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和优化气流床煤气化中的气化方案和气化参数,从化学动力学角度并结合化学平衡,依据气流床特性建立了气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煤热解和气化所经历的各反应过程,如C-O2、C-H2O、C-CO2、C-H2等异相反应以及挥发分燃烧、水煤气平衡、甲烷蒸汽重整等均相反应.模型对三个工况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同时对气流床煤气化整个气化过程(氧化、还原和平衡三阶段)的模拟合理、正确,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气化参数对气流床煤气化的影响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查反应温度及氧气和生物质质量比对生物质煤气组分、碳转化率、气化产物分布以及残炭特性的影响,利用一套小型生物质气流床气化系统进行了木屑的气化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温度升高,H2的体积分数显著增加,而CO2的体积分数则明显减少,其中高温段(1 000~1 400 ℃)H2和CO合成气总体积分数达到了80%以上;CH4体积分数则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到1 400 ℃时,可忽略不计;1 400 ℃时,液体产物的质量分数只占到总产物的8%~10%,说明高温气化焦油量很少;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碳转化率随之迅速升高,到1 400 ℃时达到95%,其中600~800 ℃是木屑碳转化率升高最快的阶段;木屑的煤气产率也随温度升高而增高,到1 400 ℃时,煤气产率最高达到91%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生物质间接液化中对合成气组成的要求,特别是H2与CO体积比要达到1.0~2.0,采用生物质低温热解炉结合高温气流床的生物质分级气化系统,研究气流床分级气化方式对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的影响.针对温度、一次气化时间等因素,研究合成气组分、H2与CO体积比、碳转化率、气化效率以及焦油质量浓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质分级气化和温度的升高均能够提高H2与CO体积比.生物质分级气化系统的最佳工况是一次气化时间为0.6s,当气化温度为1 100℃时,此时气化效果最好,气化效率达到75%,H2与CO体积比可达1.22,碳转化率达到96.3%.分级气化合成气中焦油质量浓度比传统气化明显减少,从5.46g/m3降低到了50mg/m3.  相似文献   

4.
利用所建立的气化炉模型,对影响气化炉出口气体成分的入料参数进行了详细描述.基于模型分析了水煤比、氧煤比、气化温度、气化压力、煤粉粒度大小以及初始颗粒喷入速度等主要参数对最终出口气体成分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氧煤比对碳转化率的影响要大于水煤比的影响;而水煤比对最终煤气成分组成影响更大.为获得97%以上的碳转化率,氧煤比应...  相似文献   

