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纤维改性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其进展。分别讨论了无机纤维体系和有机纤维体系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技术方法及潜在应用领域等;尤其关注废弃生物质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在降低PLA复合材料成本、提高机械性能并保持生物降解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牛仔布用纤维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牛仔布用纤维,主要从传统棉纤维、非棉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4个方向入手,简要阐述了不同纤维设计组合的牛仔面料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各类纤维在牛仔服装领域的应用历史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牛仔布用纤维将朝着功能化、绿色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近年国内外聚乳酸的合成、共混改性、加工成型与多功能化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腈纤维是重要的合成纤维之一。聚丙烯腈纤维的改性研究对扩大纤维应用、增加纤维附加值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改性技术的重要性,阐述了目前聚丙烯腈纤维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近年来功能化聚丙烯腈纤维在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及聚乙烯亚胺(PEI)二次功能化对UHMWPE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通过FTIR、XPS、SEM和单丝拔出实验等方法分析改性前后UHMWPE纤维的表面特征及UHMWPE/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破坏情况.结果表明:经过多巴胺涂覆和PEI二次功能化后的纤维表面产生羟基和氨基等活性官能团;改性后的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改性前后纤维力学性能基本不变;改性后的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有所增加,当PEI质量浓度为5 mg/m L时,PEI二次功能化后的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为1.185 MPa,与未改性UHMWPE纤维复合材料相比,提高了65.27%.  相似文献   

6.
采用右旋聚乳酸-己内酯无规共聚物(PDLA-r-PCL)对左旋聚乳酸(PLLA)进行改性,通过熔融纺丝-牵伸两步法分别制备PLLA、PLLA/PDLA-r-PCL共混纤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毛细管流变仪、扫描电镜、广角X射线衍射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共混物及其共混纤维的结晶行为、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PLLA)/m(PDLA-r-PCL)为95/5、90/10时,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可纺性,热牵伸3倍后,纤维充分取向结晶,形成结构稳定的纤维;在相同纺丝条件下,PLLA/PDLA-r-PCL共混纤维的强度和韧性高于纯PLLA纤维。  相似文献   

7.
聚乳酸纤维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聚乳酸纤维产品的研究开发现状,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生产及性能,结合纤维性能的特点,总结出开发服用聚乳酸纤维产品的工艺要点在于:纺纱中要提高纱线的抱合性,染整中应选择合适的染料及严格控制温度.  相似文献   

8.
连续玄武岩纤维(CBF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同时因价格便宜、环保无污染而被广泛应用,但纤维表面光滑、粘结性差、表面呈现化学惰性,不利于与其他材料的复合应用。主要介绍了连续玄武岩纤维的五种改性方法:等离子体改性法、偶联剂改性法、表面涂层法、酸碱刻蚀法,以及在纤维生产中对浸润剂的改性以达到改性连续玄武岩纤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芳纶纤维的品种及性能,分析了当前国内外芳纶纤维的发展现状,概述了芳纶纤维的生产方法,详细叙述了超声波、等离子体、高能射线、紫外辐照、涂覆的物理方法和表面刻蚀、表面接枝、超临界二氧化碳改性、络合改性的化学方法对芳纶纤维表面的改性研究。简述了当前芳纶纤维的主要应用领域,并结合我国芳纶纤维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膳食纤维的功能、改性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膳食纤维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植物中膳食纤维的定义、分类、物化性质、功能、改性方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并综述了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棉纤维的结构、性能以及改性方法,并且介绍了近几年来棉纤维制品功能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棉纤维的结构、性能以及改性方法,并且介绍了近几年来棉纤维制品功能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综述以PVA(聚乙烯醇)纤维为基体的离子交换纤维的制法,包括直接化学改性、缩醛交联引入活性基和脱水再功能化3种直接功能化方法和化学引发、物理引发两种接枝共聚功能化方法.并指出高强高交换容量离子交换纤维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生物材料的发展、应用、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了生物材料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 .具体介绍了生物材料的分类方法、应用以及生物材料的最新评价方法 .结合国内外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 ,提出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生物材料的发展、应用、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了生物材料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具体介绍了生物材料的分类方法、应用以及生物材料的最新评价方法,结合国内外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膳食纤维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膳食纤维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小结,介绍了国内外膳食纤维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洗涤剂法、酶法、化学分析法的特点及其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验证聚乳酸纤维优良的可降解性,本文测试分析了聚乳酸纤维在常温干态和湿态下的力学性能,并对比分析了经过酸碱处理以及湿热处理后聚乳酸纤维力学性能的改变。实验选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对纤维进行酸碱处理,并使用水浴加热法对纤维进行湿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聚乳酸纤维在经过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处理后,其力学性能发生明显衰减;经过湿热处理后,聚乳酸纤维的断裂强力显著下降,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说明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可降解性,是符合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  相似文献   

18.
聚乳酸纤维的开发、染色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生产方法、性能、染色方法及从环保的角度说明聚乳酸纤维在纺织、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从农产品中提取,经发酵、缩聚、熔融纺丝而成的合成纤维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生物医学材料等方面。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基本结构及性能,阐述了聚乳酸纤维的湿热水解性能研究、染色性能研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及在纺织服装面料上的应用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羊毛织物吸附染料性能,以双醛壳聚糖为偶联剂和交联剂,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及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二次功能化对羊毛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利用ATR、SEM对表面改性前后羊毛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不同条件下改性羊毛对酸性大红G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多巴胺以及阳离子季铵盐处理的羊毛表面引入了更多的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改性后纤维表面更粗糙,对染料吸附率高。当染料浓度为4%(owf),染色时间为60min,染色温度70℃,pH值为2,改性羊毛织物对酸性大红G具有较好吸附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