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横倾状态下速射迫击炮射击精度出现偏差的问题,通过建立速射迫击炮的坐标系,分析横倾前后速射迫击炮的炮身状态并利用坐标变换,得出横倾状态下速射迫击炮射击偏差量的数学模型。利用Origin 软件,计算速射迫击炮在不同距离和横倾角下射击时的方向偏差量和距离偏差量。分析结果表明,横倾造成的方向和距离偏差量,随着射击距离和横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对于射击精度影响程度不同;距离偏差量较小,除边界射击距离外大部分可忽略不计,而方向偏差量较大,应予以修正。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为完善速射迫击炮射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芬兰帕特里亚武器系统公司曾研制出“阿莫斯”(AMOS)双管120毫米先进迫击炮系统,这种迫击炮系统采用“打了就跑”的战术,进入阵地不到30秒钟便可开始射击,通过计算机调整弹道高度实现连发射击并可同时命中目标,射击后不到10秒种就可撤出战斗,克服了传统迫击炮速度慢、弹道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4.
PP87式82mm迫击炮于1987年设计定型,其射速、最大射程两项指标达到同时期世界先进水平,其中,最大射程远远超过了我国此前研制的同口径追击炮。本文将全方位展示该迫击炮,并将其在诸方面与本刊曾介绍过的PP89式、PP93式60mm迫击炮进行比较呈现,请看—— 相似文献
5.
王兆胜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8,(4)
影响火炮地面密集度的因素有初速散布、射角散布、弹道系数散布、偏流散布、纵风和横风散布.运用密集度计算公式,计算弹道系数C等于0.4、射角θ0等于45°时地面密集度随初速的变化;弹道系数C等于0.4、初速v0等于800 m·s-1时地面密集度随射角的变化.运用求误差比重的方法计算初速散布、射角散布、弹道系数散布、偏流散布、纵风散布和横风散布等占地面密集度的比重.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地面密集度随射角和初速的变化规律,以及各因素占密集度的比重随射角和初速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密集度下的首发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6.
7.
为研究大口径转管机枪在轻型三脚架上射击时的射击密集度随方位射角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具有不同方位射角的转管机枪系统刚柔耦合发射动力学模型,对机枪系统的射击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机枪系统不同方位射角射击时三脚架中柔性部件的弹性变形情况。利用动力学仿真得到膛口响应,计算了转管机枪以5个不同方位射角射击时的射击密集度。结果对比表明,转管机枪在轻型三脚架上射击时,随着方位射角的增大,射击稳定性变差,方位射角超过一定范围射击密集度下降明显,且左右射击时转管机枪系统振动具有不对称性。分析结果为转管机枪系统改进三脚枪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60mm迫击炮属于小口径迫击炮,这类武器体积小、质量轻、机动性好,发射后可迅速转移,深受部队官兵的喜爱。建国后,我国先后研制并装备部队有63式、M83A式、PP89式及PP93式等60mm迫击炮。本文在此为您展示PP89式60mm迫击炮—— 相似文献
9.
陈万创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3,(1):12-15,57
战术导弹所承受的环境应力是影响其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论述了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方法,给出了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的原理框图和可靠性指标,并对试验方案,环境应力,试验剖面和失效判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设计出了一种用于测量运动物体的三维空间动态位移的测量装置,主要用于测量自行火炮车辆在射击过程中的振动轨迹和三维运动位移--时间历程曲线,也可直接用于其它运动物体的测量。本文对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核进行了详细描述,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描述了航天飞机四框架平台系统;提出了模拟惯性测量装置的具体方法以及误差模型方程;并对平台系统的误差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建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液体发射药技术应用于迫击炮,针对液体药侧喷结构,在考虑迫击炮基本装药燃烧过程,并计及活塞气室气孔对燃气的节流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模型。数值模拟了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过程,分析了活塞气室气孔、喷射启动压力、喷射孔面积、液体发射药装药量等结构参数对迫击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气室导气孔面积、喷射孔面积对各腔室的压力及弹丸初速影响较大; 液体发射药装药量对初速提高有明显作用,通过匹配系统结构参数及装填条件,在不增大最大膛压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初速。该文所建模型将为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结构优化和样机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某迫击炮座钣在密实中硬土上发射过程中的结构强度问题,建立座钣与土壤耦合力学有限元模型。采用静态分析,分别建立2种不同材料座钣置于密实中硬土上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使用ANSYS Workbench对模型进行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得到不同材料下座钣的应力以及位移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同种加载方式下,座钣所受的最大应力位置基本一致,选取TC4钛合金材料,座钣所受的最大应力远远小于其屈服极限;其结果对迫击炮座钣轻量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火炮的多射角工况特性,建立火炮上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依据火炮发射时上架的结构受力特性及其技术设计要求,对其进行静态刚强度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提高上架刚度为目标,先运用拓扑优化方法寻求上架的最佳材料分布,确定加强筋的合理布局,再运用尺寸优化方法对上架进行详细设计,获取最终的结构优化方案。优化后多射角工况下左右耳轴中心位移显著减小,最大减小比率为32.61%,同时结构质量减小了1.42%,达到了提高上架刚度的优化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18.
19.
自行高炮中原有提供炮塔方位角的机构主要不足是传动链较长,传动空回较大,难以保证瞄准线的独立精度。将炮塔方位角测量装置直接与炮塔大齿圈啮合,并且其内部采用了双片齿轮消隙技术,因而可以为稳定跟踪伺服系统和火控系统等提供高精度的炮塔方位角。炮塔方位角测量装置由精密传动机构和角位移测量仪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可以机械调零、按系统同步信号进行采集并输出炮塔方位角。通过分析相关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高精度的炮塔方位角有助于提高系统对目标的探测精度和截获概率。 相似文献
20.
各国军队广泛装备的迫击炮,目前正处于重新评价的阶段。当轻型,灵巧及便利的60毫米迫击炮被特种和空降部队保留以供可预见的未来使用时,81/82毫米迫击炮则开始退出其主导地位。120毫米迫击炮将被广泛采用。其主要原因是120毫米迫击炮的威力及射程优势,而费用与81/82毫米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