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藏北羌塘盆地演化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勇  曹春潮 《断块油气田》1998,5(5):6-12,22
探讨藏北羌塘盆地演化史,方法:对盆地的岩浆岩,区域地层分布规律及沉积建造进行研究,对羌塘盆地构造演化史进行追踪。结果:阐述了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各期演化造就的盆地类型。结论:指出羌塘盆地在早二叠世具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性质。早、中三叠世由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向弧后盆地转化。晚三叠世为弧后盆地,早侏罗由弧后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中,是侏罗世为前陆盆地,白垩纪及其后为山间盆地。  相似文献   

2.
多期伸展构造作用控制了纽芬兰大浅滩,爱尔兰陆架和北海中央中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Jeanne d‘Arc盆地,Porcupine盆地和Moray湾盆地构造和地层的一系列响应证明了构造幕之一的晚Cimmerian期同生构造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潮水盆地属典型的西北体罗系原型盆地,早在20世纪中叶就在青土井发现浅油藏。为了正确认识潮水盆地侏罗系的沉积体系,以便更好地完成该区油气藏的勘探,通过详细的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记录,对潮水盆地侏罗系地层进行了详细认识。认为盆地发育有冲积扇、三角洲一湖泊和河流三大类沉积体系,对应的亚、微相沉积体相互叠置,横向上具可追踪性。最后,结合前人资料和岩相特征认为:潮水盆地为由早期的断陷盆地冲积扇体系.经中期盆地深陷水进演化为三角洲一湖泊体系,最后经末期水退形成河流体系的盆地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峡新生代沉积盆地由厦澎、乌丘屿、新竹和台湾等坳陷组成。通过对海峡西部的地震地层特征和东部的新生代地层的分析和对比,结合沉积盆地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以及大地构造特征,认为该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中生代末地壳拉伸(孕育期)、晚白垩世-古新世张裂(幼年期)、始新世早期沉降(少年期)、始新世后期-渐新世再次张裂(青年期)、中新世早-中期冷却沉降(壮年期)、晚中新世-上新世早期挤压-收缩(老年期)、上新世后期-第四纪收缩-隆起(消亡期)其中,孕育期-青年期为陆缘裂谷阶段,壮年期为构造调整阶段,老年期-消亡期为全面收缩及台湾坳陷封闭隆起阶段。台湾坳陷是陆缘裂谷从产生到衰亡的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5.
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中生代沉积古气候,古地势,古沉积边界,湖泊沉积基准面,沉积沉降中心,沉积体系等6个方面的变化,论述了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湖泊沉积基准面于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期两次升高,形成了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三大旋回,从三叠纪侏罗世早期,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体系基本为冲积扇或河流(潮湿扇)-辫状河-曲流河-滨浅湖沉积体系,中侏罗世中期为河流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6.
印度河扇近海盆地位于印度板块西缘,其深水区是当今国际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基于二维地震测线、钻井、商业数据库和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本文对印度河扇近海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河扇近海盆地为裂谷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基底之上发育晚白垩世以来的沉积序列,其中晚白垩世末期—早古新世推测处于裂陷阶段,发生大规模岩...  相似文献   

7.
沉积盆地异常低压的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异常低压的形成机制归纳为4大类:1)构造抬升和地层剥蚀、孔隙水化学作用引起的孔隙体积增大;2)封闭层压力的释放、物性差异引起的非均匀流、渗析作用和轻烃扩散作用等流体排出造成的压力降低;3)饱和天然气藏的深埋;4)承压面低于地表。分析了每一类成因机制对形成异常低压的贡献大小。其中,构造抬升引起一定程度的孔隙回弹和温度降低,从而导致地层压力下降,是构造抬升强烈的沉积盆地中形成异常低压的主要原因。而在抬升幅度较小的地区,低压的形成则常与轻烃扩散和饱和天然气藏的深埋有关。孔隙水的化学作用和渗析作用受自身因素的制约,对异常低压贡献不大。除物性差异引起的非均匀流外,其它的低压形成机制都需要以好的封闭条件为前提,否则地层压力将衰减至常压。在中国西部盆地,因地形起伏较大,承压面低于地表,使得地层压力偏低,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低压,只是由于表达方式(起算深度是否等于地表)的原因而造成。  相似文献   

