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柞蚕生产与蚕场生态环境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生产是辽宁省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柞蚕生产与蚕场生态环境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柞蚕生产能否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从理论和生产的角度。分析了柞蚕生产与蚕场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柞蚕场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图。并就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柞蚕生产,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柞蚕在野外饲养,气象因素直接影响到柞蚕生产的丰欠和蚕民收入的高低。市农业中心果蚕站根据市气象台提供的2013年丹东地区农业气象条件预报资料,分析我市柞蚕生产年景情况,针对自然灾害和柞蚕病虫害防治提出科学对策和措施,以指导我市柞蚕生产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调研凤城市柞蚕产业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凤城市发展柞蚕生产的优势,阐明了影响柞蚕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巩固提升传统柞蚕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强宽甸县柞蚕良种繁育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生产是宽甸县农村的一项传统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县现有柞蚕场60万亩,2007年放养柞蚕8438把,产茧4500吨,蚕茧产值7200万元。柞蚕种是柞蚕生产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县蚕种生产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蚕种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蚕种质量不断提高。原种以下种级的蚕种生产能力基本达到了自给自足,为全县柞蚕业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蚕种生产市场现状我市现有蚕种生产单位29家(不含蚕科所),合计生产柞蚕卵4900公斤左右。如果加上辽宁省蚕科所生产的柞蚕种卵17000公斤左右,预计由凤城市境内产出的柞蚕种卵总计约22000公斤左右,占全省春柞蚕用种量的80℅以上,占全国春柞蚕用种量的60℅以上。近几年我市虽然加强了蚕种市场的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芳 《辽宁丝绸》2013,(1):25-26
柞蚕场是柞蚕生产的基地和物质基础,也是山区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沙里寨地区的一些柞蚕场质量明显下降,约有1/4的柞蚕场树势衰退,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较重,砂化面积不断扩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阻碍柞蚕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将破坏山区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杨书岫 《丝绸》2005,(3):18-19
从柞蚕遗传学、饮食条件和生物结构、放养条件及后期加工方法系统分析了柞蚕线色泽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织绸生产中克服色差的具体方法,文中的理论和试验成果对指导柞蚕及副产品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柞蚕丝绸业界有这样的统计:世界柞蚕的90%在中国,中国柞蚕的90%在辽宁。足见辽宁柞蚕丝绸业地位的重要。总结辽宁柞蚕丝绸业的辉煌、跌落与重生,就可以窥见中国柞蚕丝绸业的发展历程,辽宁柞蚕丝绸业发展变化是中国柞蚕丝绸业发展变化的缩影。历史资料记载,1915年辽宁柞蚕茧产量6.05万吨,从此一直保持中国第一大柞蚕茧生产省的地位。辽宁的柞蚕,主要分布在北起昌图、南到大连以东的地区。据统计,1970~1980年代,该省有  相似文献   

9.
柞蚕是重要的绢丝昆虫。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柞蚕业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柞蚕的正式人工放养,以鲁中南山区为早,估计在明朝中叶以前。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19个省曾放养过柞蚕。80年代后,仍有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山东、河南、贵州、陕西、湖北、四川等省区放养柞蚕。不过,一些老蚕区如山东、河南、贵州,最近几十年,柞蚕业衰落到生产规模与产量仅为历史盛期的20%的水平。相反,吉林、黑龙江。内蒙等新蚕区却有极高的柞蚕业开发兴趣。辽宁是全国柞蚕生产大省,柞蚕茧产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深入全市重点养蚕乡镇调查研究,重点阐述了我市柞蚕生产优势条件,分析了蚕场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提出了今后蚕业生产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澄清人们"放养柞蚕必破坏生态"的错误思想,回答了只有科学养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集体林柞蚕场产权制度改革,加强蚕场生态建设、保持健康稳定的柞蚕生产,才能为找市特色农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复兴柞蚕之乡再现丝绸之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丹东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生产基地,柞蚕生产也是我市农业生产的骨干项目之一。以蚕业发展为依托的缫丝、织绸、印染等行业也在我市占有重要地位。多少年来,丹东一直是全国的柞丝绸系列化产品的生产基地。丹东素有"柞蚕之乡"、"丝绸之城"之美誉,半个世纪以来,柞蚕丝绸业一直是丹东的传统支柱产业,养蚕业与丝绸工业的发展兴衰史,就是丹东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可见茧丝绸行业在我市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柞蚕的人工放养技术、独特的柞蚕丝绸产品及生产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迄今为止,关于柞蚕丝绸技术与发展的综合研究在国内外尚属少见。本文介绍了2000多年来中国柞蚕丝绸业发展的五个技术进步阶段,旨在弘扬柞蚕丝绸文化,促进柞蚕丝绸业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利用显微镜检测柞蚕微孢子虫对控制柞蚕微粒子病在生产中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在显微镜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故障,严重影响了柞蚕微孢子虫的检出效果。对常见故障予以分析,查明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排除方法,旨在为蚕业科研、蚕种生产单位正确利用显微镜检测柞蚕微孢子虫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即柞蚕脓病,俗称柞蚕的半蜕皮、水眠子、嫩起子、黄烂病、油烂茧和里倒山等,是柞蚕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散布广,我国各柞蚕产区和世界上饲养柞蚕的国家都有发生,危害严重,一般年份蚕期发病率为5%。20%,发病重的年份发病率可高达40%。传染性强,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其发生。  相似文献   

