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波是个比较特殊的现象,他生前默默无闻,不为人知死后却获得了无限的哀荣,他成为了一个自由符号,被抬上了“自由知识分子”的神坛。在这个过程中,思想界的自由精英、媒体、一帮“门下走狗”扮演了抬轿子的角色。“自由知识分子”形象是被制造出来套在王小波的头上,在众声喧哗中,死去的王小波已经无能为力了。  相似文献   

2.
对主体意识的高度弘扬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前提与第一层含义;对必然性的认识是其第二层含义;利用必然改造世界是其独创性理解与第三层含义。马克思主义继承并扬弃了黑格尔自由观念的内涵,赋予了“必然”以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人学,生命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审美对象。在中国文学主流中,文学审美生命意识以文明化后的阴柔意识为主,而生命原始血性的狂野和自由却很少进入到文学审美领域。这里从生命的原始野性角度粗略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狂野与自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4.
庄子为人处事的态度,似乎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面:一个是完全的出神状态或所谓“坐忘”,完全逍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一个是完全的融入社会,完全顺应社会的要求。庄子有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彻底绝望,这一绝望可能合有反抗社会的意味,同时也会导致行动上的软弱无力。庄子为人处世思想确实有自相矛盾和冲突的地方。他希望在精神绝对自由和社会的绝对不自由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这只不过是一个注定无法实现的理想而已。  相似文献   

5.
自由是人成其为人的标志,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自由常常表现为权利;自由必须受到合理限制;自由对个人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孙中山有关自由的论述和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反对假共和的革命实践。认为孙中山以"放荡不羁"比拟自由,表明他所说的自由与源自西方的民主自由并不是一回事;他是理论上的自由反对派,而在行动上则是努力为人民争取自由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孙中山有关自由的论述和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反对假共和的革命实践。认为孙中山以"放荡不羁"比拟自由,表明他所说的自由与源自西方的民主自由并不是一回事;他是理论上的自由反对派,而在行动上则是努力为人民争取自由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8.
提出“重建经济学的伦理层面”的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被称为“经济学的良心”。他认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经济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自由的扩展和增长。其《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运用历史事例、经验证据以及有力而严格的分析,显示了广义而恰当地构想的发展对自由完全不怀敌意,相反,它正是由自由的扩展所组成。  相似文献   

9.
在分子运动论中,“自由程”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一个分子在相继两次碰撞之间飞过的路程,另一种是它从观察时刻到之后的第一次碰撞时刻飞过的路程。麦克斯韦自由程是第一种路程的平均值,泰特自由程则是第二种路程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自由边界的特性,提出了两种非经典边界──受限自由边界。从而为处理自由边界提供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方法。根据受限自由边界的概念以及振型方程的线性性质,采用叠加法,解决了具有自由边界矩形板的动力分析这一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法律对自由的限制,与法律对自由的保障,同属法律对自由的关系范畴。“自由”是一种法律权利,其存在着极易滥用和无限扩张的可能性与破坏性,须要法律予以限制。但限制的目的并不在于限制自由的本身,而在于实现和保障自由,在于扩大自由并为自由的享有提供条件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中的时间问题——兼论自由时间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早期和晚期马克思时间学说的对照考察,发现:他通过增加自由时间的途径,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了的时间又回到了原初的感性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自由时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我们对自由时间的研究,实质上是对人的前途命运的一种思考,这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陈白沙之“自然”不仅是为学宗旨,更与他所追求的自由的精神境界有对应与与契合关系,成为安顿心灵的人生理想状态。作为精神慰藉与超越,这一乌托邦式“自然”人生理想与体验自由的审美情感本质暗通,遂升华为一种“鸢飞鱼跃”的诗学境界,这一转变的认识论前提是天道自然论与“物我为一”的生命同一论,从而在方法论意义上展现了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4.
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必须摆脱“千校一面,众人一面”计划教育模式,在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和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和推广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务之急,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念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真谛,素质教育是其中应有之义,素质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单列出个“美”来,而要在教育者的头脑中切实树立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是一支重要的方案军,应确立它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建议对高等职业教育也实行学位制。  相似文献   

15.
消费既是一个个体性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化范畴。就个体的日常消费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消费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身份,而消费自由则是这种身份得以确立的一个根本性的前提,消费的目的是幸福,但消费的增长并不能总是促进人们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概述了尼采关于人的本质与自由的思想之后,指出:尼采所理解的自由,是少数英雄人物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尼采反对平等,有其深刻道理,而一般人理解的平等,不过是伪平等。本文还纠正了人们的一些误解,指出尼采并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虚无主义和反道德主义,尼采所反对的只是旧道德,并不反对一切道德,因为他提供了一种新的英雄道德。尼采还是后现代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先驱。  相似文献   

17.
提出"重建经济学的伦理层面"的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被称为"经济学的良心".他认为,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自由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经济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自由的扩展和增长.其<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运用历史事例、经验证据以及有力而严格的分析,显示了广义而恰当地构想的发展对自由完全不怀敌意,相反,它正是由自由的扩展所组成.  相似文献   

18.
有着浓厚民族情感和“家国同构”意识的中国作家,通过小说叙事自然地将家族兴衰史与国家命运历程紧密相连。在他们创作的中国现代家族背景小说中,通过展示叛逆者形象对封建家长制度和礼教规范强烈不满的情绪和追求自由与民主的愿望,启悟人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对个体生命本真价值和精神家园终极意义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人作为宇宙和社会中一个特别的存在,一直以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对其生存状况进行考察和关注,并由此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宗教和哲学。马克思哲学提倡对人的终极关怀思想并相应指出了具体的哲学途径。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到“自由个性”的实现是马克思终极关怀思想的哲学思路,本文试从“现实的个人”、“自由个性”及其实现三个方面对这一哲学思路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0.
自由观念虽从西方传人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自由的理论。它主要体现在儒道两家观点中:儒家提倡的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道家提倡的是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它们两家的基本观点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后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