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中论述了一种适用于ZH1105型柴油机的新型消声器,并详细分析了它的结构与性能。此消声器与原消声器相比具有更好的消声性能和空气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东方红LR6105柴油机配用的5种不同结构的新型排气消声器,其中消声效果最好的新型2号消声器与原配消声器相比,发动机台架排气噪声可降低12.8dB(A),汽车整车噪声可降低1.2dB(A)。 相似文献
3.
S195柴油机用新型排气消声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开发出S195柴油机用新型消声器。这种结构的消声器,其消声性能和空气动力性能均优于原配消声器。此外,制造成本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排气噪声的自适应有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冲程柴油机(4-85)排气噪声的机理和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转速传感器的转速信号控制高速信号处理芯片TMS320C25合成次级声源的声波,通过自适应控制可以实现宽带消声。对柴油机的间歇性排气进行了有源消声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东方红LR6105 柴油机配用的5 种不同结构的新型排气消声器,其中消声效果最好的新型2 号消声器与原配消声器相比,发动机台架排气噪声可降低12-8dB(A),汽车整车噪声可降低1-2dB(A) 相似文献
6.
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柴油机排气噪声影响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法在S195型柴油机上对排气噪声及其主要影响参数进行试验,分析,探讨了这些参数和排气噪声的关系及其对排气噪声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8.
柴油机排气噪声的有源噪声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已经发展了有源噪声控制技术,以降低低频率的噪声。为了将该技术应用于船用柴油机,在882kW/900min-1柴油机上,对管道内置式有源噪声控制(ANC)消声器进行了试验。在200Hz以下的较低频率范围内.排气噪声频谱的峰伍最大降低了35dB。虽然排气温度在300℃左右,但由于采用引射作用的冷却系统,与室温相比,消声器的温升还是抑制在8.3℃内。由此证明它具有足够性能,管道内正式ANC消声器可适用于船用柴油机。 相似文献
9.
10.
郑立新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5,(6):34-36
本文通过对柴油机主要噪声排气噪声、燃烧噪声和的机械噪声的分析,结合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有关降噪方法,提出控制和降低柴油机噪声的方法、措施,阐述控制和降低柴油机噪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肖龙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2,31(4):16-19,26
本文对采用了两种典型直喷燃烧系统的ZH1105W柴油机以及E197柴油机进行了对比研究,从经济性、动力性、燃烧噪声三方面对不同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过程进行评价,并对不同循环间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可知:与有较大径深比的ω型燃烧系统ZH1105W柴油机比较,采用轴针式喷油器、球型燃烧系统的E197直喷式柴油机具有动力性、经济性较好,燃烧噪声低等优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应该成为小缸柴油机直喷化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用不稳定流动方法模拟柴油机大气环境条件下排气噪声中,本给出了考虑尾管口处压力波动的非等熵准定常边界条件,而在排气声辐射采用Howe公式。两相结合,能够从管口透射声功率的角度从管口辐射噪声进行更为合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在开发85缸径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时,根据设计需要,在排气系统的选择和具体设计上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结合试验验证的方式,确定了排气管的最佳结构形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进行了柴油机管道内3D内流场模拟分析。根据汽车尾气在排气管道内的流动情况,采用定常数值计算,结合二方程后一占湍流模型,用耦合、隐式格式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对某增压六缸发动机的性能做进一步的改进,对其涡轮入口处和排气支管出口处的排气压力波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涡轮入口处和排气支管出口处的排气压力波平均值变化规律相同:在不同的负荷特性下,排气压力波平均值都随着扭矩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转速下相同扭矩测试点的排气压力波平均值,都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的负荷特性下,涡轮入口处和排气支管出口处的排气压力波强度变化规律不相同,涡轮入口的压力排气波强度要大于排气支管出口处的排气压力波强度. 相似文献
19.
晏胜国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00,(2):13-17
从分析BL.550.16型柴油机排气阀旋转机构的故障入手,论述了普通旋转器对BL.550.16柴油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并对改进方案进行了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纯解析预报多缸柴油机排气消声系统声学性能的一般步骤。在此方法中,通过用特征线法计算柴油机排气的不稳定流动过程和依靠所谓双负载法确定柴油机的声源强度和阻抗特性,然后利用传递矩阵法预报柴油机排气系统出口的辐射噪声级和消声器的插入损失。对一台四缸柴油机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