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三峡水库纳污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深增加,流速减缓,水库近岸水域纳污能力减小,水文情势的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使库区水资源保护的形势更加严峻,保证三峡水库水质安全已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分析水文情势变化对纳污能力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水库水质状况及污染特点,探讨水库纳污能力的分析方法、技术路线和蓄水后水库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以便为三峡水库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湘潭市城区湘江段水域纳污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湘潭市城区湘江段的用水主导功能,运用河流水环境容量分析的有关原理与方法,分析本江段水域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两顶污染物的纳污能力。提出达到水质保护目标,此两项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水域纳污能力计算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管理目标中,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是其中之一.限制纳污需要确定水域纳污能力,而现行的《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 25173-2010)》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争议.从设计水文条件的设置、污染源、排污口概化、计算模型与反应参数等方面对当前的纳污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目前的处理方式产生争议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结合美国环保局的TMDL思想内涵,探讨TMDL对我国纳污能力计算的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了开展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动态、多指针、综合点源与面源污染生态纳污能力的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5.
纳污能力计算一维模型中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地区面临水质型缺水,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各级政府对本地区的流域进行综合规划,划分水功能区并分析计算纳污能力,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对水体纳污能力计算中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讨论了如何确定参数,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水体的纳污能力是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其定量评价对于有效的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三峡水库库区水环境容量研究案例出发,对纳污能力的定量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水资源保护规划具有一定的法规性,因而对水体纳污能力的量化应当可靠;纳污能力定量评价模式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水体的自然特性、污染特性和保护目标,以避免模式选择不当导致过分夸大水体纳污能力,进而造成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局面;与基础资料相关的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应当服从量化结果的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淄博市地表水纳污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淄博市地表水是当地主要的生活饮用水、工业和农业用水水源,通过对其纳污能力的分析计算,确定合理的排污量,使河流的水体自净能力得到利用,保证其水质符合水功能区要求. 相似文献
8.
9.
渭河流域是陕西省重要的工农业科研和生产基地,人口稠密,然而渭河干、支流水质日益恶化,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水污染防治刻不容缓。随着引黄济津工程的实施,为保证供水安全及入黄水质,从水质保护目标和管理需求出发,分析预测渭河流域各河流的水域纳污能力,对渭河水污染控制、水环境管理与水资源保护规划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通过对设计条件下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研究,提出了渭河水污染控制可采用的水域纳污能力,可为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根据飞来峡库区水动力特征,选取库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采用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确定了库区纳污能力,为库区纳污总量控制和制定限排总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测算不同水文水质条件下东洞庭湖动态纳污能力,利用2003—2016年MODIS遥感数据和实测水文数据建立水位-面积-湖容关系模型,提取不同水位、入湖流量、入湖水质条件下的纳污能力计算参数,参照《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测算出不同水文水质条件下的东洞庭湖动态纳污能力系数以及COD、氨氮的动态纳污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东洞庭湖纳污能力随着水位、流量、水质而动态变化,COD最小纳污能力为14 200 g/s,大于2016年年均排放强度1 837 g/s,不存在水质超标风险;氨氮最小纳污能力43 g/s,小于2016年年均排放强度275 g/s,水质超标风险大;明确了导致氨氮超标的水文、水质条件,认为氨氮入湖浓度<0.95 mg/L时,湖泊氨氮不超标。主要结论为:①水位-面积-湖容关系模型可为测算湖泊动态纳污能力提供支撑;②建议根据动态水域纳污能力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科学利用水环境容量;③东洞庭湖入湖氨氮浓度应控制在0.95 mg/L以下,以保证水质达标。研究成果对维护和改善洞庭湖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Part 1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s of institutional capacity building and of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recent publications. The authors, building on the work of others, combine this into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institutional capacity building in the water resources sector. A matrix approach is developed that allows the analysis of project activities, projects and possibly even complete sector programs. At the same time various aspects of process orientation of projects and programs are distinguished and described. The result is a set of analysis tools specifically oriented towards the evaluation of institutional capacity building projects and programs in the water resources sector. Part 2 presents a number of case studies and show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t of analysis tools. The same set of tools can also be used for the design of such projects or programs, but this is not covered in the present papers. 相似文献
16.
汉江中下游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资源承载力的角度,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以后汉江中下游现状及20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进行了评价.介绍了进行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的技术思路,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对象的划分,在对每一承载对象承载力计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特定条件下的总承载力,根据不同规划期、不同规划方案,采用多分量水资源承载力指数法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且根据设计的计算思路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汉江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以后截至2010年水资源量是比较充裕的. 相似文献
17.
18.
19.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当地的水资源能够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包括工业、农业、社会、人民生活等)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影响西部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主要因素的论述,分析了西部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指标体系,确定了西部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计算流程。。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保护与纳污总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水资源保护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保护规划中水功能区划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污染物入河控制量核算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在开展水功能区划分时,应充分考虑水体的自然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划分水功能区,并确定其使用功能及水环境质量目标.水体纳污能力核算应根据不同水功能区类型及其水环境质量现状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采用数值模型核算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时,应根据水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模型方法及相关参数.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污染物入河量,综合考虑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当地技术经济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核定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入河控制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