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阳油田产能建设地面工程是国家“七五”期间的重点工程。沈阳油田是国内最大的高凝油生产基地,也是辽河油田的重要油区沈阳油田原油属典型的高凝油,平均凝固点为46℃,最高达67℃,最高含蜡量为51.3%,析蜡温度为73℃,在常温下呈固状,可以制成各种图样的工艺品长期存放。因此,油气集输的技术难度很大,国内外均没有较为成功的工艺方法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油气集输、工艺处理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期望对今后的浅海海油田的开发建设能起到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情字井油田油藏类型属于低孔、低渗透油田,而且油藏埋深在2500m以下,单井产能较低.该油田地面工程采用了小环状掺输流程,站内采用一段热化学脱水净化处理技术和正压闪蒸方式的原油稳定工艺,采用了先进的合一设备并利用超声波液面控制技术,实现了全密闭输油.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近年来华北小断块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实用技术以及小断块油田地面建设的发展方向.对小断块油田地面建设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沈阳油田高凝油集输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油田为高含蜡、高凝固点的原油,原油集输十分困难。为解决此问题,先做了原油流变性试验,但原油含水率上升.流变指敷变小,稠度增大,辅送困难,通过加降凝剂试验,效果亦也不佳,无法达到工业应用的目的;进行热处理试验.可达到降粘、降凝目的,但因降低幅度不大,失去实用意义;加稀释剂试验效果较好.但掺入量较大;采用磁防蜡器经两年试验,效果虽好,但输油温度要控制在凝固点附近而不易做到。最后研制出套管伴热保温,集肤效应电伴热、自限式电热带保温扣热解堵车等四种热输油工艺技术.解决了高凝油集输的问题.创造了可观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由辽河油田设计院设计、辽河油建一公司为主承建的沈阳油田地面建设工程于今年8月中旬通过了国家能源部组织的国家级优质工程初评。沈阳油田原油在常温下呈固态,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大规模开采高凝油,国内外尚无成熟经验。沈阳油田开发建设项目是“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工程,自1986年底开工,经过三年的建设,于1989年底全面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7.
由辽河油田设计院设计,油建一公司为主承建的沈阳油田地面建设工程于1991年8月中旬通过了国家能源部组织的国家级优质工程初评。沈阳油田开发建设项目是“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工程,自1986年底开工,于1989年底全面建成投产,产能建设总规模为年产300×10~4t。沈阳油田是我国目前开发规模最大的高凝油生产基地,现已探明含油面积为109.6km~2,石油地质储量为2.5×10~8t,其中三分之二为高凝油,原油含蜡高,最高凝固点达67℃,在常温下原油呈固态,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大规模地开采高凝油,国内外尚无成熟经验。  相似文献   

8.
浙江油田海安油区地处南方水网区域,储层渗透率低、单井产量低、原油凝固点高。针对海安油区的特点,开展地面集输工艺研究,原油集输采用井口加热单管串接流程和中频感应加热解堵技术;井站采用标准化设计、数字化管理。应用效果表明,满足了生产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得到保障,提升了管理水平,降低了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
沈阳油田是1987年国家20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高凝油油田。其原油凝固点高达67℃,比美国洛基山地区高凝油的凝固点(50℃左右)和苏联乌津油田高凝油的凝固点(32℃)都要高。进行这种高凝油油田的产能建设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国内外都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1 沈阳油田产能建设的特点沈阳油田用水力活塞泵采油,并确定水力活塞泵以高凝原油为动力液的开式循环流程。要求动力液温度达90℃、压力为20MPa、净化机械颗粒直径小于20μm,所以动力管线必须满足高温高压的要求,所有输油管线必须保温,所有工艺管线要“绝对”干净。沈阳油田产能建设的主要任务有112km的管廊带,2座大型联合站,2个变电所及系统小站和集输管线工程。  相似文献   

10.
赵建东 《新疆石油科技》2005,15(3):44-44,56
介绍了油田集输系统管道腐蚀问题,并提出了2种解决技术,现场应用后效果明显,且该技术在其他油田油气集输中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莫北转油联合站和天然气处理站仪表自动化系统采用了HOLLYSYS公司的MACS300系列DCS系统.系统在对全站各工段进行监控的同时,实现了油气集输、天然气处理、油田伴生气处理、清水处理、注水和采暖的自动控制.系统自投产运行以来运行可靠,具有性能价格比高,组态简单,易维护及扩展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开采的原油多属于“三高”原油,在油田地面集输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热量用于加热原油.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对环境影响小,具有自我恢复及可持续利用的新型能源,在油田地面集输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中国石化江苏油田根据自身地面集输过程的特点,将太阳能和风能应用于集输站,可替代集输工艺用能分别约为22%和44%,并将空气源热泵应用于井口采出原油加热,可减少电耗约87%;但太阳能、风能及空气源热泵均存在受自然因素影响显著、连续性和稳定性差的缺点.如果将太阳能、风能、热泵技术相互耦合并配以储热技术,将可实现为地面集输过程提供持续、稳定和经济的热量.  相似文献   

13.
郑庆文 《江汉石油科技》2002,12(4):36-38,35
江汉油田油气分布点多面广,且多为分散低能小区块,油气计量复杂,管理难度大,着重从单片计量、站点计量、集输计量介绍中小油田油气矿场计量技术和方法,为同类油田油气计量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油田地面建设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系统建设内容胜利油田地面建设信息系统是一项相当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于 1998年开始启动 ,2 0 0 0年结束一期开发 ,历时 3年完成。系统建设内容覆盖了胜利油田开发建设 30年来所投资的所有地面工程项目 ,几乎涉及到胜利油田所有二级单位和部门 ,包含了原油集输、天然气集输  相似文献   

15.
16.
能源部国家优质工程评审组在今年8月中旬的初评中,对沈阳油田高凝原油产能建设工程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沈阳油田成为我国第一个高凝原油现代化生产基地。该油田建设工程有10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高凝原油油气集输采用二级布站,充分利用油井能量,中间无泵集油,不增压集气,油气多级分离,集中脱水,微正压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18.
张红  刘世禄 《石油工程建设》2011,37(3):31-35,84,85
油气田毗邻区域的油中伴生气含量多、气中凝析油含量大,为保证西气东输工程的及时正常供气,工程设计中采用新技术优化油气田总体布局,设计最佳油气集输、原油处理和天然气净化处理方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油气集输处理系统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污水处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中采用的新技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华北油田榆科油田经过30年的开发,目前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油井平均含水达81%以上,单井集油仍然采用传统的三管伴热方式,地面油气集输系统存在着腐蚀穿孔严重、设备老化等制约油田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深入分析油田开发状况和现有地面集输工艺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站外单井集油管线腐蚀严重、能耗高等问题,采用端点掺水、环状集油的新工艺,对地面集输工艺进行简化优化,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总结沈阳油田高凝油油气集输的工程设计入手,介绍了沈阳油田的概况、设计指导原则和油气集输工艺流程。总结了沈阳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及环境保护设计的内容,并提出了高凝油田设计的科研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