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惜  彭伟 《新食品》2012,(2):38-42
又是一个十年 已经过去的2011年对于中国白酒行业来说无疑具有特殊意义:首先,中国白酒行业至少有5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其次,中国十七大名酒销售收入超过1200亿元;第三,2011年1—10月。四川白酒实现1147.8亿元销售规模:第四,由于白酒景气指数持续向好,各种资本力量活跃于中国白酒领域——联想控股、海航集团、中信产投、平安基金、高盛基金等先后涌入:第五,中国白酒产区格局日益明显,中国白酒金三角、贵州白酒金三角、东北产区、黄淮名酒带等产区内核心企业逐渐开始引领中国白酒走向更广大市场。  相似文献   

2.
龙晓敏 《新食品》2012,(22):120-123
2010年,洋河、双沟两大名酒资源的整合催生出新的百亿“酒业航母”,使苏酒集团成为中国白酒最为耀眼的新星。在洋河与双沟强强联合成立苏酒集团一年后,苏酒集团推出了首款超高端白酒品牌——绵柔苏酒。  相似文献   

3.
余必红 《新食品》2013,(23):155-156
中国十七大名酒中浓香型有9个,酱香型仅3个,即贵州茅台、四川郎酒与湖南武陵。酱香型白酒酿造周期长,储存成本也远高于其他香型白酒,使得酱香型白酒成为了中国白酒中著名的奢侈香型白酒。  相似文献   

4.
文多 《新食品》2012,(13):179-179
中国白酒黄金十年,最大的特征是中国名酒快速崛起:中国名酒在规模上出现了5家销售规模超百亿企业,在结构上实现了千元价格带规模化突破,在市场上形成了全国化市场格局,在消费上构建了稳定的消费者价值认知。作为处在中国名酒阵营的一分子.湖南武陵酒大步走上了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于2012年4月2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赵建华主持。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理事长王延才出席会议并做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1年白酒行业的发展情况,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233家,产量达到1025.55万千升,工业销售产值3618.4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746.67亿元,利润总额571.59亿元,上缴税金445.10亿元。产酒大省四川实现销售收入1478.6亿元,占全行业的40%;山东、湖北、贵州、江苏、湖南5省销售收入1261.55亿元,占全行业的33.67%。  相似文献   

6.
声音     
《新食品》2014,(1):25-25
“浏阳河的目标就是百亿俱乐部。”浏阳河销售公司总经理马金全表示,浏阳河酒有着“逆市腾飞”的品牌基因,种种举措均是为了在未来3—5年内,实现50亿目标,然后通过“百亿目标双盘整战略”最终进军中国白酒“百亿俱乐部”。“上市不能改变酒企根本命运。”湖南新鸿基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志伟认为,白酒企业首先要有做实业、做品牌的决心和...  相似文献   

7.
武陵酒生产工艺创新剖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湖南武陵酒是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是中国酱香型白酒三大代表之一,一度与茅台、郎酒齐名,是湘酒唯一的金牌白酒.武陵酒在秉承传统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赋予了武陵酒酱香馥郁、略带焦香、入口绵甜、优雅细腻的特有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从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发展前景、武陵酒发展以及其工艺创新等方面对湖南武陵酒进行了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张茜  王兰光 《新食品》2012,(3):200-201
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白酒行业的每一个品牌都有着不同的收获和启发,在众多白酒品牌中,源自茅台镇7.5平方公里中国酱酒核心产区的国台酒,以一系列的大动作在行业内突飞猛进,文化、品牌、市场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一方面.国台继续延续着自己的成长奇迹,销售收入突破10亿大关,全国市场网络基本布局完毕:另一方面,国台品牌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被评为“贵州十大名酒”并位列榜眼。同时,  相似文献   

9.
范长秀 《中国酒》2006,(2):45-45
河北省现有白酒企业420家,葡萄酒企业45家,2005年约完成白酒产量12万吨,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3.6亿元。省内知名企业有: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公司,承德乾隆醉酒业公司、避暑山庄企业集团等十余家;主要产品有:衡水老白干、丛台酒、板城烧锅酒、山庄老酒、刘伶醉等十余个较知名品牌;衡水老白干、板城烧锅酒获中国驰名商标;老白干香型创全国第十一个香型白酒。2005年河北省的葡萄酒约完成产量8万吨,销售收入32亿元,利税6亿元,知名企  相似文献   

10.
包文龙 《新食品》2012,(23):180-180
近年来,从整个白酒市场的香型格局来看,酱香型白酒的增长速度异常迅猛。有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酱酒产量约30万千升,占中国白酒行业产量的2.9%: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约占中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的13.8%:利润约占中国白酒行业的28%。  相似文献   

