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肥、气、热、光是农作物的五大生活因素,它们相互间不可代替,缺一不可,同等重要。水是其中的活跃因素。在土壤中,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促进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结构,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因此,农田水分状况与农作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农田水分存在形式有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三种。这三种水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取的是土壤水;只有将地面水和地下水转化为土壤水,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土壤孔隙中有空气和水分存在,水气比例失调,就会造成作物生长环境和土壤物理性状变坏,不利于作物生长。各种农田水利工程措施,灌溉或排水降渍,归根结蒂都是为了调节农田水分状况,促使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处于协调状态,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
大豆需水规律与增产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豆同其它作物一样,正常生育需要水,肥,气,热等多种因素的协调配合,其中水是一个重要因素。水份不足或过多,都将从不同的方面产生抑制作用而影响株植的下沉生长,只有在适宜的水份状况下,通过以水调肥,调气,调热,才能促进大豆的良好生长和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水稻干物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不同施氮条件下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水分调控后水稻生育后期干物质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分蘖后期水分亏缺处理水稻产量较对照持平略有增加,水稻生长在亏缺复水后表现出明显的补偿效应;拔节孕穗后期和抽穗开花期水分亏缺处理干物质积累显著低于对照,并且抽穗开花期水分亏缺造成了水稻产量的显著下降;较高的氮素水平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小水分亏缺给作物造成的危害,达到以肥补水、以水调肥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暗管排水     
暗管排水即通过在田间埋设不同的透水管材和形式,以排除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降低和控制田间地下水位,治渍改土,为作物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的一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生长关系最为密切,土壤水是农作物生长获取水分的主要来源,因为地面水入渗到土壤之  相似文献   

5.
受渍条件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现有受渍条件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Hiler模型),针对其不足之处,在吸收了灌溉条件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土壤受渍与通气性的关系,建立了四项新的受渍条件下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利用在安徽省水科院新马桥农田水利试验站进行的小麦受渍试验资料,确定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各项参数,分析了水分生产函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农田水利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在于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利状况,使土壤具有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满足作物的生长要求。农田水分状况系指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地下水的多少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当农田水分不足时,就出现“干旱”现象;当农田水分过多时,就造成“涝渍”现象。这两种现象对农业生产都不利,需要采取相应的灌溉或排水措施加以防止。这一讲着重谈  相似文献   

7.
降水渗透深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中水分循环过程从水的入渗开始,水分在作物根区暂时储存,这就是土壤含水量。随后由于土壤蒸发、作物蒸腾以及排水等使水分排出土壤,从而完成水的循环过程。水的渗透与土壤含水量密切相关。文章就降水在土壤中的渗透过程和渗透深度作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墒情是指土壤含有适于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状况。墒情的好坏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好的墒情不但保证农作物适量的供水,而且还能调节土壤温度,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份分解,使水、肥、气、热统一发挥作用,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省水:滴灌根据蔬菜生长需要,适时、适量地进行小水勤灌,可有效地避免深层渗漏、蒸发(由于有地膜覆盖,大部分水分被重复利用),从而达到省水的效果,一般亩次灌水15-20m3,亩灌水定额比沟灌可省水50%左右。 保肥:滴灌只湿润作物浅层土壤,能使土壤中的微生物迅速活动和繁殖,促进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10.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壤-作物系统农田水氮运移及作物生长联合模拟模型SPWS。模型中,采用了FAO的气象模型来完成参考作物潜在蒸散的计算,直接引用美国HYDRUS1D模型来完成土壤水热运移的数值模拟,并利用改进的溶质运移方程来实现土壤氮素迁移转化的模拟,利用改进的荷兰PS123模型实现了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干物质生产、干物质分配及光温条件下作物产量的模拟。通过对叶面积指数、根系吸水的模拟,得到了水分限制下的作物产量;通过对作物需氮量、土壤供氮量及作物实际吸氮量的模拟,得到了水氮限制下的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1.
