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NGN的网络特性和需求,然后在阐述弹性分组环技术(RPR)特性的基础上论证了采用RPR技术承载NGN业务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了基于RPR技术的NGN承载网总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下一代网络(NGN)及其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下一代网络(NGN)技术研究的情况,介绍了NGN的概念及其演进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重点探讨研究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应用实例;最后预测了NGN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IMS的NGN网络特点,以IP v6为接入、承载网络搭建了实验环境,结合NGN网络安全模型,通过实验证明了使用IPsec可以实现NGN网络端到端的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4.
NGN是全球研究热点,文章对NGN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服务质量(QoS)和网络安全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传统网络的解决方案无法满足NGN的QoS和安全需求,要实现有效的端到端的QoS必须合理调配网络资源,防止网络拥塞:应建立一个立体的安全防卫体系,从网络规划、设备可靠性、业务特性等方面研究NGN的安全问题,以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5.
NGN是一种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文章介绍了NGN的关键技术,指出其主要功能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面向NGN的IP软交换关键技术与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NGN与IP软交换的技术关系,分析了面向NGN的IP软交换关键技术,研究了IP软交换的主要协议的体系框架,深入分析了主要软交换协议的相互支撑关系,对软件交换技术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华为公司推出业界首款解决IP网络转型的关键产品和解决方案——Quidway ME60系列多业务控制网关.再次展示了华为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快速响施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该产品集电信服务质量、安全优势和IP低成本优势于一身.能帮助电信运营商完成IP网络从承载单一的因特网业务到承载语音、数据、视频、大客户专线、3G、NGN等运营级多业务方向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弹性分组环(RP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城域网组建技术,它以其固有的保护特性、更高的可靠性、公平的带宽分配能力等特点为新一代宽带IP城域网运营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组网方案。文章主要阐述了RPR的技术特点及其在某煤炭企业IP城域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NGN 的特点和网络分层结构, 以及 NGN 的核心控制技术, 在分析了综合网络管理 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 NGN 网络演进策略, 提出了几种 NGN 综合网络管理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对PSTN与NGN融合组网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社会以及对通信要求的不断变化与提高决定了下一代网络(NGN)的产生。NGN网络现阶段的关键是实现PSIN与NGN融合组网。文章主要对PSTN与NGN融合组网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信网技术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通信网络融合性、兼容性和高效性需求的日益增长,对通信网设备、组网、服务等诸方面带来影响。针对通信网的接入、交换、传输等方面关键技术,分析并研究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的目标和网络要求。通信网的演进趋势是技术互相渗透、以泛在网为架构的信息网络大融合。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网络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5,自引:9,他引:16  
下一代网络(NGN)与智能网原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采用不同的实现技术体现出NGN优于智能网。通过NGN与智能网技术在目标和体系结构等方面的比较,特别是对目前传统智能网技术5个方面主要缺陷的分析,阐述了NGN中需要关注和加强研究的开放API、业务生成技术、业务支撑环境和网络演进技术等若干关键技术。特别是首次提出如何在NGN架构中继承已投资的智能网。  相似文献   

13.
对下一代网络的服务支撑环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 融合网格技术的下一代网络开放服务支撑环境. 该服务支撑环境将下一代网络中的业务能力 封装成网格服务,提出了一种业务开放模型和业务交互模型,解决了下一代网络业务能力开 放问题;提出了基于网格的任务调度方法,解决了传统应用服务器处理能力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目前国际上IPTV业务开展情况;研究了国内运营商建设IPTV需要注意的问题,即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平滑升级扩展的能力,应能提供多CP/SP与二次运营的应用,考虑对承载网的网络压力并具有快速的研发响应能力,且具有与NGN/3G的融合能力,以重庆电信IPTV项目为背景提出了一套可行的IPTV建设系统架构.有助于IPTV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下一代网络在控制层的融合,需要具有支持异构网络环境媒体控制功能的呼叫模型。在对媒体控制模型概念进行定义的基础上,针对下一代网络的特征,分析了现有各种媒体控制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媒体控制逻辑状态抽象和具体控制协议适配相结合的媒体控制模型,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模型具有异构网络环境中的统一媒体控制能力,从而实现了下一代网络在媒体控制层面的融合,同时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下一代网络在控制层的融合,需要具有支持异构网络环境媒体控制功能的呼叫模型。在对媒体控制模型概念进行定义的基础上,针对下一代网络的特征,分析了现有各种媒体控制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媒体控制逻辑状态抽象和具体控制协议适配相结合的媒体控制模型,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模型具有异构网络环境中的统一媒体控制能力,从而实现了下一代网络在媒体控制层面的融合,同时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PSTN网络向NGN网络的演进,接入网的发展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国内电信市场不断开放,接入网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运营商争取用户群和提供业务的能力。当前,面对市场中传统业务和新业务需求并存的局面,接入网的综合化已成为提升固网运营商业务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下一代网络管理业务提供模型的多视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业务提供模型来解决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管理业务的开放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用多视点对管理业务提供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首先对NGN管理业务的特点和特征进行了定义,基于此,从运营视点、网络视点和功能视点对管理业务模型进行了分析。运营视点定义了管理业务多使用者、提供者之间的关系;网络视点建立了包括用户平面在内的四层模型;功能视点描述了管理业务的执行、控制、存储、管理和对外接口功能。并对提出的多视点模型以实际的管理业务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