11.
行业要闻     
《新食品》2010,(18):30-30
鲁酒抱团,立志5年内走出山东 9月5日,由中国轻工联合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低度浓香型白酒发展大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轻工业协会会长李伟鸣宣布:“山东要在3—5年内培育两家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白酒企业、6家以上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山东要借助低度浓香型白酒和芝麻香型白酒的特色优势,在全国白酒市场重塑鲁酒品牌。”同时启动的山东低度浓香型白酒市场开拓仪式正式拉开了鲁酒抱团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王建军 《新食品》2011,(13):125-125
近日,湖南白酒界传出捷报,产自湖南常德的中国名酒“武陵酒”成功荣膺“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武陵酒”作为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酱吞型白酒三大名酒之一,此次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不仅是武陵酒深厚历史底蕴的直接体现,实至名归,同时也是经历了“蜕变”的武陵酒开始重整山河、重塑品牌形象、树立产业地位、布局全国市场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中国酒》2007,(10):28-33
2006年,白酒产业呈现上升态势。白酒行业全年规模上企业白酒产量为397万千升,同比大幅增长13.8%;销售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34.3%;利润100.20亿元,同比增长25.48%;税金179.71亿元,同比增长18.40%;利税合计279.91亿元,同比增长21.94%。2006年全年白酒行业平均销售价格24,463元/吨,吨酒销售价格同比提高18%,显示出行业景气度有所好转。但由于原料与包装成本的上升,全行业毛利率水平仍显得小幅下滑,因此主攻高价白酒的企业必然成为行业最大受益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孙杰 《中国酒》1999,(3):42-44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饮料酒行业,历史悠久消费市场基础雄厚,销售市场遍及全国各地。近10年来,白酒行业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时期,也经历了膨胀式高速发展和过热后骤冷的大喜大悲。这期间,各新老企业和新老品牌轮番登场,一个个具有地方色彩的白酒经济带也应运而生,本文作者就中国白酒行业鲁酒板块、川酒板块、皖酒板块、苏酒板块、豫酒板块和华北板块等6大板块的各自销售收入前6位的“板块龙头”企业进行了细化分析,并为读者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勇 《中国食品》2009,(10):34-35
山东景阳冈酒业有限公司自2003年至2005年在中国白酒工业百强企业的位次分别为第30位、第29位、第31位;2006年被评为“山东十大名酒”;今年景阳冈酒再次蝉联“山东十大名酒”:2008年3月.景阳冈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在白酒市场竞争激烈、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景阳冈酒业不但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勇 《酿酒科技》2005,(8):17-19
中国白酒发展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有四川的泸州市、宜宾市、成都市(大成都的概念,成温邛地区)、江苏的宿迁市、贵州的仁怀市,这些地区白酒企业的总量比较多,产量比较大,效益比较好。5个地区有国家名酒企业7家,每个地区都有1~2家,具有可比性。泸州市有规模以上企业22家,实现的销售收入7.4亿,每千升白酒2004年的出厂价格3.5万元,瓶酒大平均的卖价是17.84元,比全国白酒瓶酒的卖价翻了一番,在这5个地区中排名第一,具有加快推进白酒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是历史上形成的。要在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升泸州白酒工业的整体水平,发挥泸州酿酒工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打造“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提升泸州市白酒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白酒工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小雨)  相似文献   

17.
杨志琴 《中国酒》1999,(4):44-45
1998年对中国白酒界来说无疑是忙乱中透着“清闲”、艰难中尚有转机、无奈与希望并存、迷惘孕育出觉醒的一年。产销量下降名白酒价跌 1997年17大名酒厂的总销量达到56.6万吨,总计实现税利49.4亿元,占全国白酒税利的1/3,然而进入1998年,名优白酒上半年的产销量竟然仅接近1997年同比的40%左右。即使是川酒也远非人们所普遍认为的那样乐观。在鲁酒、皖酒产销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川酒本应大有可为,但仅从“6朵金花”去年1-9月份的报表看,与  相似文献   

18.
小小 《酿酒科技》2010,(7):53-53
本刊讯:据悉,在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的推动下,四川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快速增长。2010年1~5月,四川省生产白酒85.35万千升,同比增长52.7%;实现销售收入442.1亿元,同比增长48.8%;实现利润总额58.7亿元,同比增长32.2%;产量、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全国的25.2%、40.8%和37.4%。  相似文献   

19.
王传才 《新食品》2010,(24):110-115
序 价不是随便定的 白酒黄金十年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涨”!一方面.整个白酒行业获得飞速成长,不仅出现了年销售五十亿、甚至百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三十亿、二十亿、十亿规模企业更是雨后春笋般涌现;另一方面,白酒的价格被大幅度拉宽,千元价位产品频繁出现,百元价位产品走向成熟,中国白酒价格带被迅速放大。  相似文献   

20.
石海静 《中国酒》2007,(12):26-29
近年来,白酒市场争端激烈,群雄逐鹿。在硝烟弥漫处不时冲出一匹黑马,展现异彩;转眼黑马消失,已是司空见惯,而我们更是习以为常。但有一个企业,10年来一直稳步发展,红遍燕赵,享誉全国,这就是河北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乾隆醉”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创利税8017万元;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创利税8500万元;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创利税1.1亿元。2007年1—11月份,销售收入4.6亿元,较去年增长27%。 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属小酒厂已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利税1.5亿元的现代化酿酒企业,跻身中国白酒百强企业行列。令人喷啧称奇。我们不由要问:“乾隆醉”是如何“走”出来的?在其稳健步伐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