8.
华北板块南缘原型沉积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板块南缘原型沉积盆地类型受构造演化控制,古生代—中三叠世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由“开”到“合”,华北板块南缘也从被动大陆边缘(Z—O2)到抬升剥蚀(O3—C1)再到前陆复理石沉积盆地(C2—P2);晚三叠—早侏罗世,两大板块碰撞造山形成著名的中央造山带,与造山藕合形成磨拉石沉积盆地;中侏罗—早白垩世,造山期后造山带内部拆沉的同时,造山带边缘拆离,形成后缘伸展与前缘冲断的复杂构造类型;后期受古太平洋板块(库拉、伊则奈奇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活动控制,形成伸展断陷和坳陷盆地。不同时期原型盆地类型不同,对于油气勘探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查清渤海湾盆地成因,可以指导盆地内部坳陷构造成因和发展演化的研究,并有助于相似盆地的研究。以渤海湾盆地内众多坳陷构造特征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文献学研究为手段,总结渤海湾盆地成因类型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得到五种成因类型的观点。目前渤海湾盆地伸展作用成为共识,走滑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从整个西太平洋边缘盆地系统的研究角度分析,渤海湾盆地属于右旋拉分系统中的一个拉分盆地。  相似文献   

10.
沉积盆地地层古埋深的恢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盆地模拟中,利用“回剥”技术恢复古埋深,关键在于确定地层古孔隙度演化关系式。确定古孔隙度的传统方法(等效深度法)仅适用于无间断匀速沉积的地层,对于埋藏史复杂的地层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此,提出同时考虑地层埋藏时间和埋藏深度对孔隙度演化的影响,即采用孔隙度埋藏时间、孔隙度埋藏深度关系式作为计算孔隙度的函数,并利用数值积分法,计算出地层的骨架厚度值,然后利用回剥技术,计算地层古埋深。在进行数值积分时,可以根据研究精度的需要,确定合适的步长。此方法在东营凹陷的应用表明,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可信度要高于传统的计算方法。图1表1参7(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11.
Thermal evolution model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basi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发育多套烃源岩,恢复烃源岩热演化史对深化认识该区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在盆地原型演化与烃源岩发育特征研究基础上,应用TSM盆地模拟资源评价系统建立了一维和三维盆地模拟模型,恢复了不同构造单元埋藏史、热史和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各凹陷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乌伦古坳陷石炭系烃源岩在石炭纪末进入低成熟演化阶段,二叠纪隆升造成烃源岩演化停滞,三叠纪末再次埋藏演化达二次生烃门限,现今处于过成熟生干气阶段(Ro>2.0%);三南凹陷石炭系烃源岩在二叠纪进入低成熟演化阶段,现今处于高成熟演化生气阶段(Ro为1.5%~1.9%);滴水泉凹陷石炭系烃源岩在三叠纪进入低成熟演化阶段,现今仍处于成熟演化生油阶段(Ro为0.8%~1.3%)。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了乌伦古坳陷石炭系姜巴斯套组烃源岩的累计生烃量为205.2×108 t,其中石炭纪末累计生烃量为103×108 t,是主要的生油高峰期;白垩纪末累计生烃量为184.4×108 t,是主要的生气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库车含油气系统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41,自引:9,他引:32  
库车前陆盆地在古生代被动陆缘和中生代陆内坳陷基础上发育,属于新生代陆内前陆盆地,内部发育多条东西向断裂带,最重要的构造样式是背斜和断层相关背斜,白垩纪末形成构造雏形,库车期-西域期定型.库车含油气系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优越的成藏条件,已发现克拉2特大型气田等8个油气田,不同构造带具有不同的成藏机制和成藏模式,需要采取不同的勘探策略.克拉苏构造带深、浅构造垂向变异显著,必须加强深层天然气藏的勘探,可以兼探浅层;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之依南地区勘探的重点应是寻找凝析气和湿气等天然气藏;依奇克里克背斜带应主要寻找背斜和断背斜型凝析油、黑油油藏;塔北轮台断隆带主要应寻找断背斜型凝析油气藏.图7参7(田作基摘)  相似文献   

