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WT)运行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超临界本生直流锅炉给水处理采用先进的给水加氧、加氨联合处理(CWT)方式。其原理是在水处理过程中加入适量氧和微量氨,使锅炉水冷壁管内壁生成致密的溶解度小的赤铁矿物质(Fe2O3)保护膜,可减缓水冷壁管内壁水垢的生成。分析了采取AVT及CWT两种运行方式对机组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校春  徐洪  赵益民 《中国电力》2011,44(12):51-54
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泰州电厂)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在投产后由于水冷壁管节流孔沉积氧化物,使得超温现象时有发生,存在爆管隐患。理论上认为,给水加氧处理是防止带节流孔垂直管屏水冷壁超温爆管的有效措施,为此分析了泰州电厂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处理的可行性。在确认给水加氧可行的基础上,对机组水汽品质做了进一步查定,以确保给水加氧试验的成功。详细介绍了泰州电厂加氧试验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超超临界机组实施给水加氧是可行的。给水加氧后,给水含铁量得到了控制,降低了腐蚀产物在水冷壁进口节流孔板处的沉积,运行安全得以保证;同时,降低了运行成本,延长了锅炉的化学清洗周期,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将给水加氧处理法(CWT)用于200MW直流炉调峰机组的给水处理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通过给水处理条件优选试验,确定了适合该机组的水质控制参数,解决了该机组的给水在全挥发处理(AVT)时存在的铁溶出率高等诸多问题。同时对CWT和AVT给水处理条件下的水冷壁管等进行割管和X 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验证了采用CWT后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监测不同类型机组锅炉给水加氧转换过程及运行期间氢电导率、溶解氧、CrO42-等指标的变化,对加氧转换过程中CrO42-的释放来源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表明,给水加氧转换期间热力系统某些取样点检测出的CrO42-来源于不锈钢取样管,与热力系统设备无关。采用给水加氧处理的机组在正常运行时,未检测出铬离子含量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监测不同类型机组锅炉给水加氧转换过程及运行期间氢电导率、溶解氧、CrO42-等指标的变化,对加氧转换过程中CrO42-的释放来源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表明,给水加氧转换期间热力系统某些取样点检测出的CrO42-来源于不锈钢取样管,与热力系统设备无关.采用给水加氧处理的机组在正常运行时,未检测出铬离子含量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锅炉的技术关键是水冷壁,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圈主要有螺旋管圈和垂直管圈两种型式,文中介绍了螺旋管圈和垂直管圈水冷壁的结构,并对其结构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600MW超临界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及其优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600MW超临界变压运行锅炉垂直管圈水冷壁及其水动力特性、传热特性、启动及低负荷运行的能力,并对垂直一次上升水冷壁管圈的优劣进行了总结。文中结论对电站超临界机组锅炉水冷壁的设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袁达 《热电技术》2021,(1):45-47
超临界机组采用给水加氧处理,能够有效抑制给水系统、高加疏水系统流动加速腐蚀,减少热力系统腐蚀产物的生成与迁移,降低锅炉受热面结垢速率和防止汽轮机结垢、积盐,延长凝结水精处理运行周期,减小精处理树脂再生频率,降低酸、碱耗量和废液处理量等,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然而,给水加氧处理是否会促进过热器、再热器管氧化皮剥落,在业内一直存在争议,这也是促进我国给水加氧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国内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分为传统高氧处理技术、低氧处理技术、全保护加氧处理技术,中电(普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普安电厂)针对自身设备、系统特点,使用全液态无耗氧气给水自动加氧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优化内螺纹管在低质量流速直流锅炉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富文 《中国电力》2003,36(12):17-20
为解决传统UP炉存在的水冷壁热敏感性强、调峰能力受限制、锅炉运行安全性差等问题,姚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锅炉水冷壁改造采用低质量流速设计,使用优化内螺纹管作传热元件,使运行中的水冷壁具有很适的正流量响应能力。这种特性使垂直管水冷壁具有很好的抗热偏差能力,全负荷范围内水动力稳定,并满足机组滑压运行要求。这种低质量流速设计开创了直流锅炉水动力设计的新理念,也为国产UP炉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电站锅炉水冷壁管水垢测量技术介绍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站锅炉水冷壁管结垢的形成原因及对锅炉的危害。通过对国内外检测水冷壁管方法的比较,介绍了国外先进的检测手段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机组凝结水至炉水系统管内的腐蚀及沉积速率,提高汽水品质和机组运行效率。结合当前超临界锅炉不同的给水运行方式,阐述了给水加氧特点和基本原理;针对当前困扰超临界锅炉给水加氧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实施给水加氧技术必须选择正确可靠的加氧系统、把握精确的氧质量分数控制和严格控制全挥发性处理与给水加氧处理方式相互转换条件等关键环节,可为给水加氧技术在大型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某电厂扩建的5号锅炉,系四川某锅炉厂1993年生产的CG-130/3.82-M1型,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前后水冷壁下部向炉室内折形成灰渣斗,每根水冷壁管上部均设计有固定拉钩和活动拉钩,以满足热膨胀的需要,采用轻型砖砌炉墙。该炉在运行不久便发生水冷壁管大面积变形事故。1 水冷壁管变形检查情况 该炉正式投运仅1 269 h,运行值班人员便发现燃烧器1号角有几根水冷壁管位移并受到煤粉气流的冲刷。停炉检查后发现。1.1 前墙水冷壁标高10 m处离墙距离变大 前墙水冷壁总计有93根,抽检9根,抽检结果为:水冷壁管平均离墙距离165 mm,最大220 …  相似文献   

13.
