单体的消耗量,根据Fineman-Ross公式:R-R/ρ=(R~2/ρ)γ_1—γ_2,算出了各组份单体的竞聚率。1-辛烯(M_1)-1-庚烯(M_2):γ_1=0.85,γ_2=1.0;1-癸烯(M_1)-1-辛烯(M_2):γ_1=0.72,γ_2=1.0;1-癸烯(M_1)-1-庚烯(M_2):γ_1=0.94,γ_2=1.3。获得的竞聚率用三元共聚方程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双环戊二烯-马来酸酐自由基共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  王小梅  王芳  闫卫东 《石油化工》2005,34(5):474-477
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双环戊二烯(DCPD)与马来酸酐(MA)于70℃下进行自由基共聚,控制共聚时间使共聚转化率低于10%。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共聚物中MA的含量,测定结果与13C核磁共振(NMR)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相对偏差为-0.77%。13CNMR法的测定结果表明,参与自由基共聚的DCPD单元中降冰片烯与环戊烯的摩尔比为7.143。采用Fineman-Ross法测定单体的竞聚率(r),rMA=0.0064,rDCPD=0.6760。研究了共聚物中DCPD与MA单元的链段序列分布。  相似文献   

15.
王国祥  刘朋生 《石油化工》2004,33(5):472-474
用过硫酸钾作引发剂,在微乳液中进行了N-马来酰-L-丙氨酸(AMI)与苯乙烯(St)共聚合反应的研究,合成出了具有光学活性的共聚物。在低转化率下测定微乳液共聚合的单体转化率。采用元素分析方法对共聚合产物的组分进行分析,通过:Mayo-Lewis,Kelen-Tudos,Yezrielev-Brokhina-Roskin方法计算共聚合反应的竞聚率(r),并对3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AMI的竞聚率r1=0.050,St的竞聚率r2=0.113;并从得到的竞聚率可以推测出共聚物具有交替共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苯乙烯与富马酸二甲酯的RAFT无规共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梁俊  朱秀林  朱健  程振平 《石油化工》2004,33(7):666-669
成功进行了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不同结构的二硫代酯为链转移剂的富马酸二甲酯(DMF)与苯乙烯(St)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的无规共聚。结果表明,在低转化率(<50%)时,ln([M]0/[M])随聚合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增加,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的增加也呈线性增长,所得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PDI)较窄(PDI<1.3)。比较了不同结构的链转移剂对聚合控制的影响。根据元素分析所得到的共聚物的平均组成,利用Kelen-Tudos方程,计算两种共聚单体的竞聚率分别是rSt=r1=0.549,rDMF=r2=0.094。同时考察了单体与引发剂配比以及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光敏性类交替共聚物自组装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光敏单体——对氯亚甲基苯乙烯与4-甲基-7-羟基香豆素的醚化产物(SC),并以SC为共聚单体与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双亲性类交替共聚物P(St/SC-alt-MA),再利用酸酐基元与2-氨基吡啶的胺解反应获得离子化的P(St/SC-alt-MA)(P(St/SC-alt-MAA))。用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P(St/SC-alt-MA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P(St/SC-alt-MAA)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的胶束的结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不同辐照时间下P(St/SC-alt-MAA)胶束在特征紫外光波长处吸光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St/SC-alt-MAA)胶束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交联反应,在254nm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解交联反应,说明P(St/SC-alt-MAA)胶束具备一定的光可逆特性。激光粒度分析仪和Zeta电位仪等测试结果显示,P(St/SC-alt-MAA)在选择性溶剂中形成了pH敏感的胶束,该胶束具有一定的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苯与乙醇合成乙苯的宏观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制的磷镁改性ZSM-5分子筛工业催化剂上,通过大量实验与数据处理,指出,苯与乙醇合成乙苯的宏观动力学可用连串-平行反应力学规律描述,其动力学模型为:(-γ_B)=-dP_B/dt=k_1P_B~(0.5)P_(Et)~(1.07),γ_(EB)=dP_(EB)/dt=k_1P_B~(0.5)P_(Et)~(1.07)-k_2P_(EB)~(1.07),γ_(DEB)=dP_(DEB)/dt=k_2P_(EB)~(0.2)P_(Et)~(1.07)。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1,1,1-三甲基-2-丙烯酰肼(TMAH)均聚以及与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的共聚反应,实验结果表明,TMAH易均聚,并且易与BA,EA,MMA发生共聚反应,不与St发生共聚反应。测定了80℃时TMAH-BA共聚体系中单体的竞聚率(rTMAH=0.96,rBA=1.23),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速率随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是共聚物的组成不变;聚合温度升高,聚合反应速率和共聚物中TMAH的摩尔分数都增加;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中TMAH摩尔分数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1,4-二氧六环为溶剂,AIBN为引发剂,N-[(4-溴-3,5-二氟)苯基]马来酰亚胺(BDPM)和苯乙烯(St)为原料,通过溶液聚合合成了N-[(4-溴-3,5-二氟)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BDPM/St)二元共聚物,考察了单体投料比、单体总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时间对共聚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1 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根据元素分析测定结果,计算得到共聚物中两种单体单元的摩尔配比接近1∶1,表明了BD-PM和St具有明显的交替共聚趋势。通过热重分析对BDPM/St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元共聚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GPC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Mn=2.17×105,MW=2.85×105,D=1.4),表明BD-PM/St聚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