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新潮电子》2009,(12):164-165
戴上头戴式耳机后,总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名情报人员,变得冷静和富于思考。这种能力在大脑高速处理字幕、画面、环境音等大量信息时显得尤为突出。当然,我不可能知道现在的情报员所配备的是哪款耳机,只是很清楚德军情报部门和盖世太保曾用拜亚动力开发的世界上第一款动圈耳机DT48来侦听其他耳机根本无法辨别的声音,并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声道环绕声技术在电影院、家庭影院、高清电视、环绕声广播、汽车产品以及相关电子产品中得到应用和普及,为了使听众得到更好的环绕声体验,杜比实验室与DTS公司不断对环绕声技术进行研究与探索,针对这两家公司在目前市场上客户应用范围较广、用户使用较多的5.1,6.1,7.1及n.1声道环绕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家庭影院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不断问世与普及,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获得更愉悦的影音享受,这是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福音。今年6月,一条影音新消息又让我们颇为兴奋,在中国上海,5.1声道环绕声电视节目开通了。程一中先生的文章从技术角度介绍分析了上海5.1声道电视节目在更多城市开播,我们在家中享受多声道电影娱乐、运动竞赛节目精彩场面的情景。  相似文献   

4.
头戴式贴耳耳机(旧时称听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有了很大的变化,除功能增多、性能提高、品质升级外,最初的单声道经过立体声双声道过渡后现已迈入多声道环绕声阶段,也有了有线与无线之区分。无论是消费级耳机还是专业级耳机都随着技术上的变革和创新而有了各自的华丽转身。尽管外观上变化不大,但耳机内在的声驱动结构、发声器部件档次和质量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从而使得声音的音质和音品都比以前有相当显著的改善,听感体验与听觉享受也是格外浓烈。  相似文献   

5.
高清图像和5.1声道环绕声给人们带来了真实的现场气氛和空间感受.结合高校的设备条件和环境现状,设计了一套5.1声道高清影音观赏系统,在原有设备基础上选配了高清视音频播放设备,按照1TU-R建议书对5.1声道音箱进行精确摆放设计,并借助专业测试碟对图像和声音进行了校准和调整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声音的重播发展过程中,从单声道发展到两声道,四声道立体声,到了现在的5.1、7.1声道等多声道环绕声配置。声道数量的不断增加,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模拟出人类在现实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可是科技的发展不可能停止,人类对真实声音的追求也不会停止。正是因为这样,环绕声系统不断发生演变,并衍生出9.1、10.1、11.1等更多的环绕声配置方式,而且更多的声道数量还能给予电影监制更多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对电影声轨作出更精心的编排,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更逼真、包围感更强且更震撼的环绕声效果。而Auro 3D环绕声技术正是为了追求更逼真震撼的环绕声效果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环绕声技术。  相似文献   

7.
时下,大家最热耳的一个名词,恐怕要数多声道环绕声了。虽然多声道数字环绕声系统有准确的声像定位,营造足够宏大的声场和逼真的空间感。使人如痴如醉,但是这不仅必须搭配多声道环绕功放、5只以上音箱等,而且对视听环境、音箱摆位有一定的要求。事实上,现在除了部分发烧友以外,绝大多数家庭都不可能花那么多钱去搭建一大套所谓正规的家庭影院。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虚拟演播室校准与定位的一些方法,包括摄像机镜头及角度变换的校准、摄像机定位、摄像机镜头位置测量的原理、方法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许艳  张宗印 《现代电视技术》2010,(2):125-126,103
本文主要介绍虚拟演播室的定位与校准的重要性,并从摄像机的定位及校准,摄像机镜头的校准,机电跟踪系统的校准和摄像机跟踪系统运动参数的获取四个方面介绍和阐述了虚拟演播室的定位与校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电影频道播出传输监测平台负责实时监测各个播出和传送系统的信号、设备、网络、业务流程、机房环境等运行状态,同时在获取到的不同类型的原始KPI报警基础上,利用链路模型和虚拟KPI进行报警和故障记录的归并,最终结合关联KPI和规则库技术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转发体制卫星导航定位是一种创新的卫星导航方法,有必要分析和验证其定位性能。本文基于虚拟原子钟伪距测量定位原理,提出了定位误差仿真的总体思路,并建立了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伪距观测量和定位解算等数学模型,最后利用4颗在轨通信卫星对中国典型地区进行了定位误差仿真试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部分地区可见星达不到4颗,系统定位误差约10m左右,但某些时段存在定位误差突然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