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祥海  张承印  时玉英 《水泥》2002,(11):34-34
1改进内容我公司烧成为离线型喷腾式窑外分解系统,此系统因分解炉所用空气全部来自篦冷机,氧浓度高于在线型预分解窑系统。窑点火时,按最初工艺调试设计投料要求,必须先投预热器窑2~3h后,再点分解炉,这样预热器窑运行的2~3h内,热耗、电耗均较高,窑产量较低。为此我们经过不断摸索及从理论上论证分析,做出窑炉连投的试验,并获得成功,应用后节能增产效果明显。窑炉连投法操作如下:在窑系统温度升到可投料的温度后,用火把点燃分解炉锥部油枪。待分解炉出口温度升到400℃以上时,启动分解炉喂煤系统,随着分解炉出口温度…  相似文献   

2.
串联NMFC分解炉操作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泥》2003年第3期介绍了我厂分解炉的串联改造技术,本文介绍串联分解炉的操作经验。1串联NMFC分解炉主要参数的控制1.1点火时的控制参数窑系统点火后按升温曲线进行烘窑,因低挥发分煤焦炭粒子较致密,不利于氧气和燃烧产物的扩散和热量的传递,起燃温度在600~700℃,需用油枪喷柴油来引燃煤粉,当形成稳定燃烧火焰时停止喷油。继续升温,当窑尾烟室温度达到1000℃左右时,开启流化风机,阀门开度50%,窑速控制在1r/min,开始往NMFC炉内供煤,然后把C4分料阀下料比例控制在50%(即入DD炉与入NMFC炉物料相同),这时即可投料,初始投料量控制35t/h…  相似文献   

3.
0前言我公司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为带离线喷腾型分解炉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全线设计由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完成。该线自投产以来,经我厂技术人员几年的生产摸索,已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目前实际产量已达2100t/d。本文选取其中三则经验作介绍。1投料方式的改进原设计投料方式为先烧SP窑,用于挂窑皮和作为投NSP窑前的过渡,此时最大投料量50t/h。根据我厂烧成系统的具体情况,大面积换砖挂窑皮时一般需先烧SP窑16h~24h,平时投分解炉前也要先烧SP窑6h~8h,这样系统要在低喂料状态下运行较长时间。其次,…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看火工,从事水泥回转窑调试工作多年,离线型分解窑如何有效快速点炉,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投料和点炉可同时进行,可以不去考虑三次风温大小的影响,便可顺利快速点炉,因为在没有用分解炉时,由于物料分解率低,所以产量也就很低,一般只有正常时的1/3产量,三次风温也就自然低。另外有的熟料冷却用的是单筒冷却机,所以三次风温度就很难达到点炉时所需温度。一般三次风温小于300℃,点炉困难,甚至点不着,即使是篦冷机也得SP运行很长时间,才能提高三次风温度,严重影响熟料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续2001年第5期)4优化操作预分解窑的操作比较复杂,尤其是从开始点火、投料到正常运行这一过程中,烧成系统工况变化更为频繁。操作中风、煤、料、窑速应平衡匹配,调节时幅度不宜过大;二、三次风比例的分配可通过调节高温风机和调节三次风门实施;分解炉用煤量和窑头用煤量的比例应适当;操作中应综合兼顾判断工况条件,实现安全稳定运行。(1)投料量控制。采取窑炉一起投,初始投料量在80t/h,加料幅度不宜过大,控制在20t/h内,一般为10t/h。加料过程为:提窑速—加风—加煤—加料。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系统各部位…  相似文献   

6.
张宝泉 《水泥》2009,(10):32-32
半离线分解炉(如:MFC炉和RSP炉)及管道式分解炉的点火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烧sP窑,待三次风温达到450℃甚至500℃以上时再投分解炉。这样的点火从投料到投炉,大概需要8h或者更长的时间,而且在烧SP窑阶段,由于分解率低,产量只有正常产量的1/3左右,浪费很大;  相似文献   