5.
型煤移动床富氧连续气化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气化工艺优劣的评价方法,指出以效率代替热效率和气化效率评价型煤移动床富氧连续气化更全面、准确.以型煤移动床富氧连续气化,代替间歇移动床煤气化,达到节能减排目的.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对气化系统进行了太甩量衡算,分析了型煤移动床富氧连续气化的效率和损失状况,探讨了提高气化系统利用率的措施.结果表明:气化炉是损失最大的设备,占总损失的79.3%;夹套锅炉效率最低,仅为29.8%;而洗涤冷却塔是热损失最大的设备,带走大量低位能热,占系统总输入热的12%.气化戋甩效率为67.8%,高于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效率.型煤移动床富氧连续气化技术效果较好,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GM(1,1)模型的新能源预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河北省能源消耗增加、环境污染严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通过GM(1,1)模型对河北省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进行预测,从而对新能源发展进行前景预测,并从风力发电、小水电、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发展新型产业链核心,整体布局、突出地区特色,加强技术研发及其相关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段永刚、陈伟等提出的井筒与油藏耦合作用下的水平井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借鉴Cinco H等人求解有限导流垂直裂缝压裂井压力动态的计算方法,建立产能预测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到工程应用计算的方便性与实用性,进一步建立Laplace空间中的计算模型,从而能够在油藏模型中利用大量现存的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及其压力解,通过迭代求解可以获得定产量条件下的井筒流入流率分布、井筒压降分布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GM(1,1)模型的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产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准确预测粮食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选取我国2003—2013年11年间的粮食产量数据,应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我国粮食产量的GM(1,1)预测模型,对我国粮食产量进行中短期预测。结果表明: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很高,比较适合进行粮食产量的中短期预测;同时,未来几年我国粮食产量依然保持稳步增长。最后,提出了我国未来几年的粮食生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球团竖炉冷态模型实验台,依据实验数据绘制流网图,通过流网图判断炉内气流运动,从而得到竖炉结构参数对气流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中,导风墙宽、焙烧带宽、冷却带宽、焙烧带高、均热带高和冷却带高等是影响气流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导风墙宽增大,或焙烧带宽减小,或火口中心线上料层增高,则上行冷却风趋势减小,下行焙烧风趋势增大,临界流入风量比k^ 减小;反之,上行冷却风趋势增大,下行焙烧风趋势减小,k^ 增大;此外,焙烧带宽是影响气流分布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此研究结果可指导竖炉的初始设计和生产参考,尤其供竖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灰色加权模型预报建筑物沉降未来发展趋势,其精度可靠、置信度高,预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1.
本介绍了线性贝叶斯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得到了模型参数分布未知情况下模型的修正道推及预测算法,从而拓宽了贝叶斯动态线性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草(枝条)方格沙障沙害预测预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草方格沙障防风固沙机理,提出了沙害预测预报模型,该模型对包神铁路达旗车站沙害进行了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3.
用断层构造预测的最大转动角梯度方法对霍林河一露天矿断层作了预测 .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提取断层信息和预测的精度上均明显优于趋势面偏差分析法和传统的地质制图法 .根据对该矿 1 4煤层底板平均整旋角的分析 ,修正了 4条断层的位置 ,预测了 7条新的断层 .目前 ,一采区在向北推进的过程中已有 3条被修正的断层和 1条新预测的断层相继得到了验证 .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爆炸气流灭弧防雷间隙的灭弧时间特性,利用电弧链式模型,对故障电弧电流元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电弧的运动特性。根据故障电弧熄灭的弧长判据,利用MATLAB软件对不同参数下故障电弧的受力进行编程仿真计算,得出理论灭弧时间,并分析故障电流、喷口角度、气流速度对灭弧时间的影响。经过分析可知:在相同的故障电弧电流条件下,灭弧时间主要由灭弧间隙气流速度大小决定,气流速度越快灭弧时间越短;当气流速度相同时,电流值越大灭弧时间越长;喷口角度对灭弧时间的影响较小。通过对不同参数下的灭弧时间试验,记录灭弧时间和灭弧过程,并与计算值进行对比,证明了爆炸气流灭弧防雷间隙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GM(1,1)模型,只适用于等间距监测数据序列的模拟预测,对非等间距监测序列,一般经过等间距处理或经过复杂的变换计算再建立非等间距模型。针对传统GM(1,1)模型的不足,本文探讨了几种合理且实用的改进GM(1,1)预测模型,并对各种优化GM(1,1)模型和传统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工程投标中,材料费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工程投标报价中的材料价格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承包商投标报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多元非参数模型曲线族,对每一条曲线建立一个多元非参数回归方程,许多形状相似的曲线借助于参数与一条参考曲线联结成一个曲线族,研究了如何综合使用多元核函数、投影寻踪回归、交叉核实等方法来拟合这样的曲线族并进行曲线预测。  相似文献   

18.
气流分级机操作参数对分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导出的气流分级机切割粒径公式,建立了切割粒径与操作参数(分级轮转速、流量和颗粒密度)的关系。在实际分级过程中,影响分级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会造成分级机的分级实验值与切割粒径公式计算值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果。利用自制的TCF-360叶片转子型离心式气流分级机,对其操作参数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分级机操作参数与切割粒径和分级精度的相互关系,证明了分级机的转速、流量、二次风大小、分级区的气固浓度和进料粒度组成等操作参数均对分级机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平衡改变分级机的流量与转速,切割粒径变化不大,分级精度和分级轮的磨损却随流量和转速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对分级机合理的操作参数的选取和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MnO2浆料在载有惰性颗粒(玻璃珠)的喷动-气流干燥器中的温度,气流速度等条件对传热速率、产品含水和物料停留时间的影响,确定了这种干燥装置的适宜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色GM(1,1)预测模型,选取天津市2000—2012年每年的电力消费数据,建立改进的GM(1,1)模型对天津市电力消费水平进行中短期预测。研究表明:改进的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适合进行中短期预测;同时,十二五规划期间天津市电力消费水平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天津市电力消费量将达到1 087.31亿千瓦时,对此提出了天津市十二五期间电力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