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吴安平  何琰  刘跃  陈磊 《中国电力》2012,45(3):81-84
根据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创建了1个可反映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对能源需求影响的计算公式。通过量化研究相关因素对能源需求产生的影响,得到2020年不同情景下满足二氧化碳减排要求的能源消费总量,并根据供给侧能源消费总量与电力消费水平的内在联系,测算了相应的全社会用电量。我国2020年较理想的目标是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不超过51亿t标准煤,全社会用电量为7.5×1012 kW·h左右。研究成果可为有关部门合理确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政  冷媛  张翔  宋艺航  蒙文川 《中国电力》2017,50(8):129-134
长期以来,能效水平提升、降低能耗的重点在工业领域,对居民能源消费研究不够深入,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改善,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成为全社会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其能源消费的能效水平及结构是否符合节能减排的诉求将显著影响全社会节能减排。以广东省城镇居民能源消费为研究对象,基于能源长期规划模型(LEAP),采用情景分析法研究节能减排背景下广东省城镇居民能源需求总量及结构。为构建居民可持续能源消费模式提供依据,为推进居民节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行业     
《国家电网》2016,(4):21
正能源局为各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制定"硬指标"经济日报报道,国家能源局近日明确各省(区、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可再生能源比重目标和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到2020年,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全社会用电量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  相似文献   

4.
胡杰  亢玖慧 《吉林电力》2023,(3):31-34+45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减排强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压力巨大,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求迫切。通过对东北地区经济、能源消费、电力消费、碳排放等多个方面数据的整理分析,搭建基于STIRPAT的评估模型,研究论证东北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下简称碳排放量)与电力消费相互关系,得出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电气化程度与地区碳排放量的系数为-0.283,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可降低地区碳排放压力。  相似文献   

5.
近期中国对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统计数据进行了修正和调整。分析了能源消费基数增加后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目标的有关问题。研究表明,基数调整情况下2020年能源消费量预计超过48亿t,完成目标存在较大难度。可行的解决途径一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压减能源消费总量,二是扩大风电、太阳能发电开发规模,通过跨区主送新能源的方式提高利用水平。配合新能源消纳的调峰电源布局在受端效益更优。  相似文献   

6.
《电源世界》2006,(9):61-61
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四年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基于能源需求高速增长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考虑,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新能源将高速增长,风电、核电中将产生未来的第三大主力电源。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在能源需求总量巨大、而能源资源保有量并不十分充足的基础上,能源总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6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的91%),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和2020年实现减排目标的压力,首要的是解决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能源形势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总需求持续上升。据预测,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比2000年增长50%以上,2050年将增长一倍以上,能源供应形势紧张;二是环境保护对能源结构影响大,全世界将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同样,近年来我国能源需求迅速增长,供需矛盾尖锐。我国化石  相似文献   

10.
数据     
《国家电网》2016,(4):20
正中国能源需求2016~2030年预计年均增长1.4%中国能源研究会3月1日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30》报告预计,2020年、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分别达到48亿吨标准煤和53亿吨标准煤,2016~2030年均增长1.4%。2030年人均能源消费量达到3.9吨标准煤。在能源供应方面报告称,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增速随着能源需求增速的放缓而1.4%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79.55亿t,居世界第一,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7.5亿tce,也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国内的呼声都要求中国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因此,我国为加速推进低碳经济,正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出发,努力构建低碳化发展新体系,并着重在能源、交通、建筑、农业、工业、服务和消费7个方面实现"低碳化"。其中,建筑  相似文献   

12.
1月10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受人关注之处在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会上提出,"十二五"期间将逐步建立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倒逼机制,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要求. 其实早在2011年8月,国家能源局就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1亿吨标准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4万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全球能源需求仍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到2030年全球对电力的需求将会增加一倍。据中国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预测,到2018年,一次能源电力需求将达到1.4万亿kW·h,2020年有望达到1.6万亿kW·h。我国正处于工业建设的中后期,今后社会用电量仍将持续增长。我国是能源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4.
展望2018年下半年,工业经济将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将保持高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可能进一步收窄,应保持其反弹的警惕,我国主要污染物浓度将继续同比保持下降态势,工业领域减排仍然是全社会的主力,四大高载能行业能耗占比略有下降,结构性节能减排持续推进。2018年上半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大幅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继续收窄,工业领域主要污染物减排贡献大,全国大气质量改善明显,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占比不降反升,结构性节能减排速度减缓,中西部地区用电量增速较快,地区差异比较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反弹,节能环保产业呈现超高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复杂因素影响,中国电力消费超预期增长。深入分析电力消费快速增长的原因,剖析中长期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科学研判未来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对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十三五”以来电力消费增长原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新形势下影响中长期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采用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模型对2020-2050年中国电力需求进行展望。在加速电气化情景下,预计2020、2030、2035、2050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7.7万亿、11.1万亿、12.2万亿、13.9万亿kW·h,2015-2020、2020-2035、2035-2050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6.1%、3.1%、0.9%,205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比重达到45.2%。  相似文献   

16.
《华东电力》2012,(6):923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4.8亿t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0%。节能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经过一年多努力,公司节能服务体系已具  相似文献   

17.
受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用电量增速从高位快速回落。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9—02—04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仅为5.23%,创下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2008年全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58.自2000年以来首次小于1。其中,第四季度不仅用电量总量最低.而且增速出现超过7%的负增长。  相似文献   

18.
节能减排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能源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加大。为了满足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国内能源生产和国际进口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从2001年到2005  相似文献   

19.
《电力安全技术》2011,(1):57-57
欧洲风能协会于2011-01-04发布报告,认为欧盟将超额完成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占能源利用总量20%的目标。报告说,根据欧盟27国制定的国家能源行动计划,欧盟2020年能源消费的20.7%将来自可再生能源。报告还预测,到2020年,  相似文献   

20.
我国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能源消费大国,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存在煤炭消费比例过大,工业能耗高,技术水平落后,能源效率国内地区差异较大等问题。从能源消费量、GDP单位能源消耗、能源消费结构、单位产出排放、主要高能源产业单位能耗等方面,对我国的能源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与世界主要国家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比较,认为技术因素、政策制度、能源消费结构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应从上述影响因素着手不断提高能源效率,以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减轻节能减排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