7.
1活动挡风墙的开发背景 篦冷机挡风墙设在窑炉用风与窑头废气的分隔点,即我们常说的零压面。老式篦冷机挡风墙处于一段末尾属于高温区与中温区的分界线,理论上来说此前的风都应该以二、三次风的方式进入窑炉系统,煤磨取风源在二段和三段(这二段属于续冷却,是异常情况下的冷却补充,风量较小)。实际运行中,窑炉与窑头排风机抢风严重,易导致二、三次风及废气温度的不稳定,煤磨取风温度高,由此导致炉温不稳定,炉内燃烧状况差,致使入窑生料分解率波动;窑内热工紊乱,出窑物料结粒不均匀,大块料、细料多;而出窑物料的波动又反过来影响二、三次风温,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5000 t/d熟料生产线,预热器堵塞现象频发,投料过程非常不稳定。采取的措施是:采用“微动性锁风阀”替代预热器下料管普通翻板阀;改动三次风管进入分解炉的结构;重新调整分解炉撒料箱的位置以及撒料板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改造后点火过程顺利,彻底解决了以前点火过程长、系统运行不稳定、预热器容易堵塞、产量低、质量差的工况;点火后系统很快进入稳定状态、包括投料过程、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窑炉用风量的合理匹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预分解窑系统窑炉用风量的合理匹配对于稳定系统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的产量、质量都至关重要,但不同的窑炉结构及不同的操作条件,窑炉对煤粉的环境也不尽相同,燃烧所需要的气体量也不同,根据预分解窑系统煤粉燃烧的的特点,结合国内几家预分解窑的实际生产情况,探讨了窑炉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风量,即一、二、三次风的风量大小,并根据某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为强化炉内煤娄的燃烧,而对三次风风门开度进行了再次调整后的现场检测结果,讨论了窑炉用风量的合理匹配问题及其对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性,指出生产中一定注意风的分配、窑炉用煤量的比例,并兼顾整个系统风、煤、料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久英 《水泥》2009,(9):23-24
1 不正常窑况的表现 我公司2008年11月检修期间,外协人员将三次风闸阀下的积料清走,由于三次风闸板烧坏,不能调整,三次风实际开度变大,基本是全开,使窑内产生还原气氛,烧成带温度降低,导致窑系统适应能力变差,开始出现熟料fCaO时高时低、升重低和分解炉温度难以控制等问题。为保证熟料质量,在操作中采取了降低产量、放慢窑速、分解炉温度偏高控制(890-910℃)以提高人窑生料分解率、增加头煤、增大系统拉风提高预热器系统风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段碧军 《水泥》2013,(11):15-16
某公司2 500t/d生产线窑尾采用五级预热器和KDS型分解炉,回转窑规格为Φ4m×60m。该线于2013年3月8日开始检修,检修后于3月21日投料。投料后窑系统频繁塌料,分解炉和预热器负压偏大,烟室负压和温度偏低,窑电流低,分解炉出口温度不稳定,出窑熟料黄心料较多,熟料质量差,窑产量提不上去。检修前后操作参数对比见表1。  相似文献   

12.
王彦波  于加滨 《水泥》2006,(6):37-37
我公司2 000t/d生产线烧成系统采用的是Φ3.95m×56m回转窑,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及离线喷腾式分解炉[1]。1分解炉故障情况2005年3月6日17:10,回转窑由于设备原因,止料停窑,窑头喷煤保温。21:00设备故障处理完,窑启车投料,起始投料80t/h,分料阀开度70%。投料后分解炉温度及压力中控  相似文献   