14.
江汉盆地南部二叠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含油气盆地热史及构造-热演化模拟系统,对江汉盆地南部不同时期剥蚀量和底部热流值进行了反演,恢复了二叠系烃源层埋藏史、温度史、成熟度史和油气生成史;探讨了二叠系烃源岩的油气热演化规律,阐明了不同地区油气热演化历程的差异性;指出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是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的重要变革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东濮凹陷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时期为1个盐湖盆地,自下而上发育了4套厚层盐岩,盐湖成因历来争议颇大。笔者在研究东濮凹陷沉积背景及沉积旋回的基础上,对东濮凹陷火山岩、盐岩及碎屑岩地层的垂向及平面组合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东濮凹陷盐湖发育阶段与构造演化关系十分密切,盐湖发育期与凹陷强烈断陷期吻合。因此,结合该区的构造演化史、沉积充填史、火山活动史,综合分析了盐岩发育旋回的特征。东濮凹陷盐岩可划分为2大旋回,每一旋回又可分为初始裂陷期、强裂陷咸化高水位期、过补偿萎缩期3个阶段,据此建立了东濮凹陷拉张性盐湖盆地充填演化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丰富了东部拉张型咸化湖盆充填演化理论。  相似文献   

16.
叠合盆地演化的长期性和构造作用的多阶段性,造成盆地内多套烃源岩发育和多阶段的热演化作用,以及油气生成的复杂性。吐鲁番-哈密盆地南部构造带的研究表明,自晚古生代以来,该地区遭受多期次的构造作用与改造。构造热体制和热演化经历了5个不同的阶段,即石炭-早二叠世为伸展裂谷、快速埋藏与超高温阶段,中二叠世为裂谷后凹陷、较快速埋藏与高温阶段;晚二叠世至三叠纪为克拉通内凹陷、稳定沉降与较高温阶段;侏罗纪至白垩纪为广覆式坳陷、稳定沉降与较低温阶段;新生代为挤压造山、较快速沉降与低温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烃源岩具有不同的有机质成熟演化史。台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和托克逊凹陷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组烃源岩均具有两次油气生成过程。由于埋藏史和油气生成史的不同,台南凹陷和托克逊凹陷油气藏类型和油气性质出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东濮凹陷半地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意义上的“裂谷”、裂陷盆地实际上大部分是一系列半地堑以不同方式联结而成。本文以半地堑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东濮凹陷中半地堑联结的一些实例,进而通过对整个凹陷的半地堑分析,指出本濮凹陷实质上是由30余个半地堑(ES3期)错综复杂联结而成,并通过半地堑分析,揭示了其演化过程。由此,从另一个角度,对东濮凹陷的结构形态产生了新的认识。最后分析了半地堑联结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并指出了东濮凹陷今后的几个勘探方向。此文证明了半地堑理论的实用性与优越性,是盆地分析工作中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东部构造地层层序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东部自石炭纪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沉积中心发生了多次迁移,地层遭受多期剥蚀。为揭示地层和盆地演化的关系,在全盆覆盖的地震剖面解释的基础上,刻画了不整合面的分布范围,分析了不整合面形成时的构造动力学条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东部存在下石炭统顶部、中二叠统底部、白垩系底部、古近系底部和新近系底部5套区域性不整合面。这5套区域不整合面将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第四系划分为下石炭统构造层和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构造层、中二叠统—侏罗系构造层、白垩系构造层、古近系构造层和新近系—第四系构造层6大构造层。自晚石炭世到第四纪,准噶尔盆地东部一共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晚石炭世准噶尔盆地东部进入陆内构造变形旋回,陆相盆地的雏形形成于海西期,中生代—新生代又叠加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克拉美丽山和博格达山的多期分段活动,盆内断层多次复活是多套构造层叠置和盆地多阶段演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根据钻探揭示结果,分析总结了琼东南盆地油气输导体系类型及运聚成藏模式。输导体系包括不整合面输导体系、断裂型输导体系和砂岩输导体系等3种类型;成藏模式主要为侧向运聚成藏模式和沿断裂带垂向运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