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滑坡是一种地质自然灾害 ,它直接威胁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滑坡监测和预报工作能够有效预防滑坡的发生。长江科学院通过对清江隔河岩水库库岸滑坡约 10年的监测实践 ,总结了各种类型滑坡的监测成果。结合在清江水电工程所做的大量监测工作 ,对进一步完善三峡库岸滑坡稳定性安全监测措施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龙羊峡水电站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文章重点,介绍了库岸滑坡,尤其是坝前库区六号、七号地段滑坡和坝下游的虎丘山滑坡,为了对其滑坡的稳定情况作出预测,所采取的一系列安全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滑坡体严重影响着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库岸边坡的监测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伴的是,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滑坡监测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监测存在的不足,提高库区滑坡的安全监测水平,实现高精度、全天候、无人值守和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4.
清江库岸滑坡体稳定性监测设计与监测实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清江库岸滑坡体和危岩体较多,其稳定性状况如何是水库建设过程中应该予以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依据安全监测设计基本原则,将杨家槽、茅坪等5个滑坡体和白岸、康岩屋2个危岩体列为首批重点监测对象,监测实施过程分为仪器埋设与安装、现场观测、资料处理与分析、信息反馈和预测预报等5个具体步骤。结果表明,监测设计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监测成果很好地反映了滑坡体(危岩体)的变形特征和客观规律,为水库的运行管理提供  相似文献   

5.
杨家槽滑坡体稳定性位移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家槽古滑坡, 体积约880万m3。在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兴建前夕,千余居民迁移到该滑坡体上居住。1991年地质初勘确认为基岩滑坡后, 开展了滑坡内部和外部变形观测。稳定性监测以仪器监测为主, 同时结合地质调查和宏观巡视检查。观测贯穿大堤蓄水前、蓄水期和运行初期全过程, 取得了滑坡位移、 降雨量、地下水、江水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6年来的大量监测资料表明,杨家槽滑坡体在库水位下降时, 滑舌部位仅出现微小向下位移, 滑坡整体稳定性尚好, 采取适当地表排水措施, 可不予搬迁, 但必须继续加强安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坝库岸滑坡是龙羊峡水库南岸从坝前至汪什科段的滑坡体,总长度为15.8km,它是龙羊峡水电站工程的三大隐患之一,至今仍未做安全处理,对库岸滑坡进行长期观测和预报,是保证电站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准确及时预报库岸滑坡情况,应用GPS定位技术,替代原来的常规测量方法,达到了监测的精度要求,作业效率高,并且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库岸重点滑坡稳定性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概述了60年代以来对长江三峡工程库岸滑坡稳定性作过的大量监测和分析工作。包括现场岩石抗剪强度、位移、应力试验和监测;稳定性计算分析、位移反分析和卫星遥测技术应用的研究等。然后着重介绍了黄腊石滑坡的深部位移监测以及在1991年渡汛期间所起的重要作用。简述了新滩滑坡位移反分析的方法、稳定性评价和它在发展位移反分析方法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江库岸滑坡体位移曲线及变形趋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水山  张保军 《人民长江》1995,26(12):38-42
在对清江隔河岩水库库岸5个滑坡体进行稳定性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3种不同类型的滑坡位移曲线:平稳型变化曲线、发展型变化曲线、收敛型变化曲线,并提出了相应的位移数学模型。初步认为:平稳型变化曲线采用线性函数来拟合,发展型变化曲线采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来拟合,收敛型变化曲线采用对数函数来拟合。位移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对各滑坡体趋势性位移进行定量分析和中短期预测并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滑坡体变形的总趋势,分析了清江库岸5个滑坡体各自位移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水库蓄水及库区移民和当地政府防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龙羊峡水电站近坝库岸稳定性的研究和滑坡涌浪的预测、预报是本工程的重大技问题之一。我院从1979年开始会同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对本课题进行专题研究,于1984。年提出了“黄河龙羊峡水电站近坝库岸滑坡涌浪问题研究报告(运行期)”,1985年又提出了“黄河龙羊峡水电站蓄水初期近坝库岸滑坡监测没计专题报告”。这两个报告都经水电部原水电总局先后审查通过,1986年我院承担了本监测工程的土建、测量监测网、仪器安装等工作。我院组成了现场监测工程指挥部,组织了四个地勘队、测量队等六个单位的部分人员在工地会战。他们战胜了地形险恶、交通不便、生活困难等不利工作条件,终于在1986年10月上旬完成了首次监测的任务,为按期下闸蓄水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介绍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水力学安全监测设计原则、测点位置以及在施工期、运行期泄洪时进行的较全面的水力学安全监测。