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我国褐煤的高水分含量限制了其开发利用,褐煤提质干燥等预加工工艺备受关注,对目前国内外有关褐煤蒸发脱水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包括褐煤干燥特性、单颗粒褐煤干燥模型、薄层干燥机理和多孔介质干燥机理在褐煤干燥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等。分析表明:现阶段缺乏系统的、适用性广的褐煤干燥机理模型,应全面考虑褐煤干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褐煤的特殊性进一步建立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褐煤干燥脱水理论及相应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程稳香 《煤质技术》2013,(4):5-7,10
针对印尼褐煤在干燥前后采用微波法测定水分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现象,分析对比了通过其它方法对印尼褐煤进行水分测定时的异同,探讨了通氮干燥法及微波干燥法测定褐煤水分时的利弊,提出了以加热吸收法对印尼褐煤的水分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6,(9):319-321
分析褐煤干燥过程原理与内部颗粒的变化,加强对褐煤干燥机理的认识。提出利用计算机模拟褐煤的干燥过程,通过改变影响参数来获得最佳干燥条件的方法,并介绍具体的模拟过程,结果显示褐煤干燥效果主要受到干燥介质、水蒸气含量、CO2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干燥成型后的褐煤便于长途运输并可扩大褐煤的利用途径,介绍了几种国内外典型的褐煤干燥成型工艺,阐述了褐煤干燥成型技术及其应用,指出应重点研发先进的褐煤干燥成型技术,逐步开发褐煤提质全流程技术以延伸褐煤矿区产业链及实现褐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非薄层状态下昭通褐煤粒径对其干燥及干燥褐煤自燃、复吸特性的影响。采用褐煤非薄层干燥实验装置,测定了不同粒度褐煤非薄层干燥残留水分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粒度较小的样品具有较高的干燥速率,当褐煤粒度降低至临界粒度(2~5 mm)时,进一步降低粒度不会促进褐煤干燥速率的提升;非薄层干燥过程中仅观察到了升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且最大干燥速率显著低于褐煤薄层干燥研究中的最大干燥速率;褐煤非薄层干燥中样品温度、残留水分为非均匀分布,通过数值模拟发现样品表层和中心区域温度、残留水分存在显著的梯度,温度、残留水分分布呈现分层现象,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在褐煤非薄层干燥中试实验中得到验证。采用交叉点温度法与绝热氧化速率法测定了干燥后褐煤的自燃特性,在交叉点温度测试过程中自然对流主导热质传递,小于临界粒度时进一步减小褐煤粒度其交叉点温度无明显变化;在绝热氧化速率测试过程中强制对流主导热质传递,绝热氧化速率随褐煤粒度减小持续降低。干燥后褐煤非薄层复吸时,粒度较小的样品具有较高的复吸速率,当褐煤粒度降低至临界粒度时,进一步降低粒度不会导致复吸速率的增加。非薄层状态下褐煤干燥及干燥褐煤自燃与复吸特性均与...  相似文献   

6.
苏丁  骆振福 《煤炭工程》2019,51(9):166-171
褐煤粒径分布宽,成分多样,初始含水率多变,干燥特性复杂。考察了粒度、密度、初始含水率和温度对褐煤干燥特性的影响,得到了褐煤含水率随干燥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褐煤干燥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褐煤干燥经历快速干燥和慢速干燥两个阶段,干燥速率随密度和温度增大而增大,随粒度、初始含水率增大而减小|干燥动力学最佳模型为Page模型,模型常数与粒度、密度、初始含水率和温度有经验关系,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干燥过程中褐煤的动态含水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干燥后褐煤的水分复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蒙东褐煤进行了微波干燥试验,在300W、600W、900W的微波功率下对不同粒级的褐煤分别进行干燥,继而研究褐煤粒度和微波功率对干燥后褐煤复吸水分情况的影响,并与热风干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热风干燥相比,微波干燥后褐煤的水分复吸更少,并且相对湿度越高这种优势越明显;在微波干燥中,干燥后褐煤的复吸能力与颗粒粒度大小以及微波功率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7,(4):313-315
与传统褐煤干燥方式相比,微波干燥具有快速、选择性、由内而外加热的特点。采用数值方法对微波干燥褐煤设备腔体的流场进行建模和求解,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方法的可靠性,从流场的角度分析了腔体结构变化对褐煤干燥速度以及微波效率的作用机理,得出不同腔体下温度、含水率、流速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微波干燥效率随流场变化的原因,得出提高微波脱水效率的腔体结构以及运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斌  高明非  钟晓晖  靳振欢  夏辉 《煤炭学报》2016,41(10):2541-2546
以SZ-200 t/h型振动混流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热风温度、褐煤粒径及给煤量工况条件下进行了神华金峰矿褐煤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煤样粒径、给煤量、入口风温等因素对褐煤干燥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干燥温度一定的工况下,褐煤粒径对干燥速率影响高于给煤量的影响,而且粒径越小,褐煤气化的比表面就越大,从而大大加速了干燥过程,粒径是影响换热的主要因素;提高干燥热风温度,减小褐煤粒径及给煤量,褐煤干燥效果越好、品质越高,即去水率越大,发热量越高,同时干燥速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李尤  张守玉  茆青  姚云隆  杨靖宁  慕晨 《煤炭学报》2016,41(10):2454-2459