13.
回转窑系统运行中,因电气或机械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无尾煤或尾煤供应不上,如果处理时间不长,可采取烧预热器窑的办法进行暂时的过度.减少停窑时间,提高运转率,避免对窑内耐火材料的剥蚀.所谓烧预热器窑,就是不对分解炉供煤,只发挥预热器的作用,让大部分物料在窑内进一步预热、分解、煅烧成熟料.因为入窑的生料分解率低约在10%,并且二次风温低,所以窑内负荷较大,对投料、拉风、窑速、头煤等相关参数的操作和控制要与正常的操作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一期3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采用日本三菱材料公司专用水泥烧成预分解技术,为双系列低压损五级旋风预热器带N—MFC分解炉系统,装设在窑尾。与φ4.3×64m回转窑及配套篦冷机使用,完成熟料的烧成。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窑的操作采用薄料快烧,四级筒下料不往窑尾烟室分料,而是全部入分解炉。2004年5月投料以来窑系统运行较稳定。但是从2006年6月后,随着窑系统台时产量的提高,N—MFC分解炉流化床共出现12次因为压床而停窑的事故,严重影响窑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为此进行了多次分析,查找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预分解窑提速增产的机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入窑料温850℃、二次风温1060℃为提速增产的基准,通过挖掘窑内的烧煤能力和薄料高温煅烧能力,并对与之匹配的预热器和分解炉进行扩能技术改造,使结构性能和容积负荷适应提产需要;冷却机由单冷机改为新一代篦式冷却机,满足入窑炉风量风温要求等,使系统进入优质高产的良性循环中。实践证明,高海拔地区Φ3.3m×50m窑正常生产1350~1400t/d熟料是完全可以的。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2?500 t/d熟料生产线采用LQ-02第三代篦冷机,篦床面积70.2 m2。回转窑正常运行时,二次风温低于1?050 ℃,三次风温低于800 ℃。二次风温低不仅煤耗高,还会影响窑头煤粉的快速燃烧,同样,三次风温低会影响分解炉煤粉的快速燃烧。煤粉燃烧速度慢,不仅影响回转窑的产、质量,还会造成窑内结长厚窑皮、预热分解系统结皮堵塞等工艺事故的发生。高温熟料产生“红河”现象会造成熟料冷却效果差,二、三次风温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童军春 《水泥》2002,(7):43-44
1995年由南京水泥工业设计院将我公司3号Φ4m×60m的SP窑改为NSP窑,1998年又进行了燃无烟煤的技改,产量由原37t/h提高到目前的65t/h。分解炉为离线型(Φ3840×26000),在分解炉底与三次风管的连接转弯处设置1个接料斗锁风排灰装置(Φ500单层重锤阀),当分解炉通风不顺畅或操作不当时造成的塌料从炉底排灰阀排出,再利用3t的多功能装载机和汽车将灰运至矿山石灰石破碎后再与石灰石一同至生料磨,造成生料质量的不稳定,且影响工厂的环境。2002年初利用年检机会对此进行了改造。1实施方案1)拆…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5000t/d生产线三次风管风阀开度为40%,窑内后过渡带结圈严重,窑内通风受到影响。在保证窑内通风的前提下,根据生产实际我们适当加大了三次风阀的开度,提高了分解炉内三次风量,使分解炉内煤粉充分进行辉焰燃烧,避免窑内煤粉圈的形成,提高了入窑分解率、喷煤管火焰形状及二次风温,提高熟料强度的同时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某公司2013年2月窑系统大修后,2月20日22:20投料生产,2月26日23:59因A列C4筒堵塞止料处理。由于A列C4筒分料阀轴断裂,A列入分解炉下料管道堵塞,导致处理时间较长,2月27日10:40投料。本文将此次堵塞过程及原因进行分析。1工艺流程简介该公司烧成系统预热器部分的工艺流程见图1。该系统采用附带2个预燃室的TSD型分解炉,主要由2个旋流预燃室和双喷腾分解炉(又称主炉)  相似文献   

20.
王玉峰 《水泥》1992,(8):7-9
在预分解窑上影响热工制度的可变因素较多。除风、煤、料和窑速外,系统的通风阻力变化、三次风温和风量的变化、窑尾缩口闸板的开度、冷却机料层厚度及冷却风量的调整等,都会影响预分解窑的正常操作。对窑况如果分析判断不准,操作调整不正确或不及时,全系统的热工制度很快就会被破坏,影响窑的正常运行。所以对于操作这种窑,应该掌握从预热器、分解炉、回转窑到冷却机整个系统中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情况,并对某个系统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