监测成果表明:从水力学方面而言,大坝是安全的。本是清江隔河岩水力学安全监测的总结,对同类坝型的水力学安全监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现场传感器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集中控制的远程自动化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已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大坝安全监测工作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文章将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安全监测的自动化系统设计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现场传感器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集中控制的远程自动化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已逐步形成并发展完善。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大坝安全监测工作都给予高度的重视,文章将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安全监测的自动化系统设计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基坪滑坡体是清江隔河岩水库库岸大型滑坡体之一,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滑坡。为了监测水库蓄水前后该滑坡体的稳定性状态,通过在滑坡体上埋设钻孔倾斜仪和布设外部变形监测网点等监测手段来进行现场观测。监测成果表明:水库蓄水初期诱发地震导了(墓坪)徐家台次级滑坡体的剧烈变形,对滑坡体整体稳定性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田坤  陈锬  宋华山  夏威 《人民长江》2015,46(14):94-97
为分析GPS与水准测量在滑坡监测中的运用情况,将二者相结合,对湖北恩施清江库区景阳滑坡群进行了监测。通过跟踪滑坡体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位移信息,并根据最终监测数据分别绘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过程曲线,分析了滑坡体各监测点随时间变化规律。实践表明,GPS与水准测量均能反映滑坡的变化情况,且监测结果较为一致,可广泛运用于库区滑坡监测中。在不方便使用常规测量手段的个别滑坡区域,可以只用GPS来进行滑坡监测。  相似文献   

15.
GPS在大坝和滑坡安全监测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在大坝及滑坡安全监测系统中应用GPS技术,在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进行了GPS用于大坝,滑坡安全监测的可行性试验。在此可行性论证基础上,通过隔河岩大坝外观变形GPS自动化监测系统,三峡库区滑坡GPS监测试验(静态)和龙羊峡水库近岸滑坡GPS监测(快速静态)的实例,论述了GPS定位技术完全可以代替常规的监测方法,用于各种高精度变形监测领域,并且GPS监测系统可以使监测工作实现完全自动化,使监测,监控,决策实现远距离控制,建立无人值守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6.
滑坡监测是全面掌握滑坡体变形阶段特征、破坏过程及灾害预测预报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能有效地预测预报滑坡灾害的发生,从而降低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但目前滑坡监测多以传统的人工定期监测为主,不能捕捉滑坡实时动态变化,无法满足滑坡灾害及时预测预报。以清江隔河岩库区偏山滑坡为例,建立了一套实时监测系统,通过数据的无线传输和Internet的无线接入,实现了滑坡灾害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互联网共享和预警,同时将实时监测结果与人工定期监测结果、滑坡勘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完全一致,充分检验了滑坡实时监测系统在滑坡监测中的有效性,可供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墓坪滑坡体是清江隔河岩水库库岸大型滑坡体之一,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滑坡。为了监测水库蓄水前后该滑坡体的稳定性状态,通过在滑坡体上埋设钻孔倾斜仪和布设外部变形监测网点等监测手段来进行现场现测。监测成果表明:水库蓄水初期诱发地震导致了(墓坪)徐家台次级滑坡体的剧烈变形,对滑坡体整体稳定性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李家峡水电站库岸滑坡大地测量监测的实施过程以及资料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龙羊峡水电站近坝库岸滑坡监测工程由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院设计。1986年元月该院又接受了这项工程的施工和3年监测任务。当年3月8日施工队伍进点,10月15日龙羊峡水电站下闸蓄水前监测工程土建部分基本结束,监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对大华桥水电站库区内潜在滑坡的监测与评估,利用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之间共46景Sentinel-1数据和SBAS-InSAR技术获取了大华桥水电站库区内的时序InSAR形变结果。结果表明:大华桥水电站沿江库区的大华、拉古古滑坡形变速率分别为-100 mm/a和-110 mm/a,累积形变量分别为-14 cm和-12 cm,处于不稳定状态。在5~10月的汛期期间其形变速率陡然增加,受降雨影响明显。通过现场勘察,发现大华、拉古滑坡体有明显滑动迹象,表明InSAR结果可靠性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大华桥水电站库区滑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