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以一东区克拉玛依组砂砾岩油藏为例,研究了非均质砂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单砂体精细刻画和储层内部构型方法,细化了不同沉积微相与岩相的关系,得出该区储层岩相主要有五种:辫流线砾岩相、辫流线砂砾岩相、漫流带砂质泥岩相、分流河道砂砾岩相和分流间湾泥岩相。结合该区储层宏观和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将冲积扇扇中沉积的砂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类型分为三种:I型辫流线砂砾岩相储层,中孔-中喉型,II型漫流带含泥砂岩相储层(细孔-细喉型),III型辫流线砾岩相储层(中孔-细喉型),其中I型和II型是目前剩余油挖潜的重点类型,剩余油多分布在该类储层中上部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的区域,呈网状或斑状分布。III型剩余油多分布在该类储层内部物性差、非均质强的区域,一般呈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2.
3.
4.
5.
6.
为阐明砂砾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模态对微观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在325块分析样品实验数据基础上,利用针对砂砾岩大颗粒的大铸体薄片分析、核磁共振复杂孔隙结构表征及CT三维立体孔隙空间扫描等技术,研究水驱/聚驱条件下砂砾岩复杂孔隙结构模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①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比较明显。水驱时含油饱和度在50%~100%所占频率下降快,优先被动用;②聚驱中后期,聚合物堵塞了部分水驱阶段形成的水流优势通道,形成活塞式的驱动导致含油饱和度在37.5%~50.0%被大量动用。聚驱后剩余油以孤立状分布为主,局部存在连片状;③不同孔隙结构模态在水驱/聚驱剩余油中差异较大。单模态、双模态岩心驱油效率较高,其中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为9.30%~18.38%。单模态岩心水驱油效率较高,而双模态和复模态岩心水驱油效率相当。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以双模态岩心最高,单模态次之。单模态和双模态岩心注入聚合物后,含水率下降可达20%。 相似文献
7.
窄薄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综合评价与剩余油分布——以葡北油田三断块葡Ⅰ油组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综合评价储层质量和形态各项参数的基础上,利用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来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介绍了非均质综合指数的原理及求取方法。该评价方法克服了采用单一指标评价储层非均质性的片面性,能更加全面、有效地反映储层特征,有利于剩余油分布的研究。该方法在葡北油田三断块的应用结果证实,非均质综合指数的分布特征与剩余油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值为0.5~0.7的区域是剩余油相对富集区。在特高含水期,窄薄砂岩油藏剩余油分布非常复杂,相对富集区主要位于水下分流河道正韵律油层上部、主力相带侧缘和非主力相带以及断层遮挡等部位,其中正韵律厚油层上部的剩余油为最有利的挖潜目标,断层遮挡部位的剩余油也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9.
克拉玛依油田经过半个世纪注水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是明确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在对研究区克拉玛依组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型剖面结构代表的基准面变化规律,将该组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2大类12个小类.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规律性变化是受中期基准面变化控制的,克拉玛依组可划分为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短期基准面旋回内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高可容纳空间的储层,等时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弱,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储层厚度薄、面积小、未动用或水洗程度差的区域;低可容纳空间的储层,等时性较差,往往是不同期储层的叠置,层内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呈透镜状分布,且主要分布在渗透性相对较差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贾然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1,(2):48-50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是针对孔隙结构、岩石颗粒、填充物等为研究参数,其对于寻找、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尤为重要.本文以欢北杜家台储层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研究区地质特征入手,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再以特征实验参数为切入点,开展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最后通过以上研究成果,分析不同储层类别间的微观非均质性差异,分别提出提高采收率方案.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克拉玛依油田七区八道湾组油藏储集层以中—粗砂岩和砾岩为主,油藏开发时间长,剩余油分布广,为实现小层挖潜,弱化储集层非均质性,实施了精细分层压裂。在储集层改造过程中,出现了裂缝穿过隔夹层沟通水层的情况,挖潜效果较差。为了明确储集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和区域地应力分布状态,采用室内岩心实验和现场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油藏三维应力场模型。研究发现,油藏西南部和中部应力差异不大,油藏东南部应力受断层影响较大,西南部应力受断层影响较小;研究区内发育5条逆断层且地层倾角变化较大,并在断层的交会处产生应力突变,对后期的压裂施工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调整施工参数;在油藏西南部和中部裂缝向上向下延伸均匀,在油藏东南部深部地区,若隔夹层较厚,裂缝则向较为容易延伸的方向大幅延伸,易沟通水层,隔夹层较薄时,裂缝易穿透上下夹层。