苏猛业  金万里 《电力建设》2012,33(11):49-53
目前,超(超)临界参数机组的锅炉受热面管氧化皮生成、脱落是一个业内公认的难题,当机组在最大负荷(即最高温度)下运行,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和蒸汽温度设计值的增大,这一问题更加明显。分析了锅炉受热面管氧化皮产生、脱落原因及其安全隐患,阐述了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机组不同管材锅炉受热面的氧化状况,对比了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前、后受热面管氧化皮情况,提出了锅炉受热面管氧化皮的监控与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可为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氧化皮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华能海门电厂2号机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处理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给水采用加氧处理后,省煤器入口给水、高压加热器(高加)疏水的铁质量浓度平均值降至1μg/L以下,较之前的弱氧化性全挥发处理降低了80%以上.有效抑制了炉前给水和高加疏水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减少了腐蚀产物向锅炉水冷壁、省煤器的转移量,进而降低了锅炉水冷壁和省煤器结垢速率,减缓了锅炉压差上升速率.避免了高加疏水调节阀堵塞.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混床周期制水量也由之前的8万t提高至40万t,节能降耗效益非常可观。由此证明给水加氧处理对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 021 t/h锅炉水冷壁管裂纹泄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某电厂1台1021t/h锅炉水冷壁管产生横向裂纹泄漏的原因,主要是水质不合格导致炉管内壁严重结垢并引起传热恶化及垢下腐蚀,其次是炉膛火焰中心偏移。通过采取调平燃烧器倾角、更换失效管段、锅炉酸洗及凝汽器铜管涡流探伤检漏等技术措施,提高了锅炉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对华能海门电厂2号机组(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给水加氧处理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给水采用加氧处理后,省煤器入口给水、高压加热器(高加)疏水的铁质量浓度平均值降至1 μg/L以下,较之前的弱氧化性全挥发处理降低了80%以上,有效抑制了炉前给水和高加疏水系统的流动加速腐蚀,减少了腐蚀产物向锅炉水冷壁、省煤器的转移量,进而降低了锅炉水冷壁和省煤器结垢速率,减缓了锅炉压差上升速率,避免了高加疏水调节阀堵塞,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混床周期制水量也由之前的8万t提高至40万t,节能降耗效益非常可观。由此证明给水加氧处理对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给水联合处理(CWT)即采用氧和氨调节直流锅炉给水水质,它是火力发电厂中一项先进的给水处理技术,本文介绍了我国首次进行的给水联合处理技术的研究情况,在配直流锅炉的亚临界300MW机组上成功地彩和了给水联合处理方式并且在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初见成效,研究结果提出了在有铜系统机组上实施锅炉给水联合处理方式的条件,建议在国内电厂中推广这种联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检验、SEM形貌分析及力学性能检测等试验方法对某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爆管原因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水冷壁发生氢腐蚀,氢在晶界聚集,与钢管中的碳反应生成CH4,从而造成钢管内壁组织脱碳,同时在金属内部产生巨大的应力,导致水冷壁钢管沿晶开裂爆管。建议对锅炉水冷壁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加强锅炉水质监督,定期对受热面进行除垢处理。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电厂410 t/h锅炉水冷壁开裂泄漏事故,进行了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结果表明,水冷壁开裂泄漏为氢腐蚀所致,而氢腐蚀系制造过程中水压试验用水被污染造成水中Cu离子在水冷壁管上沉积,在管内壁产生电化学腐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低质量流速设计在直流锅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富文 《华中电力》2004,17(1):38-41
垂直管与盘旋管水冷壁相比,具有制造、安装方便,工艺要求简单,支撑结构设计简便等突出优点,可以减少一次投资。由于采用了优化内螺纹管作传热元件,新型垂直管直流锅炉克服了传统UP炉的缺点,具有与盘旋管直流锅炉同样良好的操控性和可靠性。由于采用了低质量流速设计,水冷壁具有很好的正流量响应特性,新型UP炉抗热偏差性能可与盘旋管直流锅炉媲美,而且汽水系统阻力更小,运行经济性更好。对内螺纹管传热特性的研究开创了直流锅炉水动力设计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