采用自制卧式干燥实验台,制得不同干燥温度下的褐煤煤样,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干燥试样的有效含水孔隙,采用傅里叶红外法测定试样的表面含氧官能团,使用自制复吸实验装置测定不同干燥程度褐煤煤样的平衡含水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温干燥褐煤(干燥温度为140~230℃,干燥时间为10 min),干燥温度对褐煤的有效含水孔隙体积影响较小,对主要含氧官能团影响较大,煤中主要含氧官能团表现为随干燥温度升高先减少后增加。对于高温干燥褐煤(干燥温度为600~800℃,干燥时间为30 s),干燥温度对褐煤的有效含水孔隙体积和含氧官能团均有较大影响,表现为随干燥温度升高有效含水孔隙体积减少,含氧官能团增多。不同干燥条件下,干燥褐煤的复吸特性影响因素不同,低温干燥条件下,干燥温度通过改变褐煤含氧官能团数量来影响干燥褐煤复吸特性,而有效含水孔隙结构是高温干燥褐煤平衡含水量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褐煤的综合利用途径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褐煤占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的17%,所以发展褐煤综合利用技术和优化利用方法,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产业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褐煤传统的利用方法与新方法做了简单回顾,并对未来我国褐煤利用途径提出新的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褐煤的利用率偏低,采用传统的燃烧方法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通过工业转化和综合利用对提高褐煤的利用率,实现褐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褐煤固体热载体催化热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褐煤固体热载体催化热解技术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传统固体热载体热解工艺和耦合热解集成工艺特点,以及使用的固体热载体催化性能,明确了循环流化床耦合低温热解多联产技术是褐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适合的工艺,指出该集成工艺不仅可以优化产物组成、增加产率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还可实现热、电、气、油、焦多联供,提升煤的综合利用价值。最后对固体催化热载体本身及其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褐煤提质分质分级利用的创新技术工艺,介绍了具体的工艺流程和分质分级利用技术的应用效果,阐述了褐煤通过该技术提质后在火力发电、水泥熟料生产、部分农业种植品种的应用及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褐煤提质分质分级利用技术能显著提高褐煤的着火温度,降低褐煤爆炸倾向,在火力发电使用中可实现提质后褐煤不需制粉直接进仓,并可降低燃煤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对分质分级后的一级褐煤产品进行了进一步的腐植酸提取实验研究,通过提取液的应用试验表明该提取液具备很好的实用价值,可作为农作物的有机增长剂。该技术工艺符合我国能源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要求,可实现褐煤由单一燃料向资源化利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未来10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一是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与替代资源的寻找;二是可再生资源的再生状态的维持。中国水能和核能的开发将逐步进入更大的视野,在总量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中将进一步优化一次能源构成和利用结构。总的趋势是天然气率先填补煤炭在结构退行中的份额,天然气、水能、核能在高科技支持下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中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尤其是煤的清洁利用技术将在21世纪初叶进入工业化利用阶段,对能源利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静  张永发  曾鑫  唐亚鸽  薛飞 《中州煤炭》2021,(3):115-121,127
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矛盾日益突出,开发清洁高效煤炭利用技术,成为了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实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国家能源安全、落实二氧化碳减排的战略举措。基于分级转化的思想和实验工作基础,提出了低温热解—热解半焦加氢气化制甲烷—甲烷化残渣气化制氢的褐煤分级转化制天然气的新方法,并从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的角度与传统煤制甲烷工艺进行分析比较,认为褐煤分级转化新方法通过多联产工艺对褐煤资源进行分质梯级利用,在能源利用效率和物质转化率方面较之传统煤制甲烷工艺具有显著优势,既提高了褐煤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资源价值,又增加了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丹峰煤田富蜡褐煤资源赋存特征的阐述,指出了本区褐煤的开发利用方向。强调了褐煤蜡的生产和热电联产是褐煤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兼顾其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褐煤提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由于褐煤存在高水分、高灰分、低发热量、易于风化和自燃的缺陷,致使其加工利用受到限制,为高效利用丰富的褐煤资源,减小褐煤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针对国内外在褐煤干燥脱水、成型和热解方面的提质研究,综述了国内外褐煤蒸发和非蒸发脱水干燥脱水技术、无黏结剂和有黏结剂成型提质技术以及热解提质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褐煤提质加工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稀散金属锗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作为锗的一种重要矿产来源,含锗褐煤的资源化高效利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褐煤中锗资源的储量、分布及利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含锗褐煤中伴生低品位锗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锗资源化提取过程存在的问题,对褐煤中伴生低品位锗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蒙东是国家规划的的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和五大能源基地之一。神华集团在蒙东地区获取了一定规模资源量的褐煤资源,并已形成了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总体构架。为研究合理的褐煤资源开发规划,根据神华集团在蒙东地区的褐煤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资源储量、水资源条件、交通运输、电力输送能基本建设条和国家能源发展政策、煤炭相关产业发展趋势、神华集团发展战略等形势条件,预测煤炭、电力、煤化工产品市场空间,提出了"煤为基础、多元开发、安全高效、创新驱动、绿色和谐"的发展思路和"一主导、二支柱"的产业布局,并确定了发展原则及2020年的产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