对2 m3/min和3 m3/min排量下的裂缝高度进行了模拟,发现在3 m3/min排量下裂缝的高度控制困难,裂缝纵向延伸较大,沟通下部底水;在2 m3/min排量下,裂缝延伸控制容易,纵向延伸合理。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盆地L油田目前处于开发早期,剩余油的挖潜是该油田今后持续稳产的重点方向。利用测井、钻井及岩心资料,分析了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平面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及层内非均质性3个方面,结合动态资料,研究发现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明显,总结出L油田3种剩余油的富集模式:层间干扰型、平面差异型和层内富集型,层内富集型又分为单期河道内富集模式和多期河道富集模式。平面差异型主要是受注采方位和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平面展布所控制,河道主流向水淹特征明显,剩余油在河道边部富集;层间干扰型主要是由于Ⅱ、Ⅲ油组储层纵向差异及大段合采所引起的,剩余油主要在Ⅱ油组富集;层内富集型是受单期河道内部构型界面或者多期河道叠置界面所控制,在单期河道内部易形成底部水淹而顶部剩余油富集,在两期河道切割叠置下,注入水会突破两期河道界面,在早期河道水淹,而晚期河道剩余油富集。针对不同的剩余油富集模式,采取相对应的挖潜治理策略,为提高油田采收率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坨七断块91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胜坨油田坨七断块沙二段9~1层为例,通过对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层内层间隔夹层进行定量评价,揭示了9~1砂体储层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特征,指出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到沉积相带、砂体展布和隔夹层分布的控制。研究了在储层非均质影响下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在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影响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物性较差注采不完善的储层中;在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下剩余油分布在平面上非主流线部位和渗透率较差的侧缘相带。 相似文献
15.
以胜坨油田坨七断块沙二段9^I层为例,通过对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层内层间隔夹层进行定量评价,揭示了9^I砂体储层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特征,指出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到沉积相带、砂体展布和隔夹层分布的控制。研究了在储层非均质影响下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在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影响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物性较差注采不完善的储层中;在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下剩余油分布在平面上非主流线部位和渗透率较差的侧缘相带。 相似文献
16.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对水驱油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邓瑞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21(4):16-19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藏油、气、水渗流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内因,所以进行储层非均质性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找出其影响规律,对搞清油藏剩余油的分布,采取合理性措施,提高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采用天然岩心串联组合方法,进行了平面非均质性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驱替顺序及岩石非均质程度是影响平面非均质油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高渗区注水低渗区采油可获得更高的采收率,该结论可以直接指导油藏开发和剩余油挖潜。 相似文献
17.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自产生以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内容不断扩展,由早期的分类及储集空间刻画,向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及剩余油的影响扩展;②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由常见的河流、三角洲和滩坝等,向古潜山、礁灰岩、砂砾岩体等更加复杂与隐蔽的储集体延伸;③研究方法与技术日益成熟,由定性分析向半定量及定量研究过渡,由单一的描述手段向多种技术配套、多个学科结合的趋势发展。随着油气田勘探形势的日益严峻,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将向更深层次发展,储层在油气藏形成时期的原始面貌及其受成岩、构造等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变化将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20.
洪积扇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及非均质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以计算机模拟技术为手段,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田洪积砾岩储层的非均质特点,在描述砾岩储层高渗透层段性质、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渗透网络的随机剖面模型。阐述了影响砾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高渗透结构与构造,进而划分出四类砾岩储层并建立了相应的非均质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