地下滴灌条件下水热运移数学模型与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土壤水、热运动基本方程,结合地下滴灌水分运动特点,建立了地下滴灌水热运移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用田间实测数据进行验证。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地下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运移变化动态的模拟效果较好,该水热运移数学模型可以用来监测和调控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热环境条件。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结果对比表明,上层土壤的水分和温度的模拟值较下层土壤值差异较明显,且数值波动大,主要原因是上层土壤易受到土壤蒸发和大气温度剧烈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土壤肥力有五个因子,即水、气、肥、热和微生物。其中肥是植物营养因素;气、热、微生物是环境因素;而水既是营养因素,又是环境因素。土壤中的水,不仅影响着土壤空气的变化,也影响着肥、热和土壤微生物的状况。可见,水是土壤肥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们都知道,水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渗灌是将水增压、过滤,通过低压管道送达毛细渗管,慢慢地把水分及可溶性肥液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的一种先进的灌水方法.文章论述了对现行渗灌技术的改进方法,可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物生长田间水分平衡的系统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军 《水利学报》1998,29(1):0045-0051
以作物生长模型MACROS(L1D)为基础,建立了土壤水分运动和作物生长耦合关系综合模拟系统. 着重介绍了SPAC体系水分运动子模型,并对土壤水分运动模拟的结果和各类参数的灵敏度等进行了分析.最后,应用该模拟系统对南方多雨地区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平衡和土壤渍害的发生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盐分是作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但土壤含盐浓度超过作物正常的耐盐力,将会使作物产生生理干旱,扰乱作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影响作物的生长,从而影响作物产量或绝产。通过分析引黄灌溉对灌区土壤含盐量的影响,探索土壤含盐量与引水灌溉的关系,研究水盐运动规律,寻求更好调控水盐的新方法,对山东省引黄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盐碱地改良、防治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根据棉花生长发育需求,通过滴灌系统湿润棉花根系层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该种灌溉方式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避免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并且滴灌带铺设在膜下,水分和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棵间蒸发大为减少,使作物对水、肥的有效利用率更高。该项技术不仅省水、省地、省肥,而且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及产品品质,是今后发展精准农业不可缺少的核心灌溉技术之一。近几年来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农三师的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效益,但如何近一步优化设计、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使该项技术能够大面积推广,已成为设计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土壤根区水分运动规律的研究中,通常以土壤水热耦合模型来定量描述和预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以根系吸水模型来模拟作物根区根系吸水机理及过程。西藏高寒地区低压低氧、强辐射、近地层冷热交换频繁,加之土层稀薄,浅层土壤水转化过程复杂,作物生长受水热胁迫影响较为明显,作物根区的水热耦合作用对根系吸水及能量传输和物质运移影响显著。为了进一步探求西藏地区特殊水热条件下的根区水热运移机理,摸清西藏高寒区作物根系吸水规律,就国内外土壤水热耦合模型和根系吸水模型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针对西藏地区特有的水热条件,建议将水热耦合模型与根系吸水模型结合应用,构建考虑水热耦合因素的根系吸水模型,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实际,揭示根系土壤水分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8.
水分不足是限制旱区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覆盖耕作能够改善土壤的微环境,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探讨不同地表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及马铃薯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投影寻踪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地表覆盖可有效改善土壤孔隙状况,作物株高、茎粗及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传统耕作,产量、商品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传统耕作明显提高。研究结果为实现作物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古浪县日光温室蔬菜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在古浪县已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进行膜下滴灌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能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等生态环境。使日光温室内土壤层平均温度提高,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病虫害发生,可以省水、省肥、省农药,促进蔬菜早熟,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潜水就是浅层地下水,其消耗主要是潜水蒸发。所谓潜水蒸发是指潜水在土壤水吸力的作用下,向土壤包气带中输送水分并经由土壤和植物进入大气的过程。现代农田水分研究理论将土壤、植物、大气作为一个连续体,称为SPAC系统,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把潜水融合到该系统中的必要性,因为浅层地下水必然会和SPAC系统中的水分产生联系,潜水影响包气带的水分分布,从而影响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水。在灌水和降雨不足以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时,浅层地下水会对缺水量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如果地下水能对作物的生长有所贡献,那么在制定灌溉制度时就要考虑地下水的影响,灌溉量取决于潜水蒸发和作物腾发的关系。降雨通过入渗能够补给潜水,潜水通过潜水蒸发进入土壤和大气。因此,研究潜水蒸发对研究农田水分循环有着重要价值。同时,潜水蒸发的研究对制定灌溉制度、调控地下水埋深以适应植物生长、防治盐碱化和进行水资源评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