15.
经过对传统养蚕方式的分析,通过采取生态柞园建设技术及生态化柞蚕生产新技术,实现柞蚕生态放养。  相似文献   

16.
柞蚕脓病、柞蚕软化病、柞蚕微粒子病统称为柞蚕三大病害。在秋柞蚕生产中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严重。如不加强防治,将导致养蚕户绝产绝收。长期以来,在秋蚕病害防治中,通常只使用一种药剂,防治一种病害,这种方法难免顾此失彼,难以使秋蚕在多种病害的威胁下取得稳产高产。自2004年以来,我县灌水、长甸、永甸镇等主要蚕区推广使用了秋柞蚕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病虫害是一切动植物生长的最大危害,柞蚕空胴病是柞蚕软化病的病症之一,俗称"稀屎腚"。它是我国目前蚕业生产中对蚕业生产危害较重的病毒之一。近几年在我乡的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一、病原本病的病原是柞蚕链球菌,属于乳酸细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蚕蛹虫草出草率低及出草质量差等问题,以蛹虫草菌种为材料,以寒地活体柞蚕蛹为寄主,采用注射法接种和揭掉颅顶板法出草为核心关键技术,人工培育蛹虫草产品,并调查和检测柞蚕蛹虫草的生长状况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寒地柞蚕蛹的僵化时间为14 d,比非寒地柞蚕蛹缩短4 d;原基萌发时间为10 d,比非寒地柞蚕蛹缩短4 d;生产总周期为50 d,比非寒地柞蚕蛹缩短10 d。寒地柞蚕蛹的僵化率为95%,出草率达95%,均高于非寒地柞蚕蛹。寒地柞蚕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多糖含量、虫草素含量分别是非寒地柞蚕蛹虫草子实体中的1.21倍、1.47倍;寒地柞蚕蛹虫草子实体中的硒含量为25 μg/100 g,为富硒蛹虫草。利用寒地柞蚕蛹可以高效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蚕蛹虫草。  相似文献   

19.
曹德志 《辽宁丝绸》2012,(1):30+19-30,19
东汤镇柞蚕林资源丰富,柞蚕场面积15万亩。年养春秋蚕1800把,正常年可产蚕茧1000吨,年收入1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形成养蚕、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经济。全镇各村组均有柞蚕生产项目,是全国重点养蚕镇之一。柞蚕生产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是广大农民几百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一、建立国家级柞蚕原原种繁育基地是促进柞蚕产业健康发展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专家预测,未来50年,我国在世界柞蚕业独领风骚的格局不会改变。我国每年生产约2000吨的柞蚕丝纤维,占世界纤维生产总量不足0.02%,而天然纤维,尤其是蚕丝纤维消费热方兴未艾,未来15年内国内、国际市场的消费量将呈直线增长趋势。此外,柞蚕丝纤维和其他柞蚕生物产品均具有多层次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