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苏州地域性建筑发展做了整体分析,并通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地域性建筑创作案例,分析指出了当代苏州地域性建筑创作手法及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全球文化背景下我国地域主义的萌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熊渠 《华中建筑》1999,17(1):7-10
文章论述了“传统”“地域”“民族”等有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结合实你研究了我国1980年以前建筑创作中追求地域色彩物倾向,阐述了其特点及其丰富的创作手法,指出该倾向的环境观念对我们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师致力于研究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来应对千城一面的的城市问题。文章以拥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西安为研究区域,从建筑批评学视角选择类型学的评论模式对该类型建筑进行解读,了解西安地域建筑的发展过程以及在建筑创作中运用的设计手法,经过归纳总结,为西安之后地域建筑的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建筑文化的角度入手,对建筑创作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从建筑创作中历史的延续性、时代的延展性、文化的关联性、民族的习惯性、地域的环境性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其目的旨在提高建筑创作中的文化品位,丰富建筑创作手法,繁荣建筑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5.
浅谈建筑创作中的文脉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延婷 《山西建筑》2009,35(6):29-30
对现代建筑创作、情势、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重视群化意识、尊重自然环境、注重审美情趣、强调地域特色、兼顾远近形势五个方面对建筑创作中文脉延续的手法进行了论述,从而解决了新时代谋求新的创作思路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地域建筑发展沿革的基础上,搜集建筑作品实例进行比较、分析,归纳了影响地域建筑要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与材料,并整合建筑学、文化遗产、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当代地域建筑面临的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探讨了地域建筑创作设计的手法,为地域建筑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技术表达建筑地域的手段、方法,探讨建筑技术与地域的关系,研究发展技术文化是展现建筑地域性、丰富建筑创作手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赵元超 《当代建筑》2023,(11):12-15
本文对我国陕北地域建筑进行了分析考察,特别对延安的红色建筑创作成因进行了探析,比较了拱与窑洞的关系。笔者结合自身在陕北地域实践三十年的创作体会,站在现代文明和地域文化的角度,提出了陕北地域建筑的创作原则和手法——继续发扬延安精神,走中西结合、古今辉映的道路,探索了西北黄土高坡上的建筑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体育建筑的设计实践为背景,分析了表皮材料在体育建筑创作过程中与地域性的关联。在地域主义的基础之上,从生态、人文、形态等多个视角研究体育建筑的地域性实践,梳理表皮材料在体育建筑中的表达手段、理念和方式。最后归纳总结了表皮材料在体育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中的选材手法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宏观背景下,地域性成为影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代拉萨城市建设,由于多数设计者缺乏对传统藏式建筑的足够认识和把握,建筑创作过程草率、急躁,导致城市地域性逐渐丧失。文章从梳理拉萨当代建筑地域化探索之路入手,基于解读传统建筑特征,来分析当代拉萨典型地域性建筑创作案例中的策略与手法,旨在探求具有传承与创新意义的地域性建筑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地域建筑创作人手,分析了建筑师与地域文化、地域环境与地域建筑创作的关系。并结合西南地域近年的地域性建筑作品,讨论并分析总结了地域建筑的创作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亮  李冬 《建筑知识》2013,(9):36-37
朝鲜由于其独特的国情,其当代建筑创作也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意识形态特色。本文以平壤当代建筑为研究对象,对朝鲜当代建筑的特征进行简要概括,并对其创作的影响因素做了相应的分析,重点针对朝鲜本土化建筑创作的手法进行了探讨及研究,从国际化的视野对建筑创作本土化进行了一个独特的案例解读。  相似文献   

13.
苏州现代建筑创作中需要对地域文化和地域环境的充分考虑,运用现代建筑的处理手法对传统建筑元素和构件进行提取和象征性处理,形成一定的形式法则和认知。在建筑创作中将这些符号和元素进行简单的几何处理,形成新建筑各个构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新建筑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长安街建筑创作的历史与现状,解析了各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分析了长安街建筑地域化和全球化特征的创作发展轨迹,探寻了地域化和全球化的设计手法及其本质,以期在建筑创作中化解二者矛盾并找到两者之间的交集。  相似文献   

15.
庄少庞 《建筑师》2011,(6):24-32
岭南著名建筑师莫伯治先生的建筑创作历程.有着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多变”的表象之下有着”不变”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方法。文章梳理了莫伯治的成长经历和建筑创作历程,从庭园研究新用、地域建筑创作、审美构图、材料运用四条脉络剖析其建筑创作.并解读其富于个性的建筑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大永高速公路收费站雨棚设计为思考的出发点,辨析了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创作过程中地域化表达的问题,提出在建筑创作中对民族和地域的表达要从具体形象中寻找,以抽象凝练和精神思辨的方式对地域特征做出回应,探索既能将现代建筑艺术与大众审美意识高度契合,又能在精神韵味上表达民族与地域特征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7.
皖西建筑本土化再创作与地域性之间存在着不可磨灭的关联,文章从皖西建筑的地域性出发,讨论皖西地区新地域建筑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与规律。文章通过对皖南、岭南等其他地区的本土化建筑创作的借鉴与参考,对皖西地域性建筑创作提出一些见解。其中将分别通过对自然、人文、材料三方面因素对皖西地域性建筑进行分析,研究地域建筑新创作与地域建筑之间的联系,进行总结、梳理,从而在立足皖西本土地域性建筑的基础上对金寨地区的地域性建筑进行新地域性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18.
王冬 《云南建筑》2012,(5):158-161
建筑创作中的地域性问题对云南建筑师而言是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在设计实践中,对地域性建筑及地域特色的追求,似乎也是本土建筑师的抱负。然而,在云南本土建筑创作实践中,地域特色表达“图像化”的问题始终存在。剖析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及原因,对“地域性”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并认为建筑创作中的地域性问题更应该是一种对特定问题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吴百衡 《华中建筑》1998,16(4):76-78,98
文章就建筑设计中的“正反”艺术手法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正反”艺术手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建筑创作中的运用,它当为一种有效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回族聚居区的建筑地域特色因现代建筑设计思潮冲击渐渐弱化的现状,通过对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分析研究,从建筑色彩、空间组织方式、符号、建筑立面、建筑群体组合方式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银川市的建筑设计手法,